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这个“造假”可能比“魏则西事件”还严重

百度在诞生之初,叫最懂中国人的搜索引擎,做的是为人找寻问题答案的活。简单的说,你有问题/需求,就来百度,百度能够为你提供相关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案。

长久以来,“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确实成为了不少网民的固定印象。但今天,百度自己把这块招牌打破。从李彦宏送给滋事者“what’s Your problem”,到网友送给百度“what’s Your problem”,时间不到两周。

就在7月13日,全网关注的“小子欣失踪”事件有了最新进展——搜寻到疑似失踪者尸体消息后,当事人父亲的百家号几乎在第一时间发出了全网热转的内容:

百度这个“造假”可能比“魏则西事件”还严重

而后这条消息却直接被当事人姑父否认为是其所发,因为当时当事人父亲正在配合警方工作。消息爆出后,谁动了小子欣父亲的百家号成为焦点。百度方虽然快速发布消息,但却查出了一个更令人愤怒的事实:百度编辑在未有当事人授权的情况下拟写了这条动态文字,并发布。

百度这个“造假”可能比“魏则西事件”还严重

“what’s Your problem?”是网友送给百度最多的评论。

百度这个“造假”可能比“魏则西事件”还严重

就在刚刚过去的百度AI大会上,李彦宏在舞台上被人泼水当众出丑时,他第一反应送出了这句名言“what’s Your problem?”这一天不少评论都以“李彦宏是受害者,还淡定演讲”等为重点来跪舔“重新粉上李彦宏”,百度内部员工的精神面貌也被塑造为因为老板这一事件“众志成城”。但,不到一周,这一“众志成城”就破了功,某新闻编辑做出了可以令百家号功亏一篑的动作:假装别人的爸来发博文。

在这事件背后让众愤难以平息的是:

第一,百度的企业价值观是不是已经崩溃了?否则怎会如此“急功近利”为了头条而吃上人血馒头。

第二,如果百度新闻编辑可以任意使用他人账号,那么,在其他用户信息管理上,他们是否也拥有相关权限?甚至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权限,可以代替用户做出某些选择?

第三,仅仅开除了一个编辑就可以掩盖“制造假新闻”的过错吗?诽谤的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认定为犯罪;那么这种捏造假言论的行为,又该如何界定?百度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昭然若揭。

“魏则西事件”是百度广告竞价结果中“假医院”、“坏医院”害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而小子欣事件,则是百度自己捏出了一个“假哀悼”、“假新闻”抢头条伤害了大众情感。可惜的是,此时,百度依然还在讨论由谁继续背锅,而不是真诚反省,此次造假到底是哪坏了,哪出了问题。这个假或许没有害了谁的命,但却会直接要了百度自己的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假言   失踪者   小事化了   事件   大事化小   众志成城   当事人   小子   父亲   权限   答案   编辑   消息   医院   网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