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

古语云:“百无一用是书生。”或许这句话出现在战乱年代,有其必然的合理性。但书生真的没什么用处吗?

百无一用是书生?


或许并不能这么武断。国家遭遇战乱的时候,书生们真的没什么用处,毕竟他们没有经过科举考试,也没有做了官员,只是普通百姓,当然也就没有任何话语权了。当朝权贵哪里肯听他们的建议呢?虽然《曹刿乱战》中,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但把持朝政的仍然是一些权贵,而不是书生。在战乱的年代,科举废弛,书生们到哪里找到进入官僚队伍的门径呢?论财富,他们手里没银子;论人脉,他们手里没关系网;论资源,他们不是掌握社会资源的阶级;论机会,他们能得到的机会已经非常少了。唯一的机会就是投笔从戎,奔赴战场,立了军功就有可能挤到官僚队伍里去,当然,也可能命丧沙场,黄沙盖脸不复还。或许,历史上投笔从戎的书生并不在少数,只有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物才会被人们知道,正好符合了“成王败寇”的功利主义思想,但也验证了书生的无用属性。

也就是说,书生只有成为官员,并能够拥有一定的权力,才会变得有用。于是,科举考试催生了大批的官员,也让一些刻苦攻读的书生变得有用起来。但这种有用性也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以前的身份,相对于老百姓算是有用的,而相对于朝廷来说就不见得有用了。官员提了意见之后,皇帝能不能采纳还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受到皇帝猜忌而被杀的官员了。官员很多,皇帝就是杀上一百个、一千个也是照样杀不完的,还会有源源不断的书生考中,摇身一变成为官员。而战乱年代,书生要想成为官员,就要弃文学武,报效国家。要是在沙场战死,也算是死得其所,科举考试还有考不上的呢,而战死沙场对于弃文学武的书生来说成本太大,大到丧身殒命的地步,需要书生们仔细衡量一下。不管是怎样的官员,要是只会搜刮民脂民膏,媚上欺下,也就不称其为父母官了,而是十足的“官蠹”。但话又说回来,官员本身还是书生吗?

百无一用是书生?

或许已经不是了。虽然官员也能读书,能写文章,甚至有些官员本身就是文学家,但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生了。书生意气在官场是吃不开的,也是被官员们竭力避免的。谁要是犯了书生意气,谁就有掉脑袋的危险,即便不掉脑袋,也会被皇帝贬到边远地区,不能参与政治决策了,更不能有什么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了。那些冒死进谏的臣子大多犯了书生脾气,落得好结果的并不多。当然,官员们都学会了站队,学会了取悦皇上,整天养尊处优,谁还会冒死进谏呢?而大批的书生们还奔赴在成为官员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

书生抱有修齐治平的理念,而一旦成了官员之后就会发现,修齐治平的理念并不能实现,尤其是皇帝一人决策的政治制度,更是不容他们乱提意见。即便有一些大臣成为皇帝“智囊团”的成员,也不能左右皇帝的决定。于是,书生们成为官员之后只能享受荣华富贵了,要是没有条件享受,创造条件也要享受。而大批被排挤在官场以外的书生都成了庸庸碌碌之辈,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了。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是读一些死书,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乾坤,却要整天哀叹命运不公,哀叹时运不济,其实还是自己没本事,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书生大多都相信书本上的话,还要辩论一下,却不成想空谈误国,没有付出一点实际行动。读书真的可以治国安邦吗?当然不能,甚至可能让人空耗精力,不能遇到什么应用环境,也就变成了满口之乎者也“异类”了。即便书生通过读书求得了功名,也不能达到治国安邦的地步,要一切行动听皇帝的,听上级的,自己能够决断的国家大事根本就没有。更何况很多书生根本考不中,也做不了官呢?

百无一用是书生?


读书多了并不一定有害,但是不应用于实践就一定是有害的。书生们读考试的书,大多被限制了思维,而没有什么独立的思考和创新,当然也就不能有什么作为了。即便有的书生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也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或许对于考试是有用的,但对于治理国家以及具体的实践却没有什么指导意义。那为什么书生们不读别的书呢?因为读别的书不能应付考试,而书生读朝廷规定的“四书五经”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

书生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但实干家大多不是什么纯粹的书生。或许,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真的是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书生   修齐治平   治国安邦   投笔从戎   空谈   科举   权贵   意气   战乱   沙场   官员   皇帝   有用   年代   数码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