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1955年,杨国强出生在广东顺德北滘镇,小时候穷得叮当响。用他自己的话说,“18岁前没有穿过鞋、没有穿过袜子,23岁时衣服上打的补丁,已经完全掩盖衣服原有的颜色。”

杨国强经历的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短短几十年,为什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党的领导。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杨国强在碧桂园的业务开展中格外重视党建。在碧桂园的员工中,有很多既是骨干也是党员,他们也是引领碧桂园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早在1995年,碧桂园就成立了首个党支部,2007年成立首个党委,2019年成立纪委。“项目开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党建在碧桂园遍地开花。

26年来,碧桂园把党建工作与公司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社区党建、工地党建、乡村党建齐头并进的局面,在扶贫、教育、抗疫、社区等多场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党建的引领,让碧桂园的企业经营有了“定盘针”,使得公司在践行价值观上更加“行稳致远”,最终反映到经济效益上,碧桂园已经四度上榜《财富》世界500强,在地产行业中排名第一。可以说,碧桂园的党建之路是一个样本,其让民营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双丰收。

在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碧桂园党建工作再次获得人民日报的点赞,被评为新时代企业党建优秀案例。党建,已经成为碧桂园未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项目开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

近期,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碧桂园集团举办系列党建活动,包括党史教育学习、“五个100”工程建设等,深化爱党爱国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非公企业党建的新经验。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党建,伴随着碧桂园成长壮大的整个历程。1995年,成立仅3年的碧桂园就成立了首个党支部。以此为开端,党建在碧桂园遍地开花。目前,碧桂园共有600多个党组织,党员近3万名。

碧桂园积极开展党建,杨国强是第一推动力。作为农民企业家,他对党有深厚的感情,“我曾经一贫如洗,是国家给了我助学金,让我读完高中,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好政策,让我有机会服务社会。”

党员走在前,工作就不难。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这是碧桂园高层的共识。

作为国内房企龙头,碧桂园的项目遍及全国各地,党建工作该如何有效开展?又该如何引领企业发展?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工地和社区,是房地产项目两大重要场景,也是碧桂园党建的重要阵地。

早在2008年,碧桂园集团党委就启动“支部建在全国各地项目管理部上”项目,2019年进一步探索高标准、规范化工地支部建设之路,建立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新城工地党支部示范点。

在示范点带动下,短短一年内,碧桂园就建立工地党支部200多个,覆盖党员2000多人,党的工作延伸覆盖近10万名农民工。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过了工地阶段,碧桂园的房子交付给业主后,物业就是和居民打交道最多的角色。碧桂园的党建工作就通过物业延伸至社区。

近年来,碧桂园集团党委积极探索“红色物业”工作。到目前,碧桂园已排查物业服务集团党员3700多名,单独建立社区物业党支部80多个,符合条件的社区物业已全部建立党支部。

可以说,从工地到物业,从一线员工到集团总部,碧桂园的党建深入到业务能触及的每一个“毛细血管”。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没有思想的领先,就没有发展的领先。思想和发展一脉相承。党建的文化,影响公司的文化,进而影响公司经营。

因此,碧桂园将党建文化融入公司治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比如,持续落实“三培养四优先”政策,推动建立“党员优先”人才培育机制,还成立碧桂园党校,培育党员人才队伍。

碧桂园27年来取得的成绩,就是党建开花结出的硕果。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在2020年,碧桂园跃升《财富》世界500强第147位,位居房地产行业全球第一。在这一年,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额5706.6亿元。到了2021上半年,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额4264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目前,碧桂园集团党委围绕“党建+”的工作思路,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培养四优先、五个100工程”的12345党建工作体系,打造了大型企业、高科技综合性企业党建“双标杆”。

以党建破真题——民工关怀、社区建设、抗击疫情、公益教育、扶贫攻坚……

正如百年大党所启示的那样,党不断地在解决人民关心的难题,让人民变得更好。

碧桂园的党建也是这样,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打实的人间烟火。不仅能创造实在的经济效益,还要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为这个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贡献企业的力量。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纵览碧桂园几十年来的党建,已经很难概括和穷尽其究竟办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问题。如果要挑重点,民工关怀、社区建设、抗击疫情、公益教育、扶贫攻坚等无疑最令参与者难忘。

工地,是碧桂园项目的一线,也是党建的前沿阵地,每一个工地背后是若干个农民工,很多也来自贫困地区。农民工关怀好了,事涉一线生产安全和扶贫大计。

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新城工地党支部,党员先锋每周参与项目带班巡检,每天坚持工地、民工宿舍巡查,带头优化生产流程、施工工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杨国强是农民企业家,碧桂园党建让农民工感受到企业温度。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北滘新城党支部创建“农民工夜校”,向工友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新型建造体系施工难点及要求,剖析行业安全事故案例,通过系列举措提升安全防患意识。

除此之外,党支部还设立排忧解难室,为工友提供心理疏导、测量血压等服务,帮助职工解决疑难;通过配备文娱设施,开展送体检到工地、送医护常识、送文艺晚会到项目,提升员工及工友幸福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如果说工地背后是民工,碧桂园的社区则是离老百姓日常生活最近的地方,是碧桂园党建“最后一公里”。2016年11月,顺德碧桂园社区成立物业党支部,设置了综合活动室、图书馆、老年人医疗服务室、儿童活动室等场地,形成党建形象展示、教育培训、文娱活动等一体化阵地。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顺德碧桂园物业党员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每天做好现场品质服务管理,并随时接听业户诉求、解决各类问题。党支部还设置一批党员先锋岗,鼓励物业党员戴党徽、袖章上岗,积极开展美城美园行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

碧桂园的社区党建,在2020年抗疫期间贡献重大力量。比如,全国碧桂园小区与所在社区居委会联动,率先100%实行封闭式管理,碧桂园物业服务的2769个社区及产业园无一起公共区域感染。

在抗疫期间,碧桂园和区域公司还成立131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党员在防疫物资采购和运输、疫情防控发挥先锋作用。截至5月底,碧桂园党员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开展防疫服务2808场,服务超40万人次。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扶贫攻坚上,我们党历史性地解决了深度贫困问题。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碧桂园也通过党建引领贡献自己的力量。

扶贫,是碧桂园回报社会的典型方式,也是党建的重要高地。一直以来,碧桂园开展村支书研学、村企结对共建活动、将企业党建与乡村党建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5月,碧桂园已通过研学班培养贫困县村干部超3.5万人次,间接覆盖贫困人口近30多万人次。在结对帮扶的9省14县,碧桂园共选聘140名德高望众的“老村长”,覆盖贫困人口约6.8万人次。村企共建方面,碧桂园已与190个贫困村实现结对共建。

民企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样本:碧桂园的党建之路

在教育上,碧桂园最为人称道的,是筹建了国华纪念中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甘肃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

其中,国华纪念中学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已经累计投入十几亿元,培育了数千名贫困学子成才,系统化培训十几万名农村劳动人口,使之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于去年7月落成,计划三年内招2000人。

除上面提到的,碧桂园党建场景和案例还有很多,都在持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让有20万员工的碧桂园,拥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党建就是其驭军之术。

生逢伟大时代,未敢遗忘初心。碧桂园积极推进党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未来的碧桂园,相信会探索出更多的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经营深度融合,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临夏   党建   经济效益   党支部   顺德   工友   民企   农民工   样本   工地   社会效益   党员   物业   项目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