为什么印度的食物大多是糊糊

转自微博,作者:科学未来人,侵删

实际上印度人经常吃的食物,比19世纪中晚期变化很大。那时印度人吃的基本就是烂糊糊的蔬菜饮食,“煮烂的芭蕉加上一点油脂,或者加上一点鱼与蔬菜,就是他们的主食”。

¹是20世纪初兴起的西方营养医学改变了印度人的食谱。维生素的发现、蛋白质缺乏与东方健康问题的提出,背后都是西方营养医学的发展与外溢。跟普及医学一样,改善营养缺陷也是西方在热带殖民地搞公共卫生改革的一部分。简单说,他们认为东方化的饮食而非气候才是他们缺乏“体格”与“活力”,“虚弱”、“男性娘化”、“暴躁”的根源,解决办法是引进西方式的膳食结构。

²以喝牛奶转向为例。去年疫情期间,旅行博主“笑笑Cheer”写《疫情期间我和印度牛奶的故事》,提到1970年,印度基督教徒Verghese Kurien发动“印度白色革命(white revolution in india)”,即“牛奶洪流计划(operation flood)”,鼓励吃素为主的印度人大量食用牛奶和奶制品。实际上,后殖民政府在此之前已经接受西方的“均衡饮食”理念,印度的国民营养政策制定者把焦点转向大豆和奶制品。1948年,印度国家规划委员会国家健康分委员会发布吸收西方营养医学的报告,指出印度的传统以大米为主的饮食结构存在缺陷,“奶、鱼、肉、蛋、蔬菜(保护性食物)才是更好的营养来源”。而且比起大豆,牛奶更重要。远东国家农村卫生政府会议提出,“虽然大豆是很有价值的食物,但对以大米为基础的缺陷饮食没有益处”。也是在这个时期,日本大力全国推广奶制品。结果大家看历史都看到了。身高、体格、活力都上来了。

为什么印度的食物大多是糊糊

为什么印度的食物大多是糊糊

为什么印度的食物大多是糊糊

为什么印度的食物大多是糊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印度   食物   奶制品   印度人   体格   疫情   大豆   糊糊   大米   缺陷   牛奶   蔬菜   营养   饮食   医学   国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