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外有话说看中国经济体制的韧性与先进

据报道,近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福布斯》等媒体机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普华永道等非政府经济组织都在积极关注中国经济复苏的话题,大量分析表明中国已重振经济,成功走出疫情危机。据相关报道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GDP呈正增长趋势的主要经济体,而欧美两大经济体则正在经历经济萎缩。当前欧洲经济正处于严重衰退中,与2009年金融危机的情景相似,目前预计GDP将萎缩7.4%;美国GDP则可能萎缩5.9%。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因新冠病毒蔓延收缩6.8%;随后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国企业纷纷复工复产,第二季度GDP实现增长3.2%。我们也看到,中国国内消费信心逐步提振,“双节”黄金周证明中国微观经济政策已经产生效果,黄金周后发布的数据清楚地表明中国经济复苏正在稳步推进。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黄金周期间旅游收入总计695亿美元,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笔者以为,从以上老外有话说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体制的韧性与先进。

从老外有话说看中国经济体制的韧性与先进


众所周知,人类正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受到挑战,如何克服危机?中国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答案。中国是 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可以把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以更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垂直分工。然而,如果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来看并非如此。在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还需要避免自身的全产业链优势减弱,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补足产业链短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国不仅要巩固制造中心、供应链中心的地位,还要逐步成为创新与创造中心。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经。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快速复苏,主要得益于中国实施的强有力的经济政策。诚如那些老外们所言,与2009年一样,中国拥有足够的金融手段应对经济危机,中国百姓也充满信心,认为中国政府能采取适当的财政措施提振经济。200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确立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国际贸易。2010年前后中国开始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搭建电商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数字经济转型。此后取得了一系列经济成果,如阿里巴巴全球电子商务平台、支付宝电子支付等,也印证了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正如那些老外们认为的那样,2015年以来,中国提供资金鼓励初创公司发展,引领了21世纪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同时中国也培育了强大的消费市场,树立了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目前的中国已成功建立起现代型经济,拥有一整套金融工具和技术手段,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中国经济体制的韧性而先进。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中国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可谓前所未有。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战略,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布局国内国际两个生产、两个市场。逐步摆脱了过度依赖“中国作为生产制造中心,欧美作为金融研发中心、消费中心”的传统国际循环模式,转向更均衡、更多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模式。诚如克里斯·巴克利(Chris Buckley)在《纽约时报》的分析文章中所言,“这意味着中国将扩大内需和推动创新作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引擎,同时将国外市场和投资作为第二经济增长点。”据英国独立研究机构TS Lombard首席中国经济学家Bo Zhuang表示,中国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对某些国家逆全球化的回应,目的是要通过重构平衡,规避外部风险,在提升国内经济动力的同时,深入推动全球供应链发展。毋庸置疑,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有助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增强中国经济发展韧劲,为中国产业发展拓宽空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经济体制的韧性与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韧性   经济体制   老外   双循环   经济政策   中国经济   疫情   产业链   中国   先进   产业   国内   全球   经济   国际   科技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