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

虽然只是“考虑”,但在此时放话,无疑又是一枚重磅。

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场“和解”,下面具体分析。


历史的车轮

在过去的几个月内,虽然广大用户有所感知,但并不一定体会得那么明显。

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尤其是反垄断,正在经历着一次轰轰烈烈的变革。这变革如巨轮滚滚,扬起无数砂砾,也在深刻改变着我们数亿用户的生活。

在若干年前,BAT还是大家的“口头禅”,但渐渐地,很多人已经在争论互联网巨头的代称是不是应该换一个,是换成ATM或是什么别的?

虽然最终没有定论,但“AT”已经各成一派,是不争的事实。

在投资上,各互联网新秀逐渐“站队”,成为“T系”或是“A系”,同时拿到两家投资的并不多(小红书算一个,当然,滴滴也算一个)。

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


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和腾讯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

在业务上,两家也建立起各自的壁垒。虽然自始至终从来未有一家公开说过自己对对方建立了防御措施,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能将淘宝店直接分享到微信吗?见到的都是一连串奇怪的代码。

你能在淘宝天猫使用微信支付吗?可以试试看。

在不知不觉中,两家已经形成了各自庞大的生态系统。

不能误解目前的监管环境

但从去年开始,一切都在悄悄发生变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等一系列的重磅出击,让巨头们深感“Winter is coming”。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互联网巨头、甚至很多业内研究人士理解得并不对。并不是winter is coming,而是前些年的监管红利享受得差不多了,世界本该回到正常的轨道。

君不见,传统金融业务面临的各项合规要求,相对于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是不是一个体量?

君不见,传统电信业务面临的各项监管要求,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是如履薄冰?

还有很多行业,均是如此。

在特定的时期内,出于鼓励创新、挑战传统的本意,给予宽松环境是必要的。

而现在,当巨头长成、甚至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再不重拳出击,必将对用户信息安全、国家经济秩序甚至是国家安全带来挑战。

AT想要对方的什么牌

回到本题,AT两家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看起来对大家是一件好事。

腾讯想要的很明显,淘系产品开放微信支付接口。

而阿里想要的,可能包括淘系小程序的开放、微信开放淘系链接,可能还有社交平台的广告流量。

不要忽略关键:是抱团御敌还是真正敞开胸怀

但请注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们二者最终到底能从对方获得什么?而在于,这种“互相开放生态”的行为本质是什么?

我们可能还要追问更多的问题:

只是两家互相开放吗?后期的腾讯眼中更为强劲的对手实际上是字节,腾讯和字节是否也会互相开放?

除了巨头之间的开放,是否还会开放给全行业?

两家的行为只是应对目前严格监管环境的权宜之策,还是真正敞开胸怀?

反垄断的实质是“保护竞争”,反那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如果只是两家“抱团取暖”,而仍然排除其他的新入局者,那么,“限制竞争”的效果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改变。

反过来,如果这个市场能真的充分竞争,新入局者仍然一直有机会,创业者一直想的是怎样做好业务、获得更多用户、给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而不是想着怎么迅速做高估值、几年就卖给巨头才是最好的出路——那这潭水就是活的。

这是最需要我们关注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腾讯   权宜之策   生态系统   砂砾   抱团   阿里巴巴   君不见   重磅   淘宝   字节   胸怀   巨头   传统   竞争   环境   媒体   用户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