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人口仅5千万,却自建本土版“谷歌”,市值180亿美元

这个国家人口仅5千万,却自建本土版“谷歌”,市值180亿美元

因为觉得谷歌不太好用,于是想着自己做一个搜索引擎,在三星工作的韩国人李海珍于1994年联合三个工程师,开发了韩国自主产权的搜索引擎技术,并在3年后,推出了被称为韩国版"谷歌"的搜索引擎NAVER。

如今NAVER占据了韩国搜索引擎市场95%以上的份额,谷歌雅虎仅5%不到,而且,NAVER市值达到了180亿美元,在最新的全球上市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第23位,超过了日本雅虎这家日本本土化的搜索引擎,成为次于谷歌、雅虎、百度、必应的全球第五大搜索引擎。

为什么讲韩国的NAVER?笔者发现,NAVER的本土化尝试并且成功,在韩国这个国土面积仅江苏省大小、人口5000多万的国家,其实是个不小的奇迹,一个用户不到5000万的搜索引擎,何以能抵抗谷歌雅虎的入侵,而且还拥有自主搜索引擎技术?另外,NAVER采取问答的形式,由网民自发生产搜索引擎内容,也被视为一种区域性搜索引擎的创新。

01

韩国人的倔强

如果每个国家都自建一个"NAVER"或者"百度",估计就没有谷歌什么事了,这和这个国家的国民性有极大关联。

日本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日本和欧美的文化融合度较高,像索尼、Lg、软银这些巨头到最后都是全球化的企业,日本本土最大的搜索引擎并不是日本人自建的,而是1996年孙正义和雅虎一起成立的雅虎日本,日方占51%的股份,如今,雅虎日本是日本本土最大的搜素引擎,谷歌占的份额也很小。

相对日本的开放性,韩国人的自我意识和倔强的个性非常鲜明,这样的个性导致外来品牌很难融入韩国的文化之中,结果是促进了民族品牌的发展,如现代汽车、三星电子等以韩国为总部向外拓展。

互联网产业也是一样,NAVER是韩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全韩国人都在使用NAVER搜索信息、地图导航、社交和获取生活服务,没人想到会用谷歌、facebook等工具。

在谷歌全球的战略里,韩国并不是一个战略重点:

第一,人口基数不大;第二、谷歌擅长的是英语体系内容搜索,韩文属于小语种,导致谷歌搜索的韩国内容不能符合本地化网民的需求;第三、谷歌对于韩国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基于以上因素,一个韩国人打开谷歌搜索韩文内容,结果发现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久而久之,自然就弃之不用。

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计算机系的李海珍在三星工作,面对搜索内容的问题,也同样不爽,还不如自己做一个吧,于是李海珍说服三个同事一起开发了一个搜索引擎,1999年,成立了NAVER,那时候还属于三星体系的一个内部创业项目。

倔强的李海珍就这样开始了一项挑战谷歌的事业。即使后来谷歌正式进入韩国,也无法撼动NAVER的地位。

这个国家人口仅5千万,却自建本土版“谷歌”,市值180亿美元

02

不可复制的国民性

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特性和价值观。在互联网领域,国民性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比如美国的硅谷精神、中国的创业浪潮、日本文化的矛盾性,以及韩国的自尊感等等。

有时候我们会困惑为什么微软、苹果、亚马逊这样的巨头会诞生在美国,而不是欧洲其它国家,其实这里也有国民性的因素在影响。

美国的文化里,"拓荒"是个永恒的主题,1620年,一群英国清教徒遭受迫害,于是乘坐"五月花"号来到今天的美国大陆,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中的一些人活了下来,并在当地繁衍生息,这是美国立国的基础。

到后来,美国建国,进行西部大开发,建国200多年,美国就是一个开拓的过程,这样的一种国民特性,决定了美国人的创业也是非常有开拓性,甚至让人觉得脑洞大开。

比如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热衷于探索太空,乔布斯设计出誉满全球的手机等等,都在挑战我们传统的思维观念。探索未知领域并且商业化,"美国梦"是刻在美国人骨子里的国民性,这也是硅谷精神的核心所在。

日本是个矛盾的民族,有极端的保守和开放,我们在日本可以看到极为传统的节日,保留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也能看到东京的极度繁华,这种文化也体现在商业种,日本最为领先的电子行业领头羊索尼和松下,早期都有过向美国取经的经历,如今索尼更是一家全球化科技企业。

相较于中国火热的线上电商和新零售,日本却还保持传统方式的线下商超为主导,受限于日本狭小的国土和昂贵的人力成本,根本无法建立类似于中国这样发达的物流网络,电商在日本并不是主流,反而以超常规服务为主的线下零售长盛不衰。

之前有过报道说日本一位在成田机场做清扫的服务员因为其超乎寻常的服务水准,被评为日本国宝级人物,这也是日本国民性的一种表现。

韩国有种骨子里的自尊感,从其官方对外称呼"大韩民国"可以看出韩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自尊心,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是个小国家,正因为这样一种国民性,韩国人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和计较。

也是因为一股过分执著的认真,三星能走出韩国成为国际化的大公司,现代汽车能蚕食德国汽车的市场,同样,也能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屏幕和全球第一的安卓手机。

但这份执着的反面也被人利用,曾经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韩国人低价从中国进口服饰,贴上韩国制造以高出几倍的价格出售,还大受国人欢迎。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理解为何韩国能把搜索引擎这个技术做成全球第五,为什么发生在韩国,而不是日本或者印度。技术的进步有时候需要一点执拗的死磕精神。

国民性决定基因和DNA,有什么样的DNA就会缔造出什么样的商业氛围和企业特色。

这个国家人口仅5千万,却自建本土版“谷歌”,市值180亿美元

03

商业的本质

NAVER是由倔强的韩国人研发出来的给韩国人用的搜索引擎,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文化性,决定了NAVER无法像谷歌那样全球化。

NAVER如此,其实百度也如此,只不过百度的市场百倍于NAVER而已,但百度如今也在通过AI拓展其覆盖的领域,NAVER则仍然是韩国的NAVER,而不是世界的NAVER。

抛去民族情节,去思考NAVER的商业本质,实际和谷歌、百度、雅虎日本没有什么区别。

NAVER和大多数平台一样,一开始提供免费的服务,NAVER提供的是知识问答服务,就是在NAVER里,用户可以提出问题,然后网民给予回答,这好像跟百度问答、悟空问答没有什么区别。

NAVER前期坚持做这样免费的知识问答分享,从而为搜索引擎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和谷歌雅虎的抓取不太一样,韩国本土资讯平台本就不多,而谷歌采取的是抓取,比如以前谷歌在中国的时候,搜索火锅,可以抓到很多平台上的火锅信息,但韩国不行,信息太少。

NAVER鼓励用户积极在NAVER里提问和回答,比如"哪里有好吃的中国料理?"会有很多去过的网民回答,其它用户在NAVER里搜索"中国料理",就会有诸多这样的回答被提取,有地址、电话、评论和照片,通过NAVER地图还能导航。

通过这个方式,NAVER被韩国人越来越接受,逐渐打败了其它类似的竞争对手,成为韩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回到商业的本质,NAVER还是需要考虑用户需求和平台定位,需要进行资本运作,进行一系列商业运作,才能做得更好。

结束语

NAVER的成功也反映了"长尾效应"的独特之处,长尾效应是不要忽视那些小的市场和不起眼的服务,有时候,不起眼的服务会占据你想象不到的营收,韩国市场相对全球互联网是个小市场,但就是这样一个巨头忽视的市场,NAVER做成了一个大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三星   国民性   国家   索尼   雅虎   韩国   日本   美国   市值   中国   韩国人   倔强   本土   人口   美元   搜索引擎   数码   全球   文化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