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食人类捕食鳄鱼,长度可达6米的非洲岩蟒,却常被平头哥干翻

尽管我们经常听过巨蟒吞食人类的传闻,但是真正证实,能够吞食人类的蟒蛇,只有网纹蟒和非洲岩蟒,相比于网纹蟒,非洲岩蟒的声明不显,但是在非洲大地上,它们却是最顶级的捕食者之一。

吞食人类捕食鳄鱼,长度可达6米的非洲岩蟒,却常被平头哥干翻

非洲岩蟒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它们的长度可以达到6米,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撒哈拉地区,是非洲体型最巨大的蛇类。目前共有两个亚种已被确认。它们在不同地域间差异很大,有着棕色、橄榄色、栗色或黄色的斑块,通常会有宽的不规则条带,三角头部顶端有边缘黄色,中间深棕色的尖头,眼下方有独特的三角形眼下标记。

因为体型很大,非洲岩蟒非常怕热,它们非常依赖水源,一般活跃于一般草原和热带草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水源附近,有时候也会闯进森林边缘地带,但很少深入其中。

当天气太热或太干燥的时候,它们则会进入夏眠状态,它们会强行躲进其它动物所挖掘的洞穴里,不过它们并不具备挖洞的能力,而是随便找个其他动物挖的洞钻进去,反正也没人敢拦……

吞食人类捕食鳄鱼,长度可达6米的非洲岩蟒,却常被平头哥干翻

非洲岩蟒在捕食方面属于机会主义者,作为蟒类生物,它们的攻击技能是死亡缠绕,蟒蛇的牙齿很多,除了上下颌外侧的牙齿外,在上颌还有两行细小的上颌齿。牙齿长而向后弯曲,一旦被咬住猎物很难逃脱。咬住猎物后,蟒蛇的身体会沿着猎物的身体迅速缠绕,然后收紧。猎物每呼吸一次,蟒蛇就会收得更紧,直到挤出猎物胸腔内最后一丝气体,蟒蛇能够感知猎物的心跳,只有猎物停止了心跳,它们才会停止缠绕。蟒蛇缠绕猎物所产生的力量非常之大,有资料称,曾经有一条巨大的网纹蟒袭击并杀死了一头成年老虎。

幼年的非洲岩蟒主要捕食鼠类,对于一些为农作物被田鼠肆意啃食的农夫而言,这些小非洲岩蟒颇为帮上了忙。可是,成年后的非洲岩蟒却往往要捕食大型的动物,例如羊、羚羊等,甚至亦会捕食鳄鱼,这一点为畜牧业带来相当威胁。

吞食人类捕食鳄鱼,长度可达6米的非洲岩蟒,却常被平头哥干翻

非洲岩蟒的杀人记录很多,1951年,乌干达报纸报导了一名13岁男童被非洲岩蟒所吞噬,不过该蟒蛇亦被外力迫其将男童吐出;1973年另一份报纸报道了一名葡萄牙籍军人亦被发现遭蟒蛇所吞。1979年一条长4.5米的蟒蛇试图将一名13岁男童(身高1.3米,体重45公斤)吞食,但因遭到男童友伴以石头掷击而将男童吐出;最后一宗较为人所知的事件发生于2002年的南非,当时的受害人是一名10岁小孩。

蟒蛇之所以可以吞食比它体型更大的猎物,是因为它们独特的头部结构,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蛇类的下颌骨是通过方骨间接与脑颅相连,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下颌的伸展范围,蛇口可以张大到130°,而人类只能张开约30°。能把嘴张到这么大,还只是把猎物放进嘴里,继续吞咽则是靠了延展性超强的韧带,使得下颌可以大幅度地左右运动。因此,蛇类吞食比自己头部大几倍的猎物,丝毫不成问题。

吞食人类捕食鳄鱼,长度可达6米的非洲岩蟒,却常被平头哥干翻





当然,非洲岩蟒也是有弱点的,因为没有四肢,它们的爬行速度很慢,所以基本上只能靠偷袭,除此之外,非洲岩蟒,天气太热,就会夏眠,天气太冷,则会冬眠,所以它经常被其他肉食动物刷战绩,比如蜜獾,也就是著名的平头哥。

非洲岩蟒在自身状态好的情况下,经常觅食蜜獾,而蜜獾就经常趁着岩蟒行动不便的时候搞偷袭。非洲岩蟒被蜜獾干翻的情况很多,

蜜獾身材娇小,战术灵活,处于夏眠和冬眠状态的非洲岩蟒本来行动迟缓,难以攻击到蜜獾,而即使被咬住,蜜獾也可以通过扭动挣脱, 甚至转头反咬一口。 即使被控制住了,因为其皮毛和肌肉并没有紧密相连, 猎食者有时没有着力点,也很难下口。它们是非常有效的捕蛇杀手,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吃掉一条1.7米的蛇。

不过蜜獾也不是傻子,一般长度超过4米的非洲岩蟒,即使处于冬眠状态,它们也很少去招惹。

吞食人类捕食鳄鱼,长度可达6米的非洲岩蟒,却常被平头哥干翻

非洲岩蟒之所以声明不显,主要是因为他在宠物市场的价值不佳,之所以会这样,首先就是非洲岩蟒太过于凶暴若受骚扰,容易发动咬击,美国曾有一名男子误将非洲岩蟒当成了网纹蟒,在饲养过程中被非洲岩蟒绞杀,这一点与普遍较为温驯的缅甸蟒迥然不同,导致很少有人敢饲养非洲岩蟒。

吞食人类捕食鳄鱼,长度可达6米的非洲岩蟒,却常被平头哥干翻



由于与其它蟒蛇相比,非洲岩蟒的身体颜色较为阴暗,性格也较不温驯,故此其价值一般较低;而其巨大的体格及其贪吃的性情,亦令它变得较难饲育。

这两种特质导致了它们在宠物市场不受欢迎,名声不像网纹蟒、缅甸蟒等巨蟒一样响亮,网纹蟒虽然吞食过人类,但性格比较温顺,而且颜色、花纹很漂亮,在宠物市场很受欢迎,而缅甸蟒则因为泛滥美国,而在全球闻名。

当然,虽然非洲岩蟒十分凶暴,颜色较为阴暗,但是还是有人贪图它们漂亮的纹路,因此他的皮成为了皮革市场的上等材料,而且非洲岩蟒的肉在非洲是许多人的重要食物之一,这使得非洲岩蟒在原生地遭到大猎捕捉,再加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栖地破坏,使得种群数量的减少更加快速。

吞食人类捕食鳄鱼,长度可达6米的非洲岩蟒,却常被平头哥干翻



目前本种族群虽然不至于有灭绝的危险,但非洲岩蟒的数量已不再普遍,族群状态变成了只有某些地方还很多的区域性普遍,而且大型个体越来越罕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非洲   缅甸   夏眠   上颌   人类   蛇类   凶暴   下颌   蟒蛇   平头   男童   猎物   体型   头部   长度   状态   动物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