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这是一颗大豆,这是一段中国历史,告诉我,这颗大豆和中国历史有什么区别?

答案是

没有区别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我是老K,这是中国大豆之死的第一期,跟随这颗大豆,我们将为你展示这颗大豆的历史,又或者说中国的百年兴衰史。

这是一颗大豆,内含40%蛋白质 20%脂肪,是谷类和薯类的2.5到8倍,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和鸡蛋还高两倍,素有“植物肉”之称,是中国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我们生活中,从豆腐、豆浆、腐竹到腐乳、酱油、豆鼓,再到炒菜的植物油,都是大豆的产物。

在工业中,大豆是卵磷脂和硬脂酸的主要来源,前者在工业、医药、造纸、制革中广泛使用,后者是矿石浮选剂和肥皂蜡烛的必要物质,大豆加工制成的氧化豆油能够替代机械润滑油,大豆与酒精混合可以制造人造橡胶、液体燃料、印刷油墨等等。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甚至大豆榨油后的废料,也是畜牧业中最优质的蛋白质饲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记得吧:“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的,陶渊明种的这个豆,就是大豆,而且那时候陶渊明已经深刻意识到,大豆杂草多这个难题了。

当然,这是后话,中国本土最早的主要农作物有五种:黍 粟 稻 麦 菽,其中黍、粟、稻是东亚文明起源最主要的禾本科作物,现在,这三种主要作物中只有稻流传了下来,麦则是在春秋时期出现,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豆,从史前时代就出现在中国东北,到战国时代就成为和粟并列的重要食物,《墨子》中提到“耕稼树艺聚菽粟”,《荀子》中则说“工商不耕田而聚菽粟”。也就是说,无论从种植历史的长度,还是社会价值的广度,对中华文明来说,大豆的重要性都和稻米不相上下、并驾齐驱。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可以说,大豆的百年兴衰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从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清朝,中国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大豆不像稻米那样简单、直观的呈现在我们生活中,但它的产物不断浸润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不费口舌,直接从中国大豆的变局开始!

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之前,大豆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货物,日本和东南亚都是进口国,此时的大豆还没传到西方,从1890年到1900年,中国大豆的产量占了全世界87%左右,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背景,清政府苟延残喘,整个中国风云变幻。

当然,结局就是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失海外,在这个背景下,是东北的大豆出口为中国守住了一丝货币外流的防线,不过此时的大豆都还停留在东亚的版图上,没有出口到其它国家。从北洋舰队沉没那天开始,中国的大豆也开始了流亡之旅。

1908年,那个三次垂帘听政,统治中国长达47年的太后去世了,在她去世的前一天,中国最苦的一个皇帝光绪,离奇暴毙,在慈禧和光绪去世的同一年,日本的三井物产公司将中国大豆运往了欧洲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1908年,日本的三井物产公司将中国大豆运往了欧洲

当时欧洲正处于榨油用的亚麻籽短缺的时候,中国大豆的到来堪称雪中送炭,整个欧洲的油商都为中国大豆的优质而惊叹。

回望历史你会发现,1908年就像是一个历史的奇点,这一年,旧时代在神州大地破碎分离,这一年,新思潮从远洋番邦乘风而来,在旧事物和新思想的回旋之中,隐藏在大豆中的中国百年苦难,就此拉开序幕。

1909年,在日本企业的运作下,超过40万吨中国优质大豆被运往英国,英国的油厂全面使用大豆来压榨生产,从英国开始,中国大豆在欧洲迅速扩散,并于1910年流传到美国,在接下来的20年里,东北大豆的出口迅速增长。

1908年,中国大豆的出口额是100万吨,到193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40万吨,翻了五倍。大豆的迅速增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仅1908年一年,大连就增加了14家油坊,此后几年里大连的油商不断增长,最后铸就了大连“中国油坊之都”的称号。

除了对产业的促进,大豆对整个中国历史走向的嵌合程度,远超你想象!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1909年到1930年,是东北大豆出口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东北实权人是谁呢?

奉系军阀 张作霖

是的,正是依靠着大豆的出口,奉系军成了当时中国的头等军阀,他们能屡败屡战,靠的就是大豆出口换来的真金白银。

不过,就像奉系军的崛起是依靠大豆一样,奉系的衰落,同样是因为大豆。1928年,张作霖乘坐的火车专列,在行驶途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重伤,回到沈阳后不治身亡,这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张作霖的死很简单,因为他要修铁路,在1925年之前,东北的铁路都是俄国和日本建设的,1905年的日俄战争后,日本掌控了整个东北的铁路,而我们前面说的东北大豆出口,就必须通过铁路运输。

奉系军最重要的财源是大豆,而大豆最重要的运输路线在日本人手里,这其中大豆运费,运权的利益分配,自然不必多说。

1922年,为了避开日本对大豆运输的吸血,张作霖决定修建一条铁路支线奉海铁路。

1925年,奉海铁路建设筹备处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条用自己的技术和资金建设的铁路,采用官商合办模式,官方的股份由奉天财政厅投资,商方的股份则由各大银行募集,股份转让的限制只有一条:“不能转让或抵押给外国人”。这条铁路打破了日本对东北铁路运输的垄断,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1928年2月,奉海铁路建成通车,铁路通车仅仅四个月过后,张作霖就死在了日本的炸药之下,张作霖死去的那天,张学良连夜秘密返回奉天,接过了奉系大权。张学良明白,自己不是日本的对手,为了制衡,他主动把美国拉入了东北乱局之中。

在美国资本的支持下,奉系又修建了三条铁路干线,这三条干线完全替代了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干线,并且奉天政府公开宣称,葫芦岛港才是东北的主要港口,以后英美各国只能到葫芦岛港买中国大豆,这一下激怒了日本。

1931年,美国资本投资的铁路大半完成,葫芦岛港口也开始装卸货物,眼看利益消失,日本再也按捺不住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沈阳,也就是九一八事变,事变之后仅一年,东北全境沦陷,民族工业和企业危在旦夕。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到了1937年,日本为了扩大战争潜力,在伪满洲国大肆掠夺,粮棉油农产品全面接管,钢材、机械、工厂都被日本以极低的价格强制收购。到这里,包括大豆在内的整个东北民族工商业全面崩溃,大豆在中国的故事告一段落了。

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旧时代破碎分离,新思潮乘风而来,当东北的大豆产业消亡时,美国依靠着这颗大豆崛起了!

前面说了,1910年,大豆流传到了美国,但这只是大豆油料的用途流传到美国而已,在这之前,大豆就已经出现在美国了。

1765年,东印度公司的一名水手,将大豆从中国带到了乔治亚州,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大豆,此后的近两百年里,美国一直有大豆种植,不过都是当作奇花异草种植,直到1910年之前,美国农民都认为大豆永远不会成为经济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崛起,靠的是一个叫莫尔斯的人。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1929年,就在张作霖去世后的第二年,莫尔斯跟随远洋航班登上了中国,他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寻找中国大豆。

此后的三年里,莫尔斯在东北不断穿梭,采集大豆材料样本,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外敌入侵,军阀混战的年代,没有人意识到大豆作为一种资源的宝贵性。

就这样,许多农民没有任何警惕地就把栽种技术教给了他,莫尔斯在中国花费了三年时间,收集了超过四千多份样本,这些样本的资料之详尽,每份都涉及了大量的种植技术和种子,甚至生长周期都有照片留底。

1931年,莫尔斯登上返回美国的轮船,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整个中国所有有价值的大豆种子和积累了五千年的农业技术,都被他收进了行李箱里,回到美国的莫尔斯开始大力推行大豆种植,和农民分享从中国带来的技术。

也正是因此,莫尔斯被称为“美国大豆之父”!


喜欢老k的作品,麻烦帮忙给老k投票助力一下,感谢了!

为老k投票助力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在莫尔斯的推动下,美国政府看见了大豆的价值。1931年,莫尔斯回国,两年之后的1933年,美国大豆产量就已经赶上了日本,你感受一下这种推行力度。

1941年,美日开战,为了截断美国的粮食进口,日本下令禁止本土和中国东北向美国出售大豆,为了保证大豆的稳定供应,美国政府对农民发放了种植补贴,只要种植大豆,就可以领取钞票,除此之外还到处分发宣传册给农民。

上面写着:“记住,种植大豆就是在帮助美国摧毁敌人”!

在经济收益和国家利益面前,美国农民纷纷拔掉玉米作物,转产大豆。

到1943年,美国的大豆产量就已经占了全世界的60%,大豆的美国时代正式开启!

前面的内容中,我们阐述了大豆在中国的衰亡和在美国的崛起,说出来也许你不信,我们今天新中国的建立,同样与这颗大豆息息相关。

1902年,晚清大臣李鸿藻的儿子李石曾前往法国留学,他发现当时的欧洲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大豆的作用,于是就在河北招了一群豆腐工人,远渡重洋到巴黎开豆制品工厂,主要生产豆腐和豆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人的牛奶断供,只能用豆腐和豆浆替代,李石曾的豆腐店就这样撞上时代大潮,成了最赚钱的工厂,有多赚钱呢?

1915年,法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对整个国家工业、基建、医疗领域的总投资是779万法郎,而1915年,李石曾这个豆腐工厂的年收入是100万法郎。也就是说,李石曾这个豆腐工厂的年收入,已经接近法国整个国家新投资的七分之一了。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生意扩大了之后,李石曾就开始投身救国事业!

1916年,李石曾在巴黎组建华法教育会

1920年,李石曾和孙中山在里昂成立里昂中法大学

是的,一个晚清重臣的儿子,加入了一个革命组织,这个组织革的是以他爸为代表的晚清的命,后来李石曾当上了国民党的监察委员,号称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不过老K说这个的重点不在于李石曾,而在于这个工厂。前面说了,李石曾从河北招了一批豆腐工人前往法国,这批工人虽然是文盲,但是深知当时中国的危机。

于是,工人们以这个工厂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留法勤工俭学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当时中国穷苦人民的孩子前往法国留学,这些学生白天上课,晚上参与豆腐工厂的工作换学费,抽空还能去观望当时法国的革命浪潮。

这些学生中有两个人,一个叫周恩来,一个叫邓小平。是的,周恩来和邓小平,他们都在法国豆腐工厂推过磨盘,邓小平还下厨炒过豆腐卖,也正是在豆腐工厂的勤工俭学中,他们接受了当时法国的左翼革命思想,为后来中国左翼革命的浪潮添上了重重一笔。

大豆之死1: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大豆为啥关乎中国百年兴衰

看到这,你应该就能明白,为什么老K说这颗大豆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

清政府的危亡,奉系军阀兴衰,中国技术外流,革命浪潮兴起,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关键节点,大豆,都参与其中。不过就像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一样,重要的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现在发生了什么!

在下一期,我们将从1994年开始,透视那场中国最危险的粮食大战,2020年,中国大豆总消费量一亿吨,其中超过90%都依赖进口,国内产量对需求的满足率不到十分之一,进口来源国只有两个:巴西、南美,考虑到巴西的政治依附性,事实上我们的进口国就只有一个:美国。

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国哪天对大豆挥起屠刀,那么我们可能连老干妈都会断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关东军   奉天   大豆   中国   葫芦岛   法国   欧洲   军阀   日本   兴衰   美国   浪潮   豆腐   工厂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