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田里长着草就能有不少的额外收入?


未来农田里长着草就能有不少的额外收入?

近期,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意见》和《政策》同时从金融和财政等方面加大了对农业和乡村的支持及改革力度。社会各界也一直对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进行了各样的学术探讨,而“碳中和”概念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未来农田里长着草就能有不少的额外收入?

高热高寒地区并不适合大面积种植,且植被和土壤固碳能力通常此消彼长

此前,《Nature》和《Science》发表了多篇论证植物固碳能力的科技刊文,包括中国科学院也发表了相似的文章。对于固碳,很多小伙伴对其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卡尔文循环——即植物的光合作用,事实上自然界的固碳途径很多,土壤固碳也是重要方式之一。而《Nature》刊文指出,植物和土壤的固碳能力通常呈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当森林生物量仅增加23%时,森林土壤的碳储量即便在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也不会增加,但是草地土壤的碳储量会上升。同时数据显示,大部分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能有不错的固碳效果(如下图)。

未来农田里长着草就能有不少的额外收入?

另一方面,高热、高寒、高纬度和半干旱地区通常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大树,本身自然环境难以满足条件,且这些地区的植被较土壤反射热量的能力较弱,反而会导致地表温度上升,通过植物固碳抵消这一影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综上,未来我国南北方固碳方式将有所不同,即南方地区森林固碳仍是主要方式,而北方将着力发展优化土壤固碳和农作物固碳。

乡村地区将是碳中和“主力军”之一,植被或有另类的商品属性

未来农田里长着草就能有不少的额外收入?

我国的碳中和任务其实非常艰巨,“碳达峰”也预计到2030年左右才能实现。而无论是森林固碳还是土壤固碳,都可能需要获得农户对应的“所有权”,也是农户在种植农作物或者承包土地带来的价值。近期发表的《意见》中强调了对土地等进行确权,《政策》也重点强调了保护“绿色资源”。 未来,种植农作物或承包土地或许能带来额外收入,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先富带动后富的有利方式。

公有制为主体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大概率会延续到相关领域

我国实行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已取得了巨大成功,而“碳中和”更将影响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所以相关概念大概率还是会执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避免过度资本化使得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同时在经济的运行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这也意味着财政上将会进行更多地转移支付,从养老、医疗等各个角度增加乡村地区的收入。当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可能也意味着市场化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未来农田里长着草就能有不少的额外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高热   植被   储量   农作物   土壤   乡村   植物   森林   土地   收入   特色   能力   意见   未来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