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习惯的第一个果实越甜,以后的果实就越苦。——法国经济学家德里克·巴斯夏

我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却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

我们常常说服自己,大规模的成功需要大规模的行动。但说到底,什么才算得上大规模的行动?那些减肥、创业、写作、赢得冠军的人们,决定他们带来巨大改进的,真的是大规模的行动吗?

事实也许并不是这样,说到底,我们只是欠缺一个长期改变自己的良好习惯,仅此而已。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但在很多人看来,进步1%并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成就,甚至不被我们所注意,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从长远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小小的改进是可以带来惊人的不同的。

这个著名的习惯公式计算方式是这样的:如果你一年内每天都能进步1%,到你完成时,你将会进步37倍。相反,如果你一年中每天以1%的速度退步,那么你现有的任何东西都会降到几乎为零。

习惯是自我提高的一种复利模式。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就像金钱借助于复利倍增一样,你的习惯效果也会随着你不断地重复而倍增。在短时间内,你不会发现有任何不同,但在数月甚至数年之后,你就会发现好习惯的价值之高和坏习惯的代价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从上图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习惯是一把双刃剑,坏习惯会让你每天止步不前,好习惯则会让你天天向上。

从个人面讲,抓住那个每天进步的1%,数年之后我们就能拥有巨大的改变。

那么,该如何做呢?

01

用清单让习惯显现

我们都知道,在航空史上,常常会由于一些细小的错误引发不可估量的灾难。于是乎,“清单革命”应运而生,在每次飞机起飞前机组人员都会严格按照清单来检查飞机的各项指标,以防止“人为错误”的发生。

在外科手术领域,同样为了确保潜在的风险,外科医生们在手术前也会按照清单来检查各项指标是否具备完善状态。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清单的出现是为了确保“习惯”被遵从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但在生活中,清单的作用,可以用来提醒我们“习惯”是否良好且你已经这么做了。

如果我们列一份习惯清单,那么上面会出现什么?

也许你现在就可以试着在手机上列一份清单,这份清单可以包含你每天必做的一些事情,例如醒来、刷牙、看手机、穿衣服甚至是上卫生间等等。

把你日常的这些行为习惯列下来,让习惯显现;接着,你就可以为习惯标注。

如果是好习惯,你可以在后面标注+,如果是个坏习惯就在后面标注-。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你对某个特定习惯的标注将取决于你的处境和你的未来目标。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每天早上吃个肉饼可能算个坏习惯;而对于想要未来创业的人来说,每天读一个小时书籍,这就是一个好习惯。

要知道,在最初适应这个习惯清单的时候,你一定会有诸多不适,但我建议你每天只需早上和睡前查看一下习惯清单,并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否在按照清单中所列的那样去改进。

总的来说,习惯并无好坏,但习惯还是会区分是否对当下的你有效。你是选择每天看一小时书还是每天看一部肥皂剧,这并无好坏,但关键取决于你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目标不能虚化,要越明确越量化最好。

把习惯列在清单上,可以时刻提醒我们,“此刻我在做什么,此刻我又是否在按照自己心中所定的目标去做。”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这时候,你也许就会想,减肥好像很难,也许并不适合我,我不应该让自己这么“痛苦”。

因为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就不太可能去忘记。

02

用正反馈让习惯保持

尽管用清单可以时刻提醒我们,保持一个好习惯的必要性。

但人性中的最大弱点,就在于人常常是“三分钟热度”。拿减肥来说,我们都知道23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但当你连续吃了两周的“素食”之后,你是否会感到烦闷甚至是出现厌倦的心理?

这时候,你也许就会想,减肥好像很难,也许并不适合我,我不应该让自己这么“痛苦”。

当你给自己找了一个“不错”的理由,那么放弃习惯,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何让一个习惯长久保持不变?这很大程度上需要外部和内部的正向反馈。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说到反馈,你一定遭遇过这样的事情:

当你下定决心每天都要跑步半个小时的时候,你身边的朋友总会在你耳边鼓吹“跑什么步啊,跑了这么久也没见你的身体有多么好啊。”

又或者当你下定决心戒烟的时候,朋友总会递上那么一支烟“抽吧,我还不知道你,戒烟干嘛啊。”

事实上,一个好习惯的保持,不仅要面对自己,还要面对周遭朋友的“诱惑”。

在群体心理学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人们对那些想要做出改变的人,其实内心往往有一种“不愿意他们变好”的奇怪心态在作祟。

害怕改变,是人类动物遗传基因中的本能。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但这并非劝诫你,做出改变的时候就应该“秘而不宣”;相反,人们在做出某种决策的时候,往往外界的鼓励比自发的鼓励更为强大。

基于此,你应该选择性地把你的习惯改善计划告诉那些喜欢赞扬、鼓励别人的人。

了解神经学的同学都知道,在大脑中会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简单来说,这种物质会让我们上瘾带给人们快乐,从而让我们爱上能够促使我们分泌多巴胺的行为习惯。

多巴胺没有好坏之分,抽烟喝酒会刺激我们分泌多巴胺;跑步健身,同样会刺激我们多巴胺的分泌。

习惯是多巴胺驱动的反馈回路。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因此,要想把习惯作为一种长期坚持的方式,我们就必须要建立起正向反馈奖励机制。

朋友对你的鼓励、自己对自己的奖励,都是一种能够长期让习惯保持的方法。

具体来说,假设你今天的计划是健身一个小时,但上班累了一天,很疲劳,这时候能否为自己设立一个奖励机制,以督促自己去完成今天的计划呢?

以一天、一周、半个月为期限给自己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多巴胺,可以帮助我们长期培养自己的习惯。

正是对奖励反馈的期待,而不是奖励本身,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坚持下来;我们的预期越高,多巴胺也就越大。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03

用终身习惯让自我受益

谈到终身习惯这个“宏伟”的命题,很多人会认为这个话题离自己很遥远;但请细想,如果当下的习惯你能坚持几十年,那么未来的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管未来会有多少变数,当你在做出这个设想的时候,相信你自己也是极为高兴的,因为一个好的习惯,真的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

不管你是每天阅读一小时,还是每天跑步五公里,亦或者下定决心现在开始减肥,当你的习惯真正养成的时候,塑造这种习惯的背后,必定会涉及到一个满足感。

什么是满足感?满足感就是你今天不想去阅读的时候,你强迫自己继续完成今天的阅读指标,因为你知道今天的“不满足”是为了未来的更大满足,这叫延迟满足。

有延迟满足,就会有即时满足。什么是即时满足呢?

即时满足就是你今天想要买一件东西,你就得非买不可,我今天想去吃大餐,我就必须要舍弃跑步目标,去吃一顿大餐,这叫即时满足。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要想培养终身习惯,即时满足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从远古丛林社会中进化而来的人类,一直没有摆脱即时满足的缺点;但这在人类进化之初,我们需要随时随地分辨和做出决策,这原本是动物的一项优势。

但在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今天,即时满足成为了我们最大的“敌人”。

为什么有人明明知道吸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还会这么做?为什么有人明明知道喝酒会增加猝死和引发心脏问题的风险,还会这么做?

因为坏习惯的奖励往往都是即时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会延迟,而即时满足,却还依然停留在我们的大脑基因之中。

吸烟的风险可能会在数十年后才会发作,但在当下,抽烟可以缓解你的焦虑,满足你对尼古丁的渴望;喝酒同样如此,长远来看喝酒对身体有害,但当下酒精对我们大脑的麻痹,却也能让我们摆脱烦恼感到快乐。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从因果来看,每个习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多种结果,且这些结果往往前后并不一致。

法国经济学家德里克·巴斯夏说:“几乎总是发生这样的情况,当即使后果有利时,后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反之亦然,习惯的第一个果实越甜,以后的果实就越苦。”

换句话说,你是要在当下为良好习惯付出代价,还是要在将来为不良习惯付出代价?

当我们为了维持一个好习惯而不得不做出延迟满足的时候,当下的你一定非常痛苦,你要忍受延迟满足带来的焦作和不安,但在未来,你也会因为延迟满足带来的更大“满足”更获利。

我们对即使满足的偏好揭示了一个关乎人性的事实:因为我们天生如此,大多数人整天都在寻求即时享乐的机会,人们倾向于选择即时享乐的事,回避延迟满足的事。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正如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所说,习惯的第一个果实越甜,以后的果实就越苦。

关于延迟满足之所以难的另一个点就在于,我们往往看不到未来,因为未来的特征之一就是具备不确定性。

而即时满足又是我们最为偏好的一点,当你具备了延迟满足的好习惯,却又无法让自己长期“延迟满足”下去,这很难。

因此我的建议是:凡是长远地看能带给你回报的事,你可以给它添加一点即时快乐;凡是长远看没有好处的事,你就添加一点即时痛苦。

学会用终身习惯,让自己受益。

好习惯帮你掌控自己的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37倍

任何微小的进步,如果加以时间这个因素,再微小的进步最终都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复利思维,也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之中;当我们每天投入一点给自己,数年之后,这种改变同样是巨大的。

萧伯纳说,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

当你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习惯,最终受益的也将会是你自己。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数年   习惯   多巴胺   复利   都会   法国   满足感   经济学家   微小   果实   清单   痛苦   反馈   目标   未来   人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