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8天光速过会“抢跑”科创板 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5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一次至今依旧让生物学家困惑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如今,又一场大爆发正在悄然进行。尽管没有两千多万年的跨度,但是在几十年的时间历程中,人工智能的大爆发也为人类社会增添了更多的亮色。而寒武纪取名如此,同样也有人工智能大爆发的意味在其中,同时,寒武纪也在大爆发中,以光速推进上市进程。

6月2日,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33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已同意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发行上市(首发)。距离提交受理仅两个月时间,68天的时间寒武纪就火速过会,刷新了科创板审核速度。即便是科创板开板以来,寒武纪的过会速度目前也能排到第七位,前六位都是首批上市企业。

寒武纪68天光速过会“抢跑”科创板 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寒武纪光速过会科创板背后故事

3月,寒武纪提交给上交所的科创板招股书中显示其2019业绩下滑,引来上交所问询。5月,寒武纪针对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作出回复,其中对“大客户公司A”的描述引发业内关注,根据描述细节,A即为华为海思,是寒武纪IP产品最重要的客户,而IP产品则为寒武纪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9年,华为第一代达芬奇架构芯片随着麒麟810的推出露出水面,这也意味着华为间接官宣“分手”寒武纪。

寒武纪因客户流失而造成业绩下滑,引来业内人士对其未来发展的激烈讨论。在完善商业模式这条路上寒武纪仍面临挑战,但是其在技术领域一直表现亮眼。

2016年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正式成立,同年推出可商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1A,2017年授权华为海思搭载于麒麟 970 芯片和 Mate10系列手机中,因此打响名声。

2017年8月,寒武纪宣布获得 1 亿美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A轮领投方),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天使轮领投方)、涌铧投资(天使轮投资方)联合投资。A轮融资后,这家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所的创业公司估值已接近 10 亿美元,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首个独角兽初创公司。2018年市场研究顾问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发布的AI芯片公司排名中,成立仅两年的寒武纪冲进全球前25。

然而,即便在过会之后,寒武纪仍需面对科创板上市委两轮问询以来提出的核心问题:一是如何维持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性和持续研发能力的问题,二是如何找到客户,走上可持续商业化之路,改变长期无法盈利的问题等。

寒武纪方面未对相关问题做出回应。但华为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华为海思芯片被禁,对寒武纪来说或是一次成长机会,但前路依然很艰难。”

寒武纪与华为

寒武纪成名于华为,如今也因为华为陷入尴尬境地。

2017年,华为首次在手机芯片中集成了寒武纪研发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这成了寒武纪的第一桶金。而从2018年以来,华为海思选择结束了与寒武纪的合作关系。

这对寒武纪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毕竟与华为的合作在寒武纪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占了很高的部分。根据招股书披露内容,在报告期内,寒武纪的IP授权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5%、99.69%和15.49%,2019年呈大幅下滑趋势;收入主要来源于寒武纪1A和1H两款产品,并表示公司A为主要客户。

而在之后上交所的询问中,寒武纪表示A公司就是华为海思。寒武纪也对IP授权业务营收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做出解释,表示是因为在2018年就完成了这部分产品的交付并实现规模化出货,以至于该年度相关收入较多。

而到了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海思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提成费用收入,所以下滑幅度较大。根据招股书数据可知,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的收入从2018年的1.16亿元大幅下跌至6577万元。

而对于华为的离开寒武纪也做出了解释,称华为海思是按照发展惯例选择自主研发相关产品,不存在寒武纪产品无法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并且表示在2020年这部分业务营收还将有所下滑,但随着各项已经申请的专利持续对外授权,所形成的授权收入将逐步提升。

但是失去了华为的寒武纪还能让市场青睐吗?寒武纪自己也不能做出完全的保证。在招股书中,寒武纪表示由于公司短期内难以开发华为这样业务体量的大客户,2020年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将继续下滑。

更严重的问题是,华为海思未来还将在终端、云端、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产品领域持续发力。而在这些方面,华为海思和寒武纪则构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曾经的伙伴如今成为对手,这让寒武纪陷入了异常尴尬的境地。

而对于寒武纪这样的窘境,市场自然会对其未来的发展打上一个问号,同样这也让寒武纪的估值更显扑朔。但是华为的离开,对寒武纪营收能力的影响,更是市场看重的。

寒武纪未来前景

虽然芯片厂商变现有难度,但现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国内的芯片即使再差,也会被扶持了。国内企业的芯片也可以往外卖,不过要卖到国外就会遭遇很强的竞争压力”。

谈及国际形势对芯片业的影响,上述华为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华为海思芯片被禁,如果寒武纪抓住这次机会,很可能在国内成为英伟达这样的旗舰公司。“但芯片技术门槛本来很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英伟达也用了很多年才积累起来。另外,寒武纪的芯片生产,也是用台积电的工厂。如果寒武纪威胁到英伟达的全球生意,可能也会面临跟华为一样的制裁。”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ompass Intelligence在2018年发布的AI Chipset Index TOP24 榜单,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高居全球第一,华为海思排名12位,寒武纪则位列第23位。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做芯片研发需要旷日持久的投入,而且投入后不一定能看到效果,所以做芯片的企业不是很多。

“目前国内只有几大巨头在做芯片,一般公司出不起这个钱,也没有那么强大的技术来做支撑。阿里、华为、寒武纪都在做AI芯片,这里单指AI芯片,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CPU芯片。”该人士说。

丁道师认为,即便失去了华为这个大客户,寒武纪的AI芯片还能用在智能安防、无人驾驶、智能家电等众多领域,只是它(寒武纪)还没有很好地进入一些场景,以后机会还是有的。

寒武纪以光速推进其上市进程看似光鲜,但是这背后的估值焦虑,更值得关注。虽然在新基建热潮中,寒武纪脚踏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风口,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寒武纪想要获得资本市场青睐,似乎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

寒武纪68天光速过会“抢跑”科创板 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寒武纪   麒麟   华为   英伟   天光   终端   人工智能   光速   处理器   芯片   收入   领域   未来   客户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