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中专生:17岁少年跳楼自杀,揭开强制实习的隐秘角落

6月25日上午,一个17岁的中专学生余骏在一家深圳工厂的宿舍楼6层阳台跳下,当天中午被宣布死亡。15天前,余骏和2019级计算机专业的90多名学生一起,被学校安排到这家工厂实习,他们没有任何因身份享受任何特殊待遇,被分配在流水线上,进行每天11小时的高强度体力劳动。

被遗忘的中专生:17岁少年跳楼自杀,揭开强制实习的隐秘角落

余骏上的是位于湖北十堰的一所中专学校,他八成经历了中考失利。这倒没什么稀奇,毕竟全国中考普高升学率在50%左右,中考复读受的限制更大,也就是说有将近50%的人和余骏的起点、处境是类似的。

在不到15天的工作中,余骏被拉长记了3次旷工,可据余骏的聊天记录和同学反映,他事先是请过假的。23日晚,余骏在搬箱子时撞破了头,四五百度的近视镜镜架也撞断了,拉长给他简单处理后,他被要求继续上班。24日上夜班前,余骏写了请假条申请请假。25日早,他被指责第四次旷工,他被告知如果再来一次,他的学籍将被坚决开除。

那天,余骏被要求写了检查澄清自己的请假经过。马上,余骏的父亲被班主任告知了儿子的4次旷工劣迹,父亲劝他忍耐,否则没毕业证就不能当兵。班主任又两次在群里发布通报,“严重警告”,“如有下次坚决开除”。在余骏的“劣迹”被班主任二次通报15分钟以后,余骏跳楼了。

被遗忘的中专生:17岁少年跳楼自杀,揭开强制实习的隐秘角落

据悉,余骏之所以多次请假,和他的身体情况因日夜颠倒而出现状况有直接关系,他本身就有胃病。

大家一定马上就能发现,这所中专院校在安排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和家长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权,参加学校实习是毕业的硬性要求,实习工作没有任何选择权,工作内容和工资严重违法,而且极有可能存在和劳务派遣公司、实习工厂的利益交换。

个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被严密监控,工厂管理人员记录学生的违纪行为后,惩罚流程就开始了,先是汇报给学校老师,老师马上在班级群里通报批评,甚至被开除学籍。这哪里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他们根本就不像是服务学生的,更像是工厂的廉价劳动力招工头子和“打手”。

而像这样学生在实习期间死亡的事情在2019年就发生过一起。也是在这所学校,2016级学生何某在实习时也被安排从事每天12、13小时的体力劳动,一天晚上7点,他在上班途中从宿舍窗户坠落,次日死亡。

被遗忘的中专生:17岁少年跳楼自杀,揭开强制实习的隐秘角落

学校违背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的多条规定,第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九条,学生没有和实习工厂签订协议,没有取得学生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把学生交到了深圳两家劳务派遣公司手里,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到深圳后立即收走了学生的身份证。校方和厂方违反的其他条例在此就不长篇展开了。

然而强制学生实习只是职校的乱象之一。余骏上的这所学校,从数量不算多的网友评价来看,风评并不太好。据网友校友描述,该校虚假招生、强制实习的现象。当然,这需要有关部门的调查核实。

借题发挥,技校虚假宣传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他们都有两份招生方案,一份是给教育部门的,这份上面列出来的专业是真实存在、有招生资质的;一份用来吸引学生上钩,其真实性,就不能作为参考了。此外,还有冒充自己是211大学骗招生的、承诺根本拿不到的大专资质的、违规乱开专业的等等,相关事件频频见于报端。

被遗忘的中专生:17岁少年跳楼自杀,揭开强制实习的隐秘角落

人们常常说中专和二本学生不应该和本科、重点高校的学生区别对待,可现实中,这两者的区别却从他们入学开始就分别得非常清楚,普通本科和重点高校的建设明显比中专、二本院校要规范得多。

在高考指挥棒和大学扩招的背景下,一个人混得怎么样、是不是被尊重,是和学历、职业划等号的,主流价值观中,获得大学以及更高的文凭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就要上二本,就要上中专,然而职业和技术教育是下等选择,于是中专的使劲儿往大专序列挤,大专往本科挤。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头都给了重点高校,职技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被推给了市场,让市场来做教育事业,你当然不能指望市场能做好这覆及一半学生的教育事业

好在目前政府对教育政策有所调整,2019年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建设的具体指标,未来的资源配置必将做出平衡。

被遗忘的中专生:17岁少年跳楼自杀,揭开强制实习的隐秘角落

好多人批评余骏这个中专学生心理太脆弱。或许不是,或许是。但这个个体中专孩子性格怎么样,不能作为整个群体的代表。我们印象中90后员工一点儿委屈也受不得的印象,其实只来自于很小一部分群体,他们可能是占比十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是只占3.8%的985、211高校的学生。

广大而沉默的二本以下毕业生,在刚刚踏入学校大门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深刻的认识。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他们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目标导向,就是努力考证给自己增加就业的砝码,学中文的要去考会计,驾驶证普通话证宁缺毋滥,多一个证,就多了一种就业的可能性。

一个二本学校的老师认为,她的学生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没有特别高的期待。从小到大,这些孩子一直在经历教育选拔和分层,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预知是早于应试教育的相对优胜者的。学生们对此的接受程度也很高,没有什么幻灭感,因为你不能说这些分层是不公平的。学校对这种“踏实”观念也起了引导作业,这位老师所在的学校就提倡学生要好用、顶用、还要耐用。

被遗忘的中专生:17岁少年跳楼自杀,揭开强制实习的隐秘角落

广受欢迎的网络小说盛行爽文、逆袭文、升级流,广大的二本和职校学生们虽然向往成功,但他们也知道可能性不大,所以逆袭的意愿并不强,只希望踏踏实实生活、安安心心工作。现实中,这个群体在残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鲜明的天花板,如果顶级名校学生对应全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一线城市和省城,那最适合他们的选择就是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了,能跳脱这个磁铁对应关系的,只是少数。

这倒没什么可指责和抱怨的。当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天之骄子时,他们在数量上必然不可能庞大,一定只占了人口中极小的一部分。当高等教育变成大众教育之时,昔日的王谢宝树自然会变成普通的市井燕子,经受下行的种种不确定和迷茫。

但是,这时候的大部分人总是比过去的大部分人享受了更多的资源,在很多语境中被认为是负面的不确定性,实则是象征着“逆袭”的机会,要比一成不变可贵得多。不能只看到发达国家的名校毕业生开了出租车。所以别看现在舆论讨论内卷讨论得那么欢,但二本以下的这些学生,八成是不会抱怨内卷的。

被遗忘的中专生:17岁少年跳楼自杀,揭开强制实习的隐秘角落

有些人会认为这种现实对二本生们太过残酷,被教育变成人力资本、漠然面对竞争的学生们已经变得麻木,被透支了生命能量。但是,知道生活残酷以后仍要努力奋斗生活,本身不就是一种强大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好也别用这种不属于同一个维度的目光来看待和评价他们,这么做的效果和用今人的目光去看封建社会的小农没什么区别,也是不负责任的。

二本和技校学生是最为广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处境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他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本生   劣迹   中专生   深圳   隐秘   处境   中考   班主任   中专   大专   群体   角落   残酷   工厂   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