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自从耳塞退烧,我就一直用了一个低端的塞子,达音科的隼。不得不说,隼这个塞子的素质相当高,性价比很好。缺点是,非常难煲,煲开前,声音很一般(主要体现在声音虚、三频分布奇怪,总之就是难听)。但是我这个隼,已经煲了很久,所以基本上开声了。

最近没有忍住4.4平衡的诱惑,给dx200升级了AMP8,但是隼的原线只有3.5单端的,所以必须换根线。大家都知道,线材水深,如果没搭配好,声音不会好听,而一般官方线,都是官方经过搭配的。所以换线不好好搭配的话,往往会比原线还难听。

首先我盲狙了L&Y Audio的ly01es。

先介绍一下L&Y Audio,据说这是一个非常上游的厂自创的牌子。很多国内外品牌的耳机原线、升级线其实都是找L&Y定制的,但是去年,L&Y才准备办自有的品牌。我对这个介绍不负责,关于这个是否真实,请自行斟酌。

ly01es是一款单晶铜镀银的线。线材水深,我盲狙的ly01es马上就翻车了。首先搭配隼,一耳朵就发现,这是一个素质相当高的线材。然而,和隼却完全不搭。隼的原线是一个声音相对浓郁的线,刚好和隼比较直白的声音又一个中和。而换上ly01es,高频被疯狂拉亮,虽然通透度、解析度、密度都有提升,但此时高频能量过足,声音很刺激,中低频很虚。尽管ly01是一个很不错的线,除了声音素质高,做工也好、线材也很柔软。

无论如何,ly01搭配隼这样的声音,我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盲狙翻车,我不愿意再折腾,所以想先保险一波,先听听其他产品,再考虑下一步动作。于是我找耳机群的好友想借他的设备听听。我本来只想把达音科4001借过来的,没想到朋友把他全套设备都给我寄来了。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他寄给我的东西包括:DK4001,七彩虹U8,一根不知名的升级线,还有一个USB解码——AudioQuest的红蜻蜓。加上我自己虽然退烧,但是还是有一些设备,有ibasso的DX200还有达音科的隼,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我才写这样一篇文章。

由于这些设备听的时间都不长,在声音方面,我只能给一个大概的印象,供大家参考。

先说说耳机。

DK4001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达音科DK4001的外观说实话,虽不是很符合我的审美,但是不得不承认,相比达音科以前的产品,4001的外观已经进步巨大,而且也不会出现DK3001那种,某些人佩戴非常难受的情况。

DK4001的原线,据说水平相当高,有的人新耳机到手,把线直接拆出去卖了,也能卖个2000块钱。而且可换插头的设计非常好评,像我这次试听,我的dx200用的4.4的接口,而U8用的2.5,所以在AB的时候只用换插头而不用换线。(转接头的话,多多少少还是会影响声音)

这里也有个插曲。DK4001当时研发的时候,达音科的工程师赵工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当时屡次推翻重做,导致多次跳票。赵工当时扬言再跳票就直播日五档电风扇,结果没想到真的跳票了,赵工也得到赵日扇外号。

4001的声音,是现在越来越常见的追求中性、干净、透明的声音,也就是烧有常说的“现代声”。当然,现在还是有很多品牌坚守在与之相对的所谓“模拟声”的风格上,比如hifiman、audueze。

4001的声音素质,作为一个6000价位的耳机,是合格的。据说4001的调音师,最满意的是这款耳机的高频部分,但是我却觉得这个耳机最强的是中低频。这款耳机的中下盘真的非常扎实自然。尤其是低频,真的是一个非常恰到好处的宽松度,干净利落,不像前代产品3001或者是se846这样的耳塞过于散漫,但却又不像一些动铁产品一样过于紧绷,低频没有什么表现。高频上,这个耳机不会拔高任何一个频段带来解析很好的感觉,就是一个很平的声音,同样也是中性。

通透度很棒,没得说,声音很宽敞自然,没有任何一丝丝闷的感觉,有一种开放式的味道。

但是我喜欢这个耳机吗?答案是不喜欢。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耳机实在是太中性了,声音太干净了,太直白了。我知道,要达到这么干净、这么高还原的水平,真的不容易,绝对是技术的体现。然而高还原真的就是好事吗?

HiFi,中文翻译高保真。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HiFi就是要尽可能做到高还原,不带任何修饰。如果这真的就是HiFi,那4001无疑是极度成功的。

然而,我们听过的大部分耳机,包括很多极为好评的耳机,他们真的是高还原吗?你说小乌那浓郁的声音、略微松垮的高频,是高还原吗?你说am pro 30那明亮却顺滑柔软的高频,是高还原吗?他们声音的某些部分,或多或少都有很多人为修饰的痕迹,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音染了。那样讨巧的声音,或多或少的美化了音源,可以掩盖音源可能存在的一些瑕疵,让声音听起来更悦耳。

DK4001却不是这样。DK4001只是非常忠实的还原音源和前端本来的声音。对于一些录音、混音质量非常好的音源,DK4001的声音确实很悦耳。然而,现实并没有这么理想。我们平常听的歌单,或多或少充斥着录音、混音质量不咋地的歌曲,甚至可以说,我们所听的大部分流行歌曲,录音质量其实都不怎么高。毕竟流行音乐都是追求的商业利益,而高质量的录音势必会大大增加成本。

于是用4001听歌,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听上一首歌明明还很好听,怎么换首歌这个塞子就变得有些刺激了呢?再换首歌怎么就变糊了呢?

有人可能会以为大牌歌手、乐队的唱片,录音质量一般都有保证吧?我一开始也是这样以为的。后来,才发现,太多大牌乐队的录音质量真的有如鬼扯...U2在How to Dismantle an Atomic Bomb之前的所有专辑,不是糊就是刺激。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用4001听Stuck in a Moment You Can't Get Out Of的时候,声音真的糊得不行,反而用低端的隼,听感还稍微悦耳一些。类似的例子还有Oasis,这么大牌的乐队(虽然现在已解散),每张专辑都不例外,一味追求高响度,声音糙、糊。

反倒是没那么大牌的,我听了下朋友U8里,国内偏独立乐队的逃跑计划,录音质量就不错,用U8搭配4001听夜空中最亮的星,声音非常自然。在4001下,声音自然开阔,高频亮而不刺,弦乐在背景流畅铺开,扫弦时拨片与琴弦摩擦这种细节清晰可闻。

另外还有一些多年来一直被我身边的烧友用于试音的歌曲,比如DALI试音碟里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朋友U8里的一首zambra舞曲,都能把4001强大的素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只不过像DALI试音碟里的歌,故意的痕迹太明显, 比如你听某一段,你会发现,这一段明显就是故意设计出来测试瞬态的,另一段明显就是估计设计测试低频的...这样的曲子对我个人来说没有实际欣赏意义。

其实如果光听那些录音质量有保证的歌曲,就能感受到4001的声音有多牛逼。但是谁能保证自己常听的曲目里没有那么几个录音质量不太行的歌曲呢?

我知道要做到这么高的还原、如此中性的声音,花费了达音科工程师不少功夫。但是抱歉的是正是因为过于直白、中性的声音,我不会选择4001。

尽管我不会选择4001,但是我知道4001这种极为中性自然,直白而不苍白的声音自然会有其簇拥,4001的销量也说明了一切。达音科从最早代工厂转型、没有完全自主设计的经验,推出过很多声音有硬伤的耳机,一步一步做出坚持自己路线、声音有水平底蕴的耳机,我只能说达音科,做得不错。

要说我接下来可能买什么塞子,我有可能会等达音科几个月后要出的(如果不跳票的话)镀铍振膜动圈,这个塞子从工程样机来说,素质方面不如4001,但是也是声音加了更多“味精”,高频做了柔顺处理,会更符合我的口味。或者我也有可能买T8ie,这款耳机的声音也很符合我的口味,当时只是做工翻车导致我不得已选择了退款,可能我会再挑战一次人品呢2333

再说说播放器。

七彩虹U8

七彩虹当年的C4播放器可以说是叱咤风云,直到现在,在随身hifi圈,几乎也没人没听过C4的大名。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动荡,七彩虹也再没推出过什么高质量的播放器。

直到U8。七彩虹是铁了心要全力研发,把U8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精品。光从声音上来说,U8做到了。从外观上来说,U8我认为也做到了。

U8的外观可能是我个人认为近年来国砖里最好的造型之一。简洁的风格,边缘的处理很圆润。而且这款播放器也很小巧,不像很多国砖一样,要不就是无脑模仿AK的波轮,要不就是傻大黑粗。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还有U8的侧屏,确实看得出七彩虹也花了心思,想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侧面的音量调节设置成触摸条的形式,还是有些自作聪明了。这个触摸条确实不是太好用,调节音量的速度太慢、操作的时候容易误触。我发现这几年使用触摸条的产品,其实触摸条的设计都失败了。比如苹果的Touch Bar、佳能的EOS R,还有包括U8,它们的触摸条其实都是给用户体验拖了后腿。

试听前端,DK4001确实是非常好的选择,由于4001拥有中性的声音,能明显反映出前端的声音和素质。

U8的声音真是相当厉害。甚至连dx200+amp8都不是它的对手。U8的声音,明显密度更高,更干净。相比起来,amp8的声音有些糊了。U8本身的声音也是一个偏凝聚、有力量感、中性的声音。dx200搭配amp8则是一个略略暖,稍微有些散漫的声音。dx200的音质在同价位应该已经属于非常不错的水平了,U8居然还能比dx200强这么多,实在是让我震惊。秒超平这样的话我不敢说,大家自己体会吧哈哈。

U8的声音非常厉害,但是和很多国砖一样,还是在用户体验上翻了车。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U8的UI设计还可以,dx200的UI不如U8好看,设计非常迷。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你说dx200屏幕这么大,一行却只能显示4个列表,搞毛啊。你这样设计还不如搞个3寸的320p屏幕呢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但是至少,dx200不会像U8一样出现系统自带播放器fc(闪退)的情况啊,不会出现U8莫名其妙亮屏自动停止播放的情况啊。更搞笑的是U8系统资料库对歌曲id3信息的读取,并不符合标准,导致很多歌曲读取出来,要不就是曲目不按序号排序,要不就是明明id3信息写了艺术家,U8显示的却是未知艺术家。这翻车的用户体验...

U8倒是提供了DX200没有的一个功能,那就是闲置自动关机(DX200只有芒果系统支持这个功能)。但是U8的待机实在太差了,一旦开机,播不播放都几乎耗一样的电,放几小时电就没了...DX200不播放至少也能待机个几天...

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插口接触不良。2.5平衡口这个问题尤为明显。这一部分是七彩虹的锅,一部分是2.5mm这个标准本身的问题。不仅仅是接触不良,2.5mm插头断在插口里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索尼4.4mm的虽然现在在市场占有率还比不过艾利和的2.5mm,但是可以预见,索尼已经赢了未来。由于有太多先天缺陷,2.5一定会被淘汰,4.4一定是未来平衡输出的主流标准。dx200的amp8用的就是pentaconn的4.4母座,松紧适中,还有4.4粗粗的插头带来的安心感,根本不用像2.5一样提心吊胆生怕突然断了。

烧耳机,乐趣就在折腾。记我最近的一次的折腾。DK4001

在4.4面前,2.5就像个弟弟。hifi产品本来就不追求轻薄,而应当追求可靠性、音质。2.5的设计在最早使用时就考虑欠妥。

DK4001原线

最后说说DK4001的原线。

一个官方标价5999,实际成交价5000多的耳机,原线可以咸鱼卖2000,这种事情怕是真的不多见吧。据说达音科准备单独开卖4001的原线了,有兴趣的等等吧。

线材难以ab,加上我才听了几天的时间,没法给出太准确的描述。现在只能说,4001的原线给我留下的大致印象是属于中低频比较扎实的,声音比较宽阔的。由于编织方式,外观比较不算粗,总体来说算比较好评的。最好评的还是可换插头的设计,用户终于可以不为2.5还是4.4而纠结了。总体拆机能卖2000的价格也证明了用户对这条线水平的肯定。

【本文转自contana,若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耳机   塞子   跳票   音源   翻车   低频   线材   直白   插头   外观   乐趣   素质   声音   自然   质量   数码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