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总裁自杀,A股史上最大骗局制造者隋田力究竟是谁?


一个惊人的案件,正从上海电气开始。


上海电气董事长郑建华被调查之后,该公司总裁、执行董事黄瓯于2021年8月5日在家住小区跳楼身亡。

就在两个月之前,上海电气曝出83亿元财务黑洞。

2021年7月27日,上海电气公告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法定代表人郑建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8月5日,上海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黄瓯先生于当日不幸逝世。黄瓯妻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称,黄瓯早在7月30日就尝试割腕自尽,但被及时发现和抢救回来。最终还是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市场猜测,郑建华和黄瓯的出事多与上海电气83亿元的惊天巨雷有关。

导致上海电气83亿元利润损失的子公司叫做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讯公司”),上海电气持有通讯公司40%股权。通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星地通”),持股比例为28.5%,上海星地通的实际控制人叫隋田力。

问题就出在隋田力的身上。

上海电气爆雷之后,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出与上海电气类似的应收账款坏账公告,均指向隋田力和他的关联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有上海电气、宏达新材(002211.SZ)、瑞斯康达(603803.SH)、中天科技(600522.SH)、汇鸿集团(600981.SH)、凯乐科技(600260.SH)、中利集团 (002309.SZ)、康隆达(603665.SH)、国瑞科技(300600.SH)。

与上海星地通有业务往来而被卷入的上市公司还有*ST华讯(000687.SZ)、ST新海(002089.SZ)、宁通信B(200468.SZ)、航天发展(000547.SZ)、江苏舜天 (600287.SH)、浙大网新(000547.SZ)。

7月底到8月初,上述上市公司涉及隋田力和他的关联公司而引发的坏账公告、司法诉讼公告越来越密集。截至目前,共有15家上市公司卷入这个庞大的旋涡当中,一个超过900亿元的资本黑洞逐渐显现在公众面前。






15家上市公司被骗

上市公司总裁自杀,A股史上最大骗局制造者隋田力究竟是谁?

上海电气子公司电气通讯的第二大股东为上海星地通,后者法人和实控人为隋田力。上海电气只是近期曝光的“隋田力连环案”涉及公司之一。

包括上海电气在内,目前公告了被隋田力旗下的航天神禾、星地通等公司,卷入“专网通信”贸易迷局的上市公司已有9家。如果将《新财富》杂志盘点到的公司都计算进去,再加上被媒体扒出来牵涉的公司,目前涉及上市公司已经有15家。

最先将隋田力推向台前的是上海海高通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隋田力是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8月2日,公司公告称,无法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隋田力取得联系。据了解,隋田力目前涉及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此外,公司另一实控人刘青也失联了,但未能了解到具体原因。

根据海高通信的公告可以看出,海高通信能在此时主动曝出实际控制人的失联是迫不得已,公告明确指出,隋田力涉及刑事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公告没有说明隋田力是被公安机关逮捕羁押而失联,还是失联后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过隋田力失联已是事实。

2016年3 月,隋田力和刘青收购了海高通信50%的股权,目前持股降为48.15%。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刘青是隋田力老婆的弟弟的配偶,也就是隋田力是刘青的姐夫,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查询隋田力的公开资料可知,隋田力是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人,个人履历显示曾在军队、公安通信部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任职,具有信息通信应用领域30年工作经验。参与“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通信项目”专家组工作,并荣获军队科技二等奖。

履历看似辉煌,却存在很多疑点,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面向全行业,为各界提供电子信息科技成果、组织技术市场和国内外科技交流的服务性机构,负责人都是可以查询的,但根据工商信息显示,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法定代表人是姚翔,在姚翔之前的负责人是邱善勤,法人和总经理的名单都没有隋田力的身影,可见隋田力并不是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人,最重要的履历存疑,其他相关履历真实性也大打折扣。

然而,就这样履历有水分的神秘人,在A股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让众多上市公司纷纷中招,隋田力因此被网友戏称为“上市公司猎人”。


A股史上最大骗局

隋田力的玩法设计并不复杂:与隋田力关系紧密的国企客户预先支付上市公司10%的预付货款,要求定制货物,上市公司在收到预付款后半年到一年时间交货,客户对产品验收合格后再支付90%的尾款。供应商一般是国企客户推荐或者指定的隋田力旗下公司,但是上市公司却要预付100%的资金采购原材料。

不过,新曝光的康隆达是另一种玩法,隋田力旗下公司通过向上市公司预付10%的货款,收到货却不支付其余款项,但是上市公司已经向下游厂商支付了90%的原料采购款,给上市公司留下巨大风险。

目前已知涉及隋田力的上市公司有13家,而这13家上市公司的业务惊人的相似,都有专网通信业务,且大部分公司这项业务是为新增项目,是有预谋,还是巧合?

盘点目前已经公告的上市公司共同出现的问题是,要么是下游公司供货出现问题,但是上市公司却已经掏了100%的资金,导致上游国企客户不需要支付后续资金。要么是上游公司收到货之后,却不支付其余的90%货款,上市公司却已经掏了100%的原料采购款。

这里有个亮点,下游客户会指定供应商,由上市公司支付100%的预付款进行采购,加工后再卖给客户,从而完成交易,既然是指定,这就可能产生了猫腻。因为专网通信业务的商业逻辑看起来并不复杂,对这些上市公司来说,除了占用大量资金之外,就是一个轻松的“倒手就能赚钱”的机会,也难怪有多达13家上市公司会相继中招。

A股最大骗局就这样产生了,在通信市场淫浸多年的隋田力依靠自己强大的人脉资源关系,短期内给这些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增长,甚至带动了一些公司股价的猛增,但很快骗局逐渐露出本色,不仅拖累了那些公司的业绩增长,还将大量的资金都流向了他本人控股的上海星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而隋田力是最终受益人。

“之前有些公司还对隋田力抱有幻想,但隋田力被公安侦查的消息曝出,直接佐证了隋田力编织的专网通信的业务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的骗局”。一位和隋田力有过业务合作的通信设备领域的专业人士这样定义隋田力的失联。


或为融资性贸易

根据上海电气的公告,欠款所涉的被告主体理应信用状况良好,且目前在公开市场上并无违约记录。但在买卖关系项下出现如此高金额的欠款不合常理。结合实务经验,有理由怀疑和推测涉诉交易的违约系第三方(例如欠款方的下游采购方)违约所造成的连锁反应,而第三方出现重大违约继而造成了上述欠款方拒绝继续履行原买卖合同项下的给付义务。

相关公告显示,通讯公司采取的销售模式是由客户预先支付10%的预付款,其余款项在订单完成和交付后按约定分期支付。此外,通讯公司与首创集团贸易分公司及哈工投资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为2019年1月至6月;与富申实业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与南京长江电子签订买卖合同的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可见,所有出现逾期的涉诉交易均存在了两年以上,采用的交易方式均为“10%预付款+交付后按约定分期支付”。

不过,此种普遍出现在融资性贸易的交易模式中的做法,已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所颁布的《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和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所颁布的《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所限制乃至禁止。

专业人士表明融资性贸易,也就是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是以贸易行为为基础、依托各类贸易过程中的权益,为贸易主体进行融资、增加其现金流量。但其也面临风险,也就是贸易的真实性,特别是贸易过程中各类权益的真实性和单一性(不能用一份权益进行重复融资)。

上海电气案例中,司法机关在审理相关案件中很有可能会关注到与应收账款关联的上下游交易行为。假使涉诉交易存在一些特殊现象,例如循环买卖、又例如“走单、走票、不走货”,则涉诉交易所对应的买卖关系亦有可能被司法机关认定为虚假买卖。

在近年来的贸易实务之中,除了传统的买卖模式以外,因供应链变得越发复杂和多元化,一些大宗商品的贸易已经与金融发生了混同,并衍生出了包括循环买卖模式、委托采购/委托销售模式、托盘贸易模式、质押监管模式、保兑仓模式、以及保理模式等多种交易方式,可谓纷繁复杂。一些商事主体运用不同交易模式的目的在于使得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的资金供给与产业链一端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对接,从而让金融及大型企业的资金实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合理合法的商业机会。然而,在此过程中确实会引发许多商业风险,一旦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风控措施不到位,则会使得别有用心之徒在此过程中有机可乘,并给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造成巨额损失。


隋田力的一部分关联公司是这些暴雷上市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同时,这些关联公司还是这些暴雷上市公司的间接下游客户,这不仅在国内A股,在全球的股市中都极为罕见,而隋田力就是促进这些交易完成的神秘力量,这些看似不合规的神秘交易,就在他的主导下一一完成了,直接造成了金额超900亿元的庞大交易网络,也造成了巨大的风险存在。不管最终结局如何,隋田力都是以一己之力导致十余家上市公司濒临危局的“牛人”,永远会被载入A股史册,同时也给众多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万万不可贪图小利而冒大风险。




资料来源:《A股史上最大骗局,制造者隋田力到底是谁?》BT财经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GITP64D0539AECO.html

《隋田力“资本雷阵”一隅:*ST华讯被“围猎” 律师称或为融资性贸易》经济观察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399190529665640&wfr=spider&for=pc

《深扒“隋田力莫比乌斯环”:专网通信在A股掀起900亿爆雷巨浪》数码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526381

《董事长被查、总裁自杀、超243亿坏账 探秘隋田力和星地通》经济观察报

https://www.163.com/money/article/GGSAM39A00258105.html

《江苏省政府出来的隋田力,如何变成百亿大案中的上市公司猎人?》聚场文化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G33BLC00521PT7J.html

《上海电气总裁自杀,隋田力案还有多少秘密?》野马财经

https://finance.ifeng.com/c/88UktalBLej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海星   上市公司   制造者   履历   下游   骗局   上海   融资   总裁   电气   资金   模式   通讯   客户   通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