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走过了第一个“五年规划”

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走过了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五年内,部分赛道已经完成了大洗牌。其中,离钱近、使用频率高、帮助企业省钱的费控场景,就是一个代表性赛道。

马太效应正在形成。据「甲子光年」统计,2016年是费控厂商的井喷之年,至少发生了14起融资事件,但从2017年开始融资数量急速下降,融资金额却逐年走高。今年有至少5家费控SaaS公司在疫情之下逆势融资,总融资额超过6亿元人民币,为近5年最高。

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走过了第一个“五年规划”

一边是资本向头部聚集,另一边是部分公司逐渐“掉队”。一个显而易见又残酷的事实是:费控赛道的长尾玩家,已被排除在决赛圈之外。如果说费控SaaS 1.0的主旋律是“活下来”,更重要的2.0,就是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据「甲子光年」了解,费控赛道有两种商业模式切入点:

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走过了第一个“五年规划”

第一类是费控赛道的“原住民”,从报销SaaS起家,收入来自SaaS订阅费,包括汇联易、易快报、简约费控、每刻科技。但是,如果只做报销,就被局限在消费行为发生之后,而对于消费行为本身却无能为力。但报销并不是企业的底层需求,节省成本才是。

第二类是费控赛道的“跨界者”,将费控与商旅管理(TMC)相结合,一开始软件本身免费,收入来自企业的商旅交易佣金。其中既有同时做报销SaaS和商旅管理平台的元年云(前身为云快报),又有从商旅管理起家,后来才切入费控赛道的分贝通。

以上六家,基本就是费控赛道的最后竞争者了。

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是,如果“SaaS+交易”的模式能够被验证,很有可能成为费控SaaS厂商的第二增长曲线。费控SaaS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在经过5年发展后,不同费控SaaS厂商之间的产品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寻找差异化路径会成为接下来的主旋律。一个事实是,费控SaaS目前的市场渗透率仅1%左右,还远未到蛋糕分完的时刻。

本章素材源自:甲子光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马太   消费行为   市场   甲子   原住民   企业   赛道   商旅   主旋律   中国   快报   融资   曲线   事实   厂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