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过900亿美金,“数据云”何许人也?

Snowflake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美国,作为全球最新一代数据仓库产品,Snowflake借助对公有云基础设施的融合、精巧架构设计、诸多产品特性引入等,完美解决了目前数据仓库领域并发性、扩展性、易用性等最核心难题,并获得巴菲特、Salesforce等主要个人&机构的力捧。同时较主要竞争对手(亚马逊、微软、谷歌等)而言,公司产品本身的平台中立性、丰富功能特性、按需付费的商业模式、数据交易平台等,亦成为公司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来源。

2020年9月Snowflake上市。FY2021Q2,公司实现收入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下游付费企业客户数达3,117家,同比增长101%。目前公司市值超过700亿美元。

市值超过900亿美金,“数据云”何许人也?

回归聚焦数据云。数据云概念由来已久,AWS、Azure、阿里云等公有云服务商,都在大力推动相关的技术,星环科技和Cloudera都先后提出过此概念。2019年,Cloudera与Hortonworks合并,并在此后致力于数据云市场的拓展。一年之后,Cloudera又与红帽公司合作,在基于Kubernetes的Red Hat OpenShift上提供数据云服务。

星环科技在此方面的研究,似乎更早一些。早在2014年,这家公司就开始了对容器技术的研究。2017年,星环科技发布的TDH5.0版(Transwarp Data Hub 5.0)中,甚至已能看到数据云的雏形。在TDH5.0版中,星环科技已成熟运用了多租户资源管理技术,底层实现全容器化、微服务化,大数据平台更是可灵活部署于公有云、私有云,或传统IT架构。

市值超过900亿美金,“数据云”何许人也?

由此可见,数据云已成趋势。但是否要照单全收国外经验?真没必要。仍以Snowflake为例,他在有些方面做得很极致,有些方面做得很生态,但其是构筑于公有云之上,这一点就学不了,毕竟中国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关注于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还更信任私有云。另一方面,Snowflake所谓的数据云,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开发工具”。这更不能被中国用户接受。因为美国企业中的那些“厨子”们,喜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借助各类工具即可完成大数据分析。中国则长期面临大数据人才短缺等瓶颈,仅提供“厨房”和“厨具”,并不能满足中国企业用户的需求。

显然,中国式数据云不能是自助餐。

对于数据云还另有一类争论——数据云的发音重心是“云”,还是“数据”?这本不该成为焦点,但基于“云”之后的发展,确实有不同声音。因为所有可以科技企业,都在关注数字化转型,云原生企业在谈此问题,大数据企业也在谈,而且其描绘的愿景目标,也大致相同。

但此也引出另一问题,容器云与数据云是何关系?早期的容器云更像是虚拟机替代品,企业只视其为一种计算资源。此后,高并发的业务应用倾向于使用微服务架构,微服务又需要以容器资源进行支撑。正因如此,现在容器云的声音小了,云原生的声音大了。但问题依然存在,云原生必然是基础,但云原生再向前走一步,可能是应用云,也可能是数据云。这不是技术路线之争,而是应用路线之争。

云原生企业显然想走应用云的路线。他们以容器引擎为基础,附加Serverless、Istio等技术,面向互联网业务,提供更好地弹性服务,以及更便利地开发模式,帮助企业实现应用的敏捷开发和业务的快速迭代。

但无需对比。以数据驱动,似乎才是更便捷的路径。显然,数据距离应用更近,而以数据为中心,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和企业经营数据化,更可加速企业商业价值的转化。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不仅仅需要大数据平台,还需要增加数据科学平台、应用 PaaS 平台,以及数据中台等,以来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

未来市场是否会持续涌现IaaS+PaaS+SaaS端到端的一式云服务,我们可静待观望。但未来势必是以数据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满足驱动企业ICT硬件资源重构需求。

文章部分素材源自:张戈B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数据   科技   市值   美金   中国   容器   基础设施   架构   路线   声音   业务   资源   产品   平台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