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盈利太难,企业无法幸免?

1997 年随着《大教堂与集市》的到来,开源新时代的号角正式吹响,也将 Linus 法则深深地烙印在开源社区每一位成员的心中,自此开放、协作、共享也成为开源运动中最为鲜明的特征。

在此浪潮下,国内外科技巨头、技术型创业公司,纷纷投身其中。无论是全球第一大操作系统 Android,还是人工智能最为热门的机器学习开源框架 TensorFlow,亦或是前端三剑客之一的 Angular,无一不是出自 Google 开源之手;微软与开源化干戈为玉帛,不仅荣登全球开源贡献的 TOP 榜,也用 75 亿美元收购了知名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以此表明深度拥抱开源的决心。

不过,在全球整体的开源大环境中,凭借商业模式、竞争、客户价值等优势而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其背后仍有大量的企业、开发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于他们而言,想要在开源这条道上走下去,亟需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实现开源商业化?

还记得不久前,创业公司 Elastic 大战科技巨头亚马逊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开源盈利太难,企业无法幸免?

回顾事情始末,起因于 Elastic 公司宣布,将对旗下 Elasticsearch 和 Kibana 进行开源许可修改,从 Apache 2.0 许可的源代码移到服务器端公共许可(SSPL)和 Elastic 许可的双重许可下,使用户可以选择要应用的许可。至于这么做的原因,Elastic 的想法也很简单——不希望自己辛苦开发的东西被别人轻而易举的作为收费产品流向市场,同时没有收到对方的支持和反馈。

不过,对于被暗讽的当事人、也是产品的使用者亚马逊,对此说法完全不认同,随即也提出了抗议,其旗下 AWS 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将创建和维护 Elasticsearch 和 Kibana 的一个分支,继续使用 ALv2 许可证。

对此,有人说,Elastic 擅自修改了开源协议,做出了反对开源的举动,辜负了该项目中每一位贡献者;有人说,亚马逊一直在压榨 Elastic,创业公司在巨大的营收压力下,首要问题是生存,更改协议属于无可厚非。与此同时,也有评论家表示,“此前 AWS 窃取了其他人创建的流行开源工具,并将其集成到自己的云产品中,这种行为危及了开源界的平衡。虽然在一些现有的许可下这种行为是合法的,但对于 Elastic 这样的公司来说,他们很难说服客户继续付款购买他们的产品。”

然而归根结底,因为开源,因为不同的商业模式,原本携手的两家企业最终“反目成仇”,只不过经历 9 年积累的上市公司 Elastic 尚有一丝实力保全自己的利益罢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家开源公司 Nginx 的结局看似就没有那么好了。

2019 年 3 月,国外知名的安全应用交付平台 F5 Networks 宣布以 6.7 亿美元收购开源高性能 HTTP 和反向代理 Web 服务器 Nginx。不过,在此之前,两家可是业界出了名的“死对头”,且据外媒报道,Nginx 曾四处寻找买家,标价在 7 亿美元左右。

最终,遗憾的是,Nginx 在低于理想价 3 千万的现实下被收购。而针对此次收购,也有不少评论将其解读为 Nginx 从纯开源软件厂商到商业化探索失败。

个人开发者的开源困境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开发者也在面临极为严重的开源变现的难题。

开源盈利太难,企业无法幸免?

据 CSDN 《2020-2021 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当下有 82% 的开发者在开源上投入时间不超过 5 小时,仅有 2% 的开发者在开源项目上投入时间超过 30 小时,可见全职在开源项目上的人非常少。

对此,我们也对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调查,超过 77% 的开发者表示,不曾在开源上获得收入。

开源盈利太难,企业无法幸免?

事实上,随着开源项目规模的不断增大,开发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再谈理想,也是一种颇为现实的现状了。

文章部分素材源自:CSD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亚马逊   企业   开发者   巨头   商业模式   难题   旗下   对此   现实   协议   美元   时间   项目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