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维持治疗,新模式“增效减毒”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孙颖教授团队牵头,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等单位,共同完成了一项大型前瞻性3期临床试验,首次建立了鼻咽癌放化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节拍维持治疗的新模式。该模式在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的同时毒副作用低,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有利于向基层推广和开展治疗。

鼻咽癌维持治疗,新模式“增效减毒”

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下午,马骏教授应邀在被称为肿瘤学“奥斯卡”的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口头报告该研究成果。该研究同时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是中国内地学者独立完成的肿瘤学研究。

中国鼻咽癌发病率居世界之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近一半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由于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70%以上患者就诊时已经是局部区域晚期,治疗效果差,需要使用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尽管95%以上的患者在放化疗结束后可达到完全临床缓解,但由于潜伏的全身微小病灶,高达30%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年内出现疾病进展,且患者在放化疗后身体耐受性较差,难以继续耐受高强度的传统化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2016年牵头开展了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招募了406名高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研究于今年顺利完成,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在根治性放化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节拍维持治疗一年,将3年无瘤生存率从75.7%提高到85.3%,与既往传统化疗40%-80%的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相比,该模式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仅为17%。

据了解,卡培他滨是一种临床使用多年的经典化疗药,与传统化疗使用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肿瘤不同,它是通过低剂量、长时间口服的“节拍式”给药,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血药浓度,尤其适合放化疗结束后患者的维持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一年的总费用不足五千元,并且为口服治疗,用药方便,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中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鼻咽癌   协和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   中山大学   肿瘤医院   发生率   美国   晚期   节拍   中国   肿瘤   局部   华中科技大学   患者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