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营销工作,要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拥抱市场变化(原创)


做好营销工作,要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拥抱市场变化(原创)

做销售行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最大挑战就是面对“变化”所带来的问题与麻烦。

中国的变化与取得的成就举世无双,为世界所瞩目。各行各业,变化速度都非常快。在我们老家贵州,变化体现的非常明显。比如2020年的县县通高速,地级市市市通高铁,村村通公路,这在俗话说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介绍之下的贵州,是不可想象的。做什么销售工作,所处在什么行业,都会面对营销环境变化的过程。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时刻都处在变化之中。

我们在职场里做营销工作,而忽略了营销环境,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基础。其实,营销不是单独存在着的,必须是有经济基础的。理论上说,营销分为五个不同的递进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生产的观念”,因为那个时候市场供小于求。正因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出现相对的供给过剩后,才出现产品的观念、销售的观念、市场营销的观念、顾客的观念等。所以,营销要看“环境”,必须符合不同的经济形态,看产品面对的主要消费者处在什么样的消费形态。今天所用的方法今天有效,但明天不一定有效,同样的洗衣粉在城市要做电视广告,而在农村要搞刷墙运动。淘宝进村、拼多多与京东的渠道下沉,都是很好的体现。

那么,深度分析一下,渠道拓展与做区域性的规划布局就会不一样的处理了,因为各地区的经济形态差异非常大,一些地方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而一些地方还是农业经济时代。因为经济形态不一样、行业发展不均衡,最有效果的营销手段对某一个局部来说也可能是错误的。在这个层面上说,管理没有好坏之分,营销手段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恰当”或“合适”。

优秀的营销人员也在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动之以情”,第二件事情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你的客户爱上你的说辞,“晓之以理”让你的客户有理性的购买意愿。

那么,做过销售的都明白一个道理,选择做存量市场还是做增量市场?有一个产品,德国或者日本生产的,我们有哪些感觉?品质好、安全耐用、性价比高。而对印度、越南制造的产品,我们都没有感觉。在问题上隐含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只说了一个产品,但是没有说是哪个产品。这种情况,是没有可识别度造成的。

做好营销工作,要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拥抱市场变化(原创)

追求管理与产品的精益求精,精耕细作,这是日本企业持续不断地给大家‘晓之以理’造成的。其它外国公司,比如越南、印度公司没有给我们‘晓之以理’,所以我们找不到那种心目中的感觉。德国、日本企业长期的营销定位,让消费者形成了惯性思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这个标准不是白纸黑字写明的标准,而是自身做突破自我时,一个定位好自己的标准。

在我们生活中,不仅仅是工作,面对爱情也一样。有时候,经常有人会问你,你选择面包还是相信爱情?许多喝咖啡的人都会自觉地与雀巢咖啡的味道相比较,这是由于雀巢公司持续不断在中国市场上的努力,创建了一个标准。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是最难打破的?答案是,不是你自己觉得自己是什么,而是客户认为你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做好营销工作,要学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拥抱市场变化(原创)

本人80后创业者,将贵州黔东南原生态农副产品输送到深圳普通百姓餐桌上,是自己的理想。希望得到头条号平台、头条号朋友们的支持与帮助。(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雀巢   都会   越南   工作   印度   贵州   日本   形态   观念   环境   标准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