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公开所有重返路面的“泡水车”信息,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谨防“泡水车”变次生灾害

文|余明辉


河南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7·20”特大暴雨后截至7月28日,河南保险业共接到理赔报案41.23万件,其中涉及车险报案22.64万件,估损金额64.12亿元。但从经销商的数据来看,现在保守估计,仅郑州市的受损车辆就已经超过40万辆。其中,有25%的受损车辆基本是‘没顶’车辆,基本报废了,受损程度在三级以上的车辆占比达到60%。”


然而,有一个问题很棘手,那就是被淹的车辆究竟该怎么处理,消费者如何快速理赔,经销商与保险公司如何配合,数十万辆水淹车何去何从?这一切仍待解决。


应公开所有重返路面的“泡水车”信息,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一场世纪罕见的大雨,让中原郑州瞬间看海,各项损失惨重,而轿车等车辆泡水后全车报废、部分损坏,无疑就是其中之一。而考虑到其他地方水灾造成的车辆泡水,今年的“泡水车”受灾数量,可能远远大于郑州市一个地方的40万,损失之大令人叹息。


“泡车水”对车主、保险公司等无疑是损失,但对二手车贩子则可能是赚钱机会。据业内人士估计,此次郑州等水灾造成的“泡水车”,除了25%左右被水侵顶等完全报废外,其余还可以在修理后不同程度再使用,这其中有不小的利润差价可赚。


应公开所有重返路面的“泡水车”信息,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也正因为如此,据报道称,在此次郑州等地的数十万辆泡水后,很快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小二手车商。郑州各处停车场、到路边,“高价回收二手车”的小广告随处可见。


但目前,郑州等市场的“泡水车”等二手车的收购、维修、出售等过程,并没有严格有效的信息登记和追踪,通常是“泡水车”车主等向保险公司报险定损后,保险公司将车交给下游的事故车处理公司,然后再拍卖给维修企业。


应公开所有重返路面的“泡水车”信息,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一般来说,针对损伤非常严重,浸泡时间很长,没有维修价值的车辆,将会被注销或是面向拆解企业拍卖,对车辆做拆解后将可利用的零部件进行销售;而有维修价值的车辆则面向汽车修理厂和有修理能力的专业机构拍卖,这些车辆经过维修并通过相关车管部门的检测后,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进入二手车市场。这无疑会埋下隐患。


稍稍了解的都知道,所谓泡水车,主要是指经过水浸泡的车子,一般是指发动机、变速箱被水泡过,浸水深度超过车轮及车身座椅,车身底部部件与水长时间接触的机动车,这样的车子危险系数很大,电路容易造成短路,起火等。“泡水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修复,但即使修好也存在严重隐患,浸泡时间越长故障出现机率越高,这如同手表掉进水里,即使拆开吹干,但手表依然会出现故障,无法彻底修好。


应公开所有重返路面的“泡水车”信息,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泡水车”如果转手,又没有很好的信息透明和衔接,转手车主又不知道实情、缺乏预案和准备,“泡水车”不但让车主等损失巨大,实际上转手后也给后续市场、道路等埋下隐患,非常不利于二手车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泡水车”不是新问题,南方常见,但今年郑州等地水灾造成大量的“泡水车”,一旦处理不好,则就是问题。若真如此,这无疑是此次洪灾后的另一种变相次生灾害,有关方面理应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和应对。


谨防“泡水车”演变成次生灾害。就目前看,这些“泡水车”一般情况必经两个关口,一个是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一个是请求修理企业修理。


应公开所有重返路面的“泡水车”信息,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这就提醒有关方面,针对此次洪灾造成的“泡水车”市场流转,不能任由其自由迁徙而没有约束。


比如,要求保险公司、修理必须企业对泡水的车辆进行登记,并把车牌号、发动机号、车架号等登记在案,并交由相关主管部门在一定范围公布,一旦转手交易,能让二手车买主查询到相关信息,不至于因为这样一信息短缺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泡水车”,增加行驶和道路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水车   灾害   郑州市   洪灾   水灾   郑州   河南   二手车   车主   路面   车身   保险公司   隐患   损失   车辆   发生   科技   企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