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反抗,不甘沦为“富士康”,苹果造车出意外?

苹果造车运动正轰轰烈烈进行,却突然传出不和谐的声音。


2月1日,据韩国媒体报道,现代不甘沦为苹果的“富士康”,内部产生较大分歧。


此前因传出与苹果合作造车的消息,现代汽车股票一度上涨20%。


现代反抗,不甘沦为“富士康”,苹果造车出意外?


难道外界定义的“强强联合”真要变成“一山不容二虎”?


按照苹果以往的强势作风,它是否会对现代妥协还要打一个问号。


车企众多,苹果为何选中现代?


在大众的印象里,苹果一直是家“高高在上”的科技公司,主要特征便是“贵”。


相比于苹果,现代就要接地气很多,不是一线车企,远近闻名的标签是“物美价廉”。


按理说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公司不会有合作的一天,但现实往往比小说还戏剧化。


早在2014年,苹果便动了造车的念头。


库克大爷最先想到的是同样“高级”的宝马,亲自到宝马位于莱比锡的工厂参观,还目睹了i3生产的整个过程。


想来是宝马的实力颇受库克认可,不久后,便有消息传出,苹果计划将为i3量身打造iCar。


但很快,双方就因谈不拢领导权和所属权而分道扬镳。


现代反抗,不甘沦为“富士康”,苹果造车出意外?


宝马之后,苹果又相中了奔驰。


苹果秉持的理念是将软件和服务深度融合,但奔驰认为用户数据安全至上。


追求不同的企业肯定走不到一起,合作泡汤是顺理成章。


被宝马、奔驰相继拒绝后,苹果决定转变思维,向“亲民”的车企抛去橄榄枝。


结果还是四处碰壁,丰田、大众全部婉拒苹果。


某种程度上,传统车企之所以拒绝,是因为害怕苹果这样财力雄厚的科技巨头。


万一苹果在造车路上后来者居上,相当于弯道超车,对传统车企来说将是致命打击。


因此,苹果选择现代汽车实属无奈。


苹果造车必须“组队”?


作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看起来苹果根本没有“优等生”的自觉。


明明自己绝对有实力造一个汽车工厂,怎么还是上赶着吃闭门羹?


不久前,权威统计机构发布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苹果为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就砸了190亿美元。


要知道,2020全球车企的研发投入也只有1000亿美元,相当于苹果占据近五分之一。


所以,论家底,苹果绝对不输。


现代反抗,不甘沦为“富士康”,苹果造车出意外?


可干事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近两年新造车大火,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对于苹果来说,这是最佳的“天时”。


虽然苹果在造车路上赶个大早,但时隔6年,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几乎处于停摆状态。


另一边,传统车企发挥自身优势,向新造车挺进,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苹果现在开始建厂,就要走一回从0到1的过程,耗时耗力,万一错过风口,得不偿失了。


所以对于苹果来说,最好的办法便是和传统车企合作,既能发挥自己软件和芯片等的优势,也可以让传统车企搭上科技的便车。


苹果会妥协吗?


综合看来,苹果和传统车企若能合作,便是双赢,那为何现代仍在犹豫?


实际上,现代对新能源汽车一直跃跃欲试,不久前还和克罗地亚制造商Rimac合作开发电动汽车。


百度也曾和现代合作测试自动驾驶项目。


由此说明,现代并非站在市场转折口犹豫不前的保守企业,而是愿意借力科技的积极主义者。


现代反抗,不甘沦为“富士康”,苹果造车出意外?


根据媒体报道,现代最不满意苹果的地方,在于不想单纯做苹果的代工厂。因为这样不光丧失主动权,连参与感都没了。


简而言之,现代不想做第二个“富士康”。若苹果不能满足现代的条件,双方合作也会走向破裂。


虽然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尚未可知,但苹果向来傲慢,难保不是其要求太多。


总之,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利益,才是永远的核心要素。


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就看苹果究竟愿意让出多少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库克   莱比锡   克罗地亚   犹豫不前   后来者居上   吃闭门羹   苹果   宝马   大众   不久前   不甘   媒体报道   现代汽车   意外   传统   数码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