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男生从小学做饭、日本校园禁垃圾食品,奇葩规定你听过几个?

当你发现社会大环境下的教育意识变得越来越开明时,不同国家很早就开设了与时俱进的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穿插在初级教育中。


我们整理了下面这些,看看会不会带给大家启发和思考吧。


01

德国:教你如何变得幸福


幸福,不仅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教育界非常重视的投入方向。


在德国,有100多所学校引入“幸福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发展优秀人格,对他人更加具有包容心,从而更加积极乐观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瑞典男生从小学做饭、日本校园禁垃圾食品,奇葩规定你听过几个?


这门课程不会有考试,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学生,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


小学生主要是训练他们的价值观认可,比如让一个孩子坐在中间,其他人陆续走过他身边,附耳说出真心实意称赞他的话。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明白:赞美和被赞美都会给人带来愉悦感,而贬低中伤则会令人不悦。


对待高年级学生,有的学校会让学生剖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深入了解性格优势,或者用实际行动传达善意,比如为需要的人摄影画肖像画,当志愿者参与慈善义工活动等。


除了德国,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非常重视“幸福”这门课程。


早在2006年英国就开始将“幸福”纳入课程纲要中;奥地利、瑞士、德国也陆续将“幸福课程”并入正式教学,其中奥地利还会颁发“幸福学校”的殊荣,德国甚至将“幸福课程”作为毕业会考的科目。


02

以色列:培养网络安全专家的摇篮


被认为是仅次于硅谷的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以色列的网络安全教育始于中学。


它是世界上唯一将网络安全课程纳入高中入学考试选修课的国家。


瑞典男生从小学做饭、日本校园禁垃圾食品,奇葩规定你听过几个?


从高中开始,学校就开设网络安全课程来普及网络安全教育,并且很强调跨学科的互补性。


老师会向学生强调网络行为准则,告诉他们如何应对和回应负面评论、避免黑客侵入和手机电脑中毒、保护好个人数据,同时注重游戏成瘾问题。


同时,通过全国培养体系挖掘未来的网络安全专家,还会设立一些专门针对于女性的网络完全培训课程。


在以色列,网络安全是一门独立学科,而不是计算机科学专业下的一个分支。


以色列也是第一个授予网络安全博士学位的国家,很多大学招收的计算机系和网络安全相关专业的学生比例非常高,并且强烈偏向计算机和网络安全。


03

英国:没有墙和铁栅的森林学校


森林教育起源于北欧,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英国后,这一概念开始在英国初级教育中得到普及。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带领孩子前往森林,开始学习如何导航定向、砍树枝生火、搭建小屋,以及识别可食用的植物和蘑菇等知识。


在他们看来,森林里处处是学习的机会。


瑞典男生从小学做饭、日本校园禁垃圾食品,奇葩规定你听过几个?


孩子们可以通过嗅觉、视觉、触觉来了解植物的味道、颜色和形状,还可以通过想象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提醒孩子迷路时如何求救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在一些小学,每天还会安排一节森林教育课。


如果离森林较远,学校会在步行10分钟左右的区域“开辟”出一个小森林(只要是有树木的地方),来作为学生理想的自然教育场所。


04

日本:禁止携带不健康的食物


日本人对食物味道和营养的重视,同样也延伸到了校园。


学校的午餐菜谱均由营养学专家制订,一周内每天都是不一样的花样,几乎不重复。


学生们除了要轮流负责派饭,吃完饭后还会把牛奶盒拆开压平作回收之用。


为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日本的基本法规定,从幼儿期起,孩子必须接受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


在日本的学校,是可以禁止学生携带不健康的食物进入校园的。


瑞典男生从小学做饭、日本校园禁垃圾食品,奇葩规定你听过几个?


如果发现学生午餐盒里只有一个普普通通的三明治,校方甚至可以问责父母。


一位三岁孩子的美国妈妈凯瑟琳·泰勒(Catherine Taylor)曾经受访透露,在她住在日本时,因为给孩子做的午餐“太过简单”而被老师训话。


两个素食三明治、一根香蕉、一根奶酪棒、一个自制松饼以及青椒、胡萝卜拌料,这些在她眼里很稀松平常的午餐,却被老师认为太过敷衍。


随即老师展示了其他孩子的午餐,米饭都被捏成一个个卡通人物,荤素搭配,看上去像一幅幅鲜艳的画。


此后凯瑟琳不得不开始学习制作日本传统便当风格的午餐。


05

瑞典:男女都要上家政课


瑞典人的中小学时代就有家政课,不只是女孩,男孩也要求学习烹饪、编织和缝纫课。


除了学习如何做出美味的食物,12-15岁的学生每周必须参加约1小时的食物理论课。


瑞典男生从小学做饭、日本校园禁垃圾食品,奇葩规定你听过几个?


这堂课的内容包括:如何烹调和保存食物、食物卡路里的计算、不同人对食物的营养需求、食品制造与运输过程、食物的基本成本与选择,并学习低成本食物未必总是最佳的选择。


老师还会告诉学生不同食物背后的文化背景,教导他们以健康的方式烹调出健康的料理。


因此,你会发现大部分瑞典男人多半都会做家务(有研究称每周平均24个小时),且不论男女,都有几道自己的拿手好菜。


06

带你认识现实世界


在土耳其小学的头三年中,学生要上4门必修课:土耳其语、数学、外语和生活科学。


生活科学这门课程主要是帮助小学生开始认识外面的世界,比如爱护大自然、保护身体的健康、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


课堂上老师也非常强调待人礼节和在外行为准则,比如如何与陌生人保持礼貌的同时又保护好自己。


等到升入四年级,生活科学这门课程会被“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取代。


07

西班牙:沟通是必修课


在西班牙,3岁至11年级的学生都被强制要求上沟通课,因为他们相信掌握好沟通技巧,能帮助孩子更顺利地实现学业和生活目标。


虽然属于必修课,但教学方式会比较灵活,会召集学生一起来看部电影,之后展开讨论,比如沟通时如何让对方更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怎样通过沟通来解决不同程度的难题等。


瑞典男生从小学做饭、日本校园禁垃圾食品,奇葩规定你听过几个?


从人际沟通到心理学,从烹饪家政到健康饮食,从网络安全到实践操作,这些课程和相关规则的制定,有其国家文化背景的熏陶效应,也有相匹配的学习资源支持。


从长远意义来看,在初级教育阶段就让孩子接触书本之外的知识,是在强调他们身为社会群体的属性;通过越早认识这个世界来更好地构建自我认知,内心世界做足了准备,才能从容应对不可预料的未来。


当一个教室、一门课程真正赋予了孩子想学的能动性,那么,老师和课本不只是在发声,还在推动学生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日本   以色列   瑞典   奇葩   德国   网络安全   必修课   午餐   食物   垃圾   男生   森林   老师   课程   孩子   幸福   学校   食品   校园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