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发表的尴尬

作家写作不仅仅为了抒发自己的情绪,还要发表出来,挣些钱养家糊口。但作家写作品的时候往往会面临发表的尴尬,有时候不得不违心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以求能够顺利发表,其实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也就只能委曲求全了。

作家发表的尴尬


可以说,作家的原初写作只是为了忠实地记录外界发生的一些人和事,有时候也要发发自己的牢骚。但后来就发展成为文体完备,语言纯熟的创作,并非只是粗糙的记录和抒发情感了。当然,这种进化是作家不得已而为之,也要为了不断谋生而自觉提高自己的写作技术。提高了写作技术,写了好作品才会拥有一部分市场,拥有一部分市场才会有了赖以糊口经济来源。那么,著书都为稻粱谋,还是无功利写作,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只是著书都为稻粱谋,就要想方设法讨好读者,发表出去就能挣钱,就好比现在的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发表出去之后,挣钱很多,也能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或电影,但就是不能流传长久,也不具备流传上千年的特质。

这就奇怪了,洋洋洒洒数百万言却不能流传长久,还不如李白的一首《静夜思》流传长久,但李白的《静夜思》绝对没有数百万言的网络文学作品赚钱。难道作家发表作品仅仅为了稻粱谋?

当然不是。作家发表作品并不能准确预测作品的可接受程度,也不会知道作品到底能赚多少钱。那么,是为了一味迎合读者而发表,还是为了自己痛快,自己抒发情感而发表,还是既顾全了读者的意愿,又要兼顾自己的情感抒发?或许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大多会强调迎合读者的意愿,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而严肃文学大多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还要让作品具备一定的哲理性或普适性价值观,读者愿看就看,不愿看就不看,只要发表了就会挣到一定钱,要是获了某些文学大奖,就等同于撞了大运,一时间洛阳纸贵,作家本人也会名利双收。要是作家发表出去,很多人都看不懂,也不能普及,就会造成作品滞销的状态,作家也得不到多少钱的版税。但这一部分作品最容易产生世界级的名著,毕竟作品需要保持作家的独特风格,也需要作家特立独行,保持独立创作的状态,不能受到某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绑架和胁迫。这样的作家当然比较少,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思想也开放了,作为得风气之先的作家往往会先琢磨人们的喜好,接受程度,期待视野等东西,然后结合自己的素材进行创作,但不一定能写出伟大的作品,就是出名了,也不一定能够流传长久。经过时间验证,可以大浪淘沙,把那些不好的作品淘汰出局。但作家面对不被读者接受的作品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会说,我是写给未来的读者看的。

作家发表的尴尬


在古代,写作的动机大部分很可怀疑,就像现在作家创作的动机深可怀疑一样。有写作为了媚上的,有写作为了迎合时令的,有写作为了抒发孤愤的,有写作为了表达欢喜的,有写作为了表达离别的惆怅的,有写作为了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有写作为了怡情遣兴的,有写作为了记录民生的……当然,还有写作为了讽刺当朝的,只能“藏之深山,传之后世。”了。不管具备什么动机,写作最基本的的要求都只为了养家糊口,如果本身并不在乎那点卖作品的钱,可以把写作当做消遣,当做怡情遣兴的工具,但并不一定能写出什么好的作品。蒲松龄的创作和曹雪芹的创作都在抒发孤愤,抒发一种讽喻的思想,不一定为了稻粱谋,而是态度端正,文笔讲究,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成了传世佳作。他们并不一定为了迎合读者的需要,但写得有趣味了,也就具备了通俗性,吸引了一部分俗人,当然也会让作品大卖,传之后世。

流传后世的作品会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并非只是徒有虚名的炒作作品,而这种深层次的共鸣并非是作家创作的时候就能够预测到的。而是作家沉浸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感动了自己,当然也就感动了读者。要是始终处在置身事外的角度来创作,就会让思绪游离于作品之外,当然也就不可能感动读者了,也就不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作家写成作品之后就要发表,发表的时候要看当时的王朝政治和意识形态,不然只会被某些当权者抓住小辫子,弄得人头搬家。要是适合了当时的王朝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就可以发表,赚钱养家糊口了。而伟大的作品往往只是后世流传,也就让一些作家故意引而不发,“藏之深山,传之后世”了。

作家发表的尴尬


这种尴尬的现象正是作家的尴尬,也是文学的尴尬,更是历史的尴尬。或许伟大的作家真的在写世人都看不懂的只能让未来人看懂的伟大著作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尴尬   作家   王朝   养家糊口   多少钱   意识形态   后世   李白   共鸣   动机   长久   读者   情感   作品   数码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