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内求法

为何千千万万底层的劳动者信仰佛教,以求获得精神的解放?即便很多拥有荣华富贵的人,也要信仰佛教,而且还要出家修行?或许和佛教的内求法有关系。

佛教的内求法

虽然人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但对于物欲来说,人的追求是有尽头的。在某一个社会形态,如果人拼尽了全身力气,能达到一定的社会地位,也就算是到头了,追求物欲再多的也只能达到皇帝的地步,却不可能超越皇帝。而皇帝也不是整天很痛快,也要寻求精神的解放。那么,物欲是有尽头的,人们为追求物欲的满足就用了外求法。很少有人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只是整天想着就够了,却不会去奋斗,去真的追求。大多数人都被物欲所驱使,但也正好造成了不自由的人生磨难。即便满足了物欲又如何?还不是在有限的人生瞎折腾?又不能延长寿命,反而有损寿命。事实上,长期锦衣玉食的生活还不如粗茶淡饭有利于养生,长期沉迷三宫六院的生活反而不如守着一个妻子白头到老要长久。

于是,很多人达到物欲满足之后就要追求精神的解放了。而对于精神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依凭什么外在的条件,就是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也能用内求法,追求精神的解放。彭端淑写《为学》,写到了蜀国边境上的两位僧人,一个僧人贫穷,一个僧人富有,两个人都想到南海去。穷和尚凭借一个瓶子一个钵盂就到了南海,而富和尚好几年都想买船到南海去,但终究不能成行。穷和尚对外界环境和条件没什么过高的要求,凭借自己的精神追求,借助很简单的工具就走到了南海,可见精神力量的强大。而富和尚却强调客观条件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主观内在的精神力量,当然也就到不了南海了。

佛教的内求法

佛教讲究内求法,禅师们只要盘腿一坐就可以打坐修行,而修行品极高的禅师“行站坐卧”不离这个,也就是把修行化到生活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在修行了。其实,内求法不需要有什么外在条件的依凭,只要会思想,会反思就可以了。当人们外求做到极致的时候,才会反观自身,或者智慧之人从一开始办事就会用内求法,要充分运用主观能动性,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内求法会获得深刻的反省,也会让精神保持明朗的状态,让内心获得安定。而这份安定却是难得的,以至于很多凡人都要修习佛法,以求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那些西藏磕长头的人,自己带了仅有的一点生活用品,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卖了之后,买了松石、玛瑙等贵重的东西,一路磕长头到佛寺,哪怕经过一年半载、三年五年都要一路磕下去,经过千辛万苦,到达佛寺,在佛前跪拜,进献自己身上最值钱的宝石,然后转身离开。他们获得了一身的轻松,也相信在佛前许的愿会实现。其实只是放下心理负担之后的暂时解脱,但他们对于佛的信仰始终不变,也不存在任何怀疑。还有一家子用小车拉着生活用品,一路磕长头到佛寺许愿的,身体受到了折磨,但精神获得了解脱。他们相信佛陀,在朝拜路上没有投机取巧,没有依靠任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头接一个头地磕下去,用身体和头颅丈量朝拜之路,当然获得的解脱也就更大了。虽然只是一种外求法促进的内在精神的解放,但仍然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了内求法的精髓。

即便是一国之君也钟情于佛教,武则天自诩为弥勒佛的化身,顺治帝要出家做和尚,还慨叹:“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还说“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贵为一国之君,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却并不满足,也不得自由,要皈依佛教,用内求法获得精神的解放了。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修行之人抛弃名相之辩,连同文字和语言也要抛弃,颇有一种《心经》里“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的意味。什么都放下了,身外的一切放下了,身内的一切感官知觉也放下了,连同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就成了金刚不坏之身。

佛教的内求法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才是智慧显现的时候,也是修行之人要达到的高级境界。而那些只是“汲汲于富贵”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如此境界的自由与快乐的。或许,在他们看来,满足了物欲就是一种自由,其实那只是一种假象,是一种自我欺骗,而真实的生命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就好比自己肚子疼只有自己知道一样,别人是无法感受到的。

要想获得精神的解放,并不一定去追求物欲的满足,也不一定非得寻求坐禅的方式,只要精神内守,反观自照,什么都放下就可以解脱了。曾经有一个佛教徒去见禅师,对禅师说:“我总觉得被一些名利牵绊,不得自由,请法师为我开示!”禅师说了一句话,他就解脱了。禅师说:“谁绑着你呢?”

或许,内求法的精髓在于放下,放下一切,不再执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求法   佛教   无明   依凭   南海   主观能动性   荣华富贵   禅师   佛寺   僧人   物欲   和尚   条件   精神   自由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