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600%!最牛芯片股明微电子如何练成?

文 | 金卫

连续两天20CM涨停,7月2日,明微电子再度高开高走,至10:00左右,股价再度涨停,其后有所回落,截止午盘,明微电子收报于396元,涨幅为15.8%,总市值达到295亿。6个交易日,明微电子涨幅达到120%,翻了一倍多。

暴涨600%!最牛芯片股明微电子如何练成?

明微电子于去年12月18日上市,上市首日涨幅为118%,收盘价为83元,其后一路回调,到12月底跌至52元左右,到今年则一路上涨,由52元涨至410元,涨幅达到650%,成为今年最牛的芯片股。

明微电子新一轮暴涨,主要在于其业绩爆表。

6月29日晚间,明微电子发布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3亿元,同比增长832.38%~935.98%。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2.9亿元,同比增长1069.21%~1204.12%。

12倍的增长!业绩披露之后,明微电子连续收获两个一字涨停,并带动了芯片板块的暴涨。

暴涨600%!最牛芯片股明微电子如何练成?

对于此次业绩同比大幅增长,明微电子方面表示,一方面2020年上半年因受疫情影响,去年同期可比基数比较低。另一方面产品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上游产能仍然紧张,而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持续旺盛。同时,公司不仅加大了研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新产品批量上市,而且扩大自有封测产能保障生产。

资料显示,明微电子是一家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数模混合及模拟集成电路领域,产品主要包括LED显示驱动芯片、LED照明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

明微电子业绩超市场预期,主要还是受LED驱动芯片持续放量。早在2020年10月份,明微电子向客户发送了《涨价通知》,宣布通用照明、景观亮化和LED显示屏三大系列驱动IC产品全线涨价。按不同产品型号,调价幅度在0.006元~0.02元/颗之间。一季报中,涨价等因素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已有所体现,尤其是公司毛利率改善较大。另一家同赛道企业晶丰明源先后进行了6次价格调整。

明微电子的业绩暴涨,反映了芯片行业整体的高景气。

明微电子暴涨,背后有几大因素: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渐从疫情中恢复,智能汽车、工控、消费电子、服务器、智能家电等行业迎来迅速回暖,全面带动各类芯片需求快速增长;然而,近年全球晶圆厂扩产有限,现有产能无法满足芯片需求的爆发,行业持续出现芯片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由于外围因素,为保证芯片供应,国内芯片下游应用厂商纷纷加大对国产芯片的验证、采购力度,芯片的国产替代率迅速提升。

正是在芯片供需矛盾背景之下,部分厂商陆续通过涨价或者扩产予以应对,明微电子也是其中之一。

对明微电子而言,还有一个利好因素是其主营LED芯片,需求极其旺盛。

截止2020年末,明微电子的LED显示驱动芯片营收占比67.77%。其中,LED显示驱动芯片包括LED显示屏类和LED景观亮化类芯片;LED照明及电源类营收占比30.89%,涵盖LED照明驱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随着LED技术不断进步,使得下游LED终端应用的综合性价比优势日益突出,LED终端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国内LED的出口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从2020年末首发上市至今,市场对明微电子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和沟通频率。根据公司披露的月度投资者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1~5月,明微电子合计接受调研或者会议沟通24次。

明微电子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1 年被认为是Mini LED 显示的元年,Mini LED 显示屏市场进一步推广将带动显示驱动芯片需求。其中,Mini 背光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链,公司在全产业链布局和规划。

在电源管理芯片方面,明源电子所生产电源管理芯片目前仅用于家用电器LED驱动芯片的配套产品。但会持续关注电源管理产品的技术创新,努力布局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的未来发展路径。

在国内市占率中,除了LED照明驱动类芯片领域与晶丰明源差距较大外,明微电子在LED显示驱动类和电源管理类芯片领域与国内同类企业不相上下,且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暴涨600%!最牛芯片股明微电子如何练成?

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新进的十大流通股东为清一色的基金,博时基金、国泰基金以及睿远基金等公募基金均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四家公募基金产品合计占流通股比例达到17.82%。

暴涨600%!最牛芯片股明微电子如何练成?

其中,博时基金占流通股比例7.74%数量最多,一季度的持股130.95万,市值为1.02亿,如果按最新295亿市值计算,这部分股票市值达到5.2亿,也就是说,短短三个月,博时基金浮盈超4亿。明微电子可谓是基金的造富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微电子   芯片   终端   市值   产能   下游   涨幅   显示屏   业绩   电源   因素   需求   基金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