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pick比亚迪,不只是公关策略的失败

从技术打假上看,宁德时代最需要向格力电器的董明珠大姐学习。在格力电器向全行业(不仅仅是奥克斯)发起技术挑战时,不仅仅只是公关策略、技术顾问,更重要的是法务团队对期间推动流程以及可能的风险做了全面的评估,才能够在这场看起来“不道义”的pick中占领了绝对的制高点。

宁德时代pick比亚的失败从5月22日的第一支视频开始。这支视频试图用“针断了”来告诉大家,第一,宁德时代电池包连针都戳不破,就谈不上针刺实验了。第二,针刺实验有缺陷,不值得品牌尝试、观众围观。

但这个视频忽略了围观群众的“较真”能力:刺不破似乎已经高于刺破,但回避了常规针刺实验中的内涵——刺破后电池的反应。所以在第一支视频发出后,主流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几乎都倒向了比亚迪,宁德时代成为孤家寡人。

第二支视频开始正面回应针刺测试,其核心主题还是“针刺测试通过不等于电池安全”,这句话却成为了双刃剑:如果通过针刺测试不等于电池安全,那么宁德时代的三元电池号称2017年就通过了针刺测试,那到底安不安全?(当然,这也可以成为诡辩。)

宁德时代pick比亚迪,不只是公关策略的失败

更打脸的是,在宁德时代第二支视频后,社交媒体博主发布了宁德时代5系三元电池穿刺着火视频。对此,宁德时代始终回避不谈。

即便到了最后的25日,宁德时代官方发布长篇声明都还在“针刺测试是否需要”上打转,而这个理论在前几轮的pick中已经建立了与宁德时代对立的舆论基础:无论是不是必须的测试项目,我们都想知道宁德时代到底能不能应对。

显然,第三方视频说明了宁德时代的失败。

从第一支视频开始,宁德时代的公关策略显示出巨大的逻辑失误,而这个逻辑失误不仅仅是公关团队、技术团队的锅,更是需要企业法务团队反思。

在一个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产品、公关和法务是相辅相成,(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法务团队一般会更加强势),法务团队负责在对外信息公布风险上给予建议和指导。从以往经验看,宁德时代并无强大的品牌公关经验,所以在此次公关上忽略了外界围观群众的“专业”能力,试图将自己的理论强行灌输,但遭到反噬。

如今的舆论战场,就是一个虚拟的辩论场,而法务团队对于辩论拥有天然的敏感度,能够判断不同舆论方向对企业存在的潜在挑战。显然,此次宁德时代的法务没有更好地审视公关策略提出的论点论据,提供全方位的论点建议,导致宁德时代在舆论上节节败退。

当然,宁德的公关团队显然已经是罪魁祸首,打烂了一手好牌——很多看似机灵的做法,适得其反被人认为是“鸡贼”。如果电池滥用测试不等于电池安全,那么如何说好“电池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而不是试图打败“电池滥用测试”的权威性,导致最后无法自圆其说。

笔者一直认为,好产品好技术自然可以“理直气壮”,但如何说得吃瓜群众都能够接受、理解和支持,则是公关策略最需要做的功课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宁德   公关   策略   时代   法务   针刺   论点   社交   舆论   群众   电池   团队   测试   技术   科技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