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一直以来,都有一些想创业的年轻人来找我问问题。


他们说:单老师,今天创业难不难,我又该如何在一个成熟的市场找到机会?


创业,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九十九死一生的游戏。


这个游戏没有重来,没有暂停,没有存档,只有失败或者成功。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每一个创业没有夭折,能够把公司做起来的创始人,一定是发现了市场的盲点,抓住了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那么今天,我们的机遇又会在哪里呢?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有人说,机遇来自于风口。


这句话没错,但我们回顾一下过去的那些风口,不管是共享经济,还是短视频或者直播。


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失败了,甚至他们亏得血本无归。


为什么呢?


第一就是商业模式没走通,盈利点在哪都不知道,就冲着风口去了,我把这些统称为“PPT创业”,跑得快但是绝对走不远。


第二种就是同质化很严重。


特别在中国做生意,有个很奇特的现象,你今天推出的新产品、新模式,第二天就有模仿你的人出现,到了下一周,那满大街都是。


没有技术壁垒,或者是还没树立品牌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被拖进价格战,到了最后,就是谁便宜,用户就买谁的。


第三种是什么呢?


把第一名走过的路,当成了自己的路,把别人的成功,当成了自己的方向。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经常会有人诉苦说,在巨头鼎立的今天,创业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因为他们想的是走捷径,走巨头们已经走过,被验证了可以成功的路。


结果走着走着,走到最后,发现自己前面的巨头拿走了绝大多数的利润。


他们就觉得这创业太难了,应该反垄断。


假如按照他们的逻辑,反垄断就应该把所有行业的第一名都干掉。


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商业模式,同一个领域。


那么,然后呢?


他们又会走着同样的老路,成为新的第一。


这种走着第一名的路,把别人的成功,当成了自己方向的创业。


真的很难成功。


那么,在一个巨头鼎立,比较成熟的市场,创业的机会又在哪?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答案是在巨头优势的背后,也就是巨头们的盲点。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通吃一个行业所有的机会,所有的钱,哪怕他是巨头,也只有在它商业模式优势的地方,去赚取利润。


那么,相反,也有着巨头们顾及不到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差异化竞争”


像全球最大的电商亚马逊,它的优势之处是把各种产品资源信息,不管是to b或者是to c,都整合到亚马逊的网络平台上,去方便各方交易,帮助配送。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说到底,亚马逊就是充当一个中介平台,在每一次交易当中抽取佣金。


那么,亚马逊的盲点是什么?


很多品牌商在亚马逊上卖东西,需要平台外的引流推广,还要去其他平台,比如说推特、谷歌上打广告,最终流量流入的是亚马逊平台,以及自己在亚马逊上的门店。


这样就很划不来,特别是对于跨境电商来说,成本上难以接受。


我更希望的是,我花钱去做的推广,最终把引流是引流到自己的品牌上来。


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载体,一个自营的电商网站。


但是,对企业来说,搭建一个专业的电商网站是十分陌生的。


所以,这时候就有一家叫Shopify企业崛起了。


这家叫Shopify的企业是干嘛的呢?


它是一站式SaaS模式的电商服务平台。


平台专门为电商卖家提供搭建网店的技术和模版,管理整个渠道的营销、售卖、支付、物流这些支持性的服务,每个月收取固定的服务费。


Shopify的崛起就是看到了亚马逊的盲点。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亚马逊是把交易提到了线上,赚的是每笔交易的佣金。


Shopify就是让客户专注在业务扩展上,自己当线上管家,赚的是节省时间的服务费。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假如我们作为一位创业者或者经营者,从Shopify的模式总结出来的这三点建议,也许能给我们自己有一点启发和帮助。


第一、要保持产品、商业模式和公司目标的一致。


Shopify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商业模式与帮助客户取得成功,让他们紧密相连。


你越成功,我就越开心。


因为客户能赚到钱,就代表着Shopify会获得持续性的收入。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所以,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之下,公司上上下下就能拧成一根绳,从产品团队到客户支持,齐心协力帮助客户取得成功,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做好服务,完善产品。


所以,我们在经营之中,也要选择一个公司所有人都认可的衡量指标,用它去评估公司的业务增长。


Shopify的创始人吕特克就针对这个问题推荐了三个步骤:


首先,根据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和既定任务目标,去选择合适的衡量指标;

其次,合理安排时间,及时获取用户使用反馈,并且采取特定应对策略;

最后,设计一套用户交互界面,与团队成员进行信息沟通。


第二,永远坚持将客户需求作为产品创新的原动力。

Shopify成立刚开始,是开发了一些帮助商家网上销售商品的工具,逐渐,工具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多。


于是,他们就开发了一个平台,帮助这些商户打造自己的网站;最后,他们为了兼顾客户线上和线下的需要,就打造了一个全渠道的营销、售卖、支付、物流的系统。


这么一种顺序非常重要,因为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客户需求被满足”这样的基础之上。


在基础之上,他们再进行产品研发上的创新,保证了成功的前提。


我们去做产品研发创新的时候,当然也可以借鉴Shopify的经验。


主要依据两大数据点:

第一个是客户价值总量;

第二是完成某一项目所需时间总量。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客户价值需要根据具体产品去做量化,它可以是节约下来的资金,也可能是节约下来的时间。


用它们来比较公司在不同时期为不同客户所创造的价值总合,并且尽可能提高这个价值总量,保证自己以最佳状态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从长期角度出发、制定公司发展规划。

不管是创建一家公司,还是研发一款产品,总是需要在长期价值和短期利益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Shopify创立的时候,花了超过四年时间,才做到了100万美元经常性的收入目标。


后来,在实现了1亿美元年经常性收入这个目标时,Shopify用了八年时间。


他们在决策时,一直都从长期角度出发,考虑能不能给客户带来好处,而不是仅仅去追求短期收入。


但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长期主义虽然在前期经营中真的蛮艰难,但是越难的赛道到了最后,你走起来会更加容易。


因为商业模式得到了时间的验证,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了企业的价值,保持了跟公司之间稳定的合作,企业也获得了最难的持续性收入。


目前,Shopify已经是一家有着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了。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而整个这一切,亚马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因为这是伴随巨头优势而来的劣势的关键之处。


对亚马逊来说,当然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抽佣模式,只是去收服务费。


Shopify就从巨头鼎立的市场里面,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挖掘了宝藏。


市场都被巨头抢完了?把第一名都干掉的“反垄断”,不是蠢就是坏


在今天,千万不要觉得市场已经巨头林立,我们就没生意可做了。


记住,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强大到不能被挑战,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弱小到不能参与竞争。


有时候,我们缺的不是资源,而是发现优势的战略眼光。


差异化的竞争让我们在巨头劣势所处的地方,大胆出击,赢得胜利。


最后,我想给大家留这么一个经典问题。


假如你现在的商业模式,腾讯、阿里他们也决定来做,你会怎么办?


你会活着,还是被吃掉呢?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巨头   亚马逊   盲点   风口   商业模式   优势   收入   目标   价值   客户   时间   市场   产品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