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移动支付让库克自叹不如,而亚马逊在美国却整出了新花样

前段时间库克在中国参加论坛,了解到连卖西瓜的老太太也用移动支付,真是惊叹不已,虽然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人不太爱用移动支付,但也估计为自己的ApplePay抓急,中国的移动支付可以在各个场合使用,就像现在红火的共享单车,如果没有移动支付这么方便的功能,估计也难流行起来,根据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的智能手机支付额将近40万亿元,这个数字可是超过了日本GDP总量啊!移动支付规模也是美国的近50倍,但是库克不要急,虽然美国人不习惯移动支付,但亚马逊现在把支付玩出了新花样,且来看看。

中国的移动支付让库克自叹不如,而亚马逊在美国却整出了新花样

亚马逊其实是推出了一个叫“amazon go”的线下会员体验店,除了日用品,还提供各种食品,让人脑洞大开的是,在里面不叫购物,叫“拿了就走”,没有营业员,不用排队,不用付账,也就是说连支付这个环节都省掉了,那么是怎么支付的呢?原来亚马逊利用计算机视觉、传感器和深度学习,自动检测商品动作,并在用户的虚拟购物车里进行追踪商品去向,当发现商品在某个用户账号的购物车里,那么会自动通过用户绑定的信用账户进行结算,这个方式是不是有点逆天?这是未来无人超市的实验吗?

中国的移动支付让库克自叹不如,而亚马逊在美国却整出了新花样

不过据说因为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个“amazon go”还没有正式开放,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有几个开脑洞的问题:

第一、如何判断你是否会员?会员进入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进行会员身份认证,这恐怕是要的,否则任何人都进去拿了就跑,根本无法追踪商品去向;

第二、如何判断商品被对应账户的会员拿走了?估计每个会员在进入的时候会有个带感应的标签,这个电子标签捆版的是会员的账号,而这个会员在拿商品的时候,商品上的感应标签会自动感应到会员的账号而进入对应会员的虚拟购物车;

第三、难免会有数据处理上的错误,比如商品没有进入到虚拟购物车,如何追溯?

第四、有没有可能产生舞弊行为,比如把商品的标签和自己的标签撕掉,商品无法匹对会员账号,或者技术再高深些,用户进行人脸登陆,通过扫描人脸进行账号匹配,这对技术要求太高了吧。

中国的移动支付让库克自叹不如,而亚马逊在美国却整出了新花样

严格来说,亚马逊的这个新花样和移动支付本身没有什么联系,其实还是一种美国人习惯的信用卡消费方式,变革的是购买的过程,这也只有在特定的场景才能实现,也只能看做是亚马逊对未来购物场景的一种尝试吧,在中国,买西瓜、买地瓜可以扫描支付宝或微信二维码,但要说拿了就走,估计商家们是不干的,继续关注这个amazon go的进展,说不定未来我们的超市真的是“拿了就走”呢。(文中数据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库克   亚马逊   中国   美国人   美国   去向   账户   西瓜   感应   账号   标签   未来   商品   数码   会员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