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千呼万唤,华为终于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商用的消息,第一波搭载鸿蒙操作系统产品正在赶来,第一波可以升级鸿蒙的产品已经箭在弦上,第一个加入鸿蒙生态的华为以外的手机厂商也已经出现。但问题是,如果你是雷军,陈明永,沈炜们,你会选择加入华为主导的鸿蒙生态吗?


也许你会帮雷总立刻会回答,当然不加入啦!鏖战了这么多年,多少恩恩怨怨,多少血泪情仇,怎么可能说算就算了。如果这么想,你就小看雷总了。一个顶级企业家,怎么可能如你我一样思考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上升到更高的商业维度,综合考虑技术,商业,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不会被考虑在内的就是感情吧。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考虑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鸿蒙的开源情况。据华为在HDC2020上的说法,鸿蒙已经确定了非常明确的开源计划与步骤,并且已经开源了128M以下内存设备的源代码。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也就是说,一旦开源,其实鸿蒙的源代码就不再属于华为了,而是属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每个人都可以免费下载代码,在遵从开源协议的基础上自由提取,裁剪和重写代码。同时,充分利用鸿蒙分布式的技术特点,开发出面向IoT时代的新的应用功能和体验。甚至,可以在鸿蒙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出全新UI,编译器等等核心模块,从而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开源的设计和google对安卓开源的设计非常相似,一方面开放了基础的鸿蒙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另一方面,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HMS,维护自己未来商业护城河。这无可厚非,因为本质上华为不是个NGO,必然有其或多或少,或现实或长远的商业诉求。


那么,雷总们,应不应该加入鸿蒙阵营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应该加入或者不应该加入鸿蒙生态的理由?


一、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能成功吗?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小米们现在都在试图构建自己的生态圈,其中小米动手最早,效果最好。OV们也在迎头跟上,不甘人后。他们希望可以在自己的生态中实现商业闭环,如果将来我的用户可以在我设备上,我的服务中实现一站式服务和永久粘性,我为啥要加入别人的生态呢?


说得很有道理,毕竟如果可以像苹果一样,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软件,硬件,服务,内容四位一体的闭环生态,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但是,我想问,这个世界上,除了苹果,还有第二家厂商完成了这个野心吗?苹果是靠什么实现的这个“封闭帝国”呢?


我们都知道,现在世界第一大手机厂商是三星,同时,三星还是拥有几乎全品类家电产品线的世界级大厂。它在韩国更是覆盖韩国GDP全领域的“魔鬼般”的存在,韩国人经常说,在韩国只有两个东西无法逃避,第一是交税,第二就是三星。如果三星要是想打造他的IoT王国,可以说有着绝无仅有的先天优势。但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三星在纵向产业链上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布局,控制着电子行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却无法再消费者界面上实现任何的垄断性优势,甚至没有实现基本的IoT互联互通优势,推出的若干个操作系统,全都无疾而终。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其次,还有一个极好的例子,就是Sony。索尼不但拥有全品类智能终端,相机,家电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游戏机,游戏内容,唱片和音乐内容,电影公司等等全套的内容体系。然而,可惜的是,Sony也没有打造出类似苹果的“软件+硬件+服务+内容”的商业帝国。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这些拥有先天优势的公司没能成功地构建出理想的商业版图?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第三,从商业逻辑来看,可以看到的未来,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进入平台期,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已经度过了高速增长期。未来,越多的“王国”就会形成越多的“孤岛”。可能以后真的分成了,苹果国,华为国,小米国,OV国……他们之间无法互联互通,无法打通内容和体验,无法形成“联合王国”去对抗强大的苹果,无法共同出海去占领那些富饶的“新大陆”。只会形成山东六国那样的“小国”,偶尔搞搞各怀鬼胎的“合纵”,弄不好还会被西方的大国离间成“连横”。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所以,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短期看也许可以维持,但长期来看,从产品到体验,从技术到生态,都无法形成长远且强大的竞争力,只会被“秦国一一灭掉”!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二、安卓,它不香吗?为啥要转投鸿蒙?


不得不承认,OV,小米,其实也包括华为,都在安卓based OS上潜心多年,EMUI,MIUI,Flyme,Color OS,都是安卓阵营中不可多得的优质OS,确实是中国厂商花了多年经历,积累了大量投入才取得的成就。但是,考虑到未来几十年内,中美对抗竞争的大环境,我们也可以理性地预测,未来中美对抗竞争的烈度,只会更加激烈,不会更加舒缓。从这个维度来看,现在正香的安卓还能让你吃几年,我们不得而知。华为的经历,其实已经给所有中国高科技公司敲响了警钟,不是你很幸运或者你很厉害,美国不弄你,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强,不够大,它没必要弄你;换句话说,只要你有一天发展得够大够快了,永远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你不“晴天修屋顶”,那就“早晚被雷劈”;如果你不保持随时可以离开的能力和实力,你永远没有资本和人家谈条件,讲价钱。这个问题,当年对抗过office,又被MS按在地上摩擦的雷总应该不难理解。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从这个角度上讲,当然雷总不是一定要加入鸿蒙生态,但是,将自己所有的“鸡蛋”都放在google这个篮子里,未免风险也的确高了点。


三、未来的战略争夺点,到底在哪?


一个毋庸置疑的产业共识是,智能手机产业已经进入平台期,甚至衰退期,下一个可以将猪吹起的风口到底在哪里?这是想雷总这样的企业家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记得老罗当年接受采访时,曾经道出智能手机行业的一个底层逻辑,做手机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占据通往未来的入口。其实,真正是入口的,不是手机,而是操作系统,硬件只是哪个“无趣的躯体”,而操作系统才是哪个“有趣的灵魂”。


未来之争,一定发生在体验层面,数据层面,智能层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构建在操作系统维度上的,尤其是IoT化以后,一个个传感器,是靠操作系统串联在一起的,只有有了好的操作系统,才能形成好的互联互通体验,通过更广泛的数据实现更深入的智能,从而提升体验,进入下一个逻辑循环。靠雷总擅长的资本圈逻辑,根本不可能实现好的,一体化的,无缝的体验与苹果竞争的。不信就看看苹果,它已经不能满足与操作系统级的跨设备协同,它已经开启了跨设备硬件一体化的进程,由此可见,未来的竞争点到底在哪里了。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从逻辑的角度,无论是体验维度,产品维度,竞争维度,国家产业维度,各自为战,明显不是好的选择。那是不是很快雷总们就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呢?


不好意思,我猜不会的。我猜在短期,雷总们会坚守在自己的安卓阵营,不是因为别的,时机可能还没到。一方面,鸿蒙的成熟度还有待验证,不如让华为先试试水,摘桃子这种事,最好的战略就是“不见鬼子不挂弦儿”。另一方面,出海现在还需要依靠google,毕竟中国市场已经饱和,为未来亚太,中东,拉美,这些都会中国厂商的主战场。


与此同时,我也建议,雷总们要现在就开始思考,现在就开始计划,现在就开始准备。应该如何合纵,如何一起对抗苹果帝国,毕竟它一个人就占据行业利润的60%以上,这么强大的巨人,不可能容易地被一个人击倒的。


如果华为很快将大内存设备的鸿蒙OS开源,我想雷总们一定会成立专门的部门,开始研究可能性和可行性,为不远的将来实现大一统生态做好准备的,毕竟“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当年横扫西方的成吉思汗大军,靠的就是“上阵父子兵”!


你是雷军,你会选择加入鸿蒙生态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三星   鸿蒙   华为   生态   闭环   维度   小米   逻辑   操作系统   优势   苹果   竞争   未来   内容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