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后,培训机构转型培训家长?

教育部发出“双减”政策后,好多校外培训机构一夜回到解放前,裁员的裁员,倒闭的倒闭。不过呢,也有一些机构迅速给出了应对方案,比如某东方要转型培训父母,虽然他们马上辟谣说NO,但这事儿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毕竟生死攸关,培训机构们也不会那么轻易“束手就擒”不是。

简单聊聊这些个培训机构转型培训父母,这事靠谱不,可行不。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即将为人父母,也可以先从自己角度出发考虑下,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机构或者由朋友去参加类似培训,你会怎么选择?

首先这个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我们后续的出生率,就是为了二胎和三胎来的。所以这个关乎国运的事儿,推动起来一点不含糊,一巴掌下来倒下一片。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如果有培训机构真的转型培训培训父母,这事可行吗?作为一个新一线城市的新晋爸爸,我是真心觉得不太行,基本上没有可实操的空间。从培训机构角度考虑,这事持续盈利的空间太小,目前几乎看不到市场可行性和增量用户群体的存在。

如果你也是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的白领,尤其像我这种IT行业的,一个最基本的感触,我们每天996的,偶尔周末还加个班,某些细分行业卷的这么厉害,一天下来身心俱惫的,你确定你一周还能拿出固定几个小时时间去做课外培训?你别忘了,你下班回家的时间也不完全属于你自己,至少还得陪陪家人,简单辅导下孩子正常的课后作业吧。

另外这种事儿,跟你办健身卡类似,从你自己的角度看,要想有效果一定要长期坚持规律性的实操,一腔热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行,自律这个门槛并不低。另外从培训机构角度看,它也需要有长期的教育规划以及具有吸引力的节点目标,才能持续吸引到用户并且保证用户能够持续续费。这个也很难吧。

所以,这个事儿要做成,家长得有时间、有毅力、有金钱,培训机构得有教师资源、有能够说服家长的教育目标、以及可持续迭代的教育计划,同时最重要的是,教育跟健身类似,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阶段性的看到一些成效。所以过程中,既要有对于家长的正面反馈,也要有对于培训机构的正面反馈。对家长的正面反馈,就是要让家长切实体会到自身的成长,以及在自己孩子身上实践后的切实提升。对培训机构的正面反馈,就是不断增加的新用户,以及不断续费的老用户,以及家长们的好评声音。

从人性的角度考虑,我们花钱给孩子报班,对于家长来说就是赚钱的问题,就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孩子呢既能学到知识,培训班也起到了一定的孩子托管作用,还是有正向作用的。可是,如果要家长花钱给自己报班,让自己下班后再坐在教室里去学习,相信很多家长心里都要打鼓了,估计就得想我TM好不容易扔掉了课本,你现在又要我拿起数理化政史地,当年的噩梦居然又回来了,不不不!你想想不是这样。

综上吧,对于培训机构转型培训父母这事儿,我个人是持悲观看法的。尤其是政策面前,各大资本可不傻,你这时候临时画这么个自圆其说的饼,你觉得他们会信吗?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过多担心了,这事儿,基本上就是一说一过无疾而终,虚惊一场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太行   家长   政策   事儿   切实   角度   为人   类似   反馈   父母   作用   目标   孩子   时间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