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那些事儿

小时候,春联都是手写的。去集市买上一支毛笔,两瓶墨水,再揭上几张红纸。回家后把红纸裁成合适的尺寸,摊开在方桌上,一人按着纸,一人挥毫,旁边还有凝神静气观赏的。打我记事儿起,一直都是父亲来写,我们小孩子负责按住纸,保持纸面平整。父亲把裁好的红纸叠起来,对角折两下,摊开后折线的交汇处,即是落字的位置。每写一个字,都需要把红纸往前挪动,保证落笔处在最舒适的位置。写好后,整齐地摆放在旁边晾干。那时候,年前的那几个夜晚,父亲是没法睡个囫囵觉的,因为村里很多人会来家里拜托父亲帮忙写春联。我们小孩儿早早的就睡了,按纸的工作就交给那人了。昏暗的煤油灯下,经常就这么写到深夜。

春联的那些事儿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们兄弟几个都在学毛笔字,数我写的最差,甚是惭愧。几年后,大哥的字写得越来越好,父亲就逐渐把写春联的工作交给他了。开始还站在一旁看着,偶尔指点一下。慢慢地就完全放手了。只在摆满一地晾干的时候,才会过来看上一眼,露出满意的笑容。

后来,大哥也不是每年都回家过年了,写春联的工作就顺延到二哥手里了。二哥的字也是很得到父亲认可的。就这样,几年过去了。由于天资愚钝加上贪玩懒惰,我的毛笔字实在拿不出手,这给了我不小的压力。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不该高兴,印刷对联逐渐地流行起来了,价格也不贵,大家都很欢迎。慢慢地连我们自己家里也不再手写春联了。这个不能承受之重终于没有落到我的头上。

“二十八,贴花花”记得那时候,每年都是腊月二十八贴春联。后来,一般年三十上午才贴。母亲解释到:以前穷人多,贴了春联,要账的就不会上门了。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不急着贴。

家里这么多年没写春联了,原本记住的很多对子都想不起来了。但是那几副经典的,不知道传了多少年的好对子,依然牢牢地印在脑子里:

冬至梅花开白玉,春来柳叶吐黄金。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春联的那些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春联   折线   福如东海   满门   寿比南山   贴花   毛笔字   纸面   煤油   对子   事儿   大哥   家里   父亲   位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