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现在中国成为世界老二,并且是最有可能威胁到美国地位的那个国家,于是美国开始在高科技方面对中国进行卡脖子,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半导体行业。中国在这方面发展的比较迟,而且错过了机遇,导致现在芯片数量极度缺乏,美国联合一些欧美国家对芯片一封锁,中国就马上面临缺芯问题。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中国高科技企业艰难万分,中兴公司压力重重,甚至面临着破产。但这时候通讯发家的华为并没有退缩,他们顶着美国的极大压力,开始自主研究芯片。华为的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称赞,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民族企业的精神,很多人在称赞任正非的同时,将它和房地产大佬潘石屹放在了一起进行对比。潘石屹在房地产方面做的有声有色,然而由于一件事,他却饱受人们的议论,那就是他向哈佛大学捐赠了10亿。当制裁华为事件出来后,人们也不自觉地把任正非和潘石屹放在一起对比,一时间感叹,像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太少了。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1、任正非的华为集团

华为集团的主营业务是通讯,而这也和任正非的经历,专业离不开关系。

青年时期的任正非家庭是十分贫穷的,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让他放弃学习,在父亲的教导中,任正非认为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才能造福国家。毕业后的他选择了去军队当一名建筑兵,当时法国的一家公司在为我国修建一套设备,任正非在那里服务,一直到项目结束才离开,如果不出意外,任正非会成为一名很出色的工程师。

事与愿违,在他当兵的过程中,他的建筑兵建制被取消,任正非也被迫转业。看别人的眼色讨生活,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中年时期的任正非决定自主创业,公司主营就是通讯方面,华为就此成立,而他也寓意着中华有为。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2、地产大佬潘石屹

潘石屹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1992年,他就在北京开发房地产,三年后和妻子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

无论是房地产领域还是高科技领域,只要做好了,都是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现在的房价大家也有目共睹,他的飞速上涨难道与地产商没有半点关系吗?无论是商人还是企业家,他们创立公司都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但当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强,那么这些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只可惜,有的商人的社会责任承担到了其他国家,此前,潘石屹和妻子张欣向哈佛大学捐赠了10亿,这项举动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在一次接受采访中,主持人也毫不客气的询问潘石屹。

然而潘石屹认为,上哈佛大学的与其他同学相比,生活上也会存在一些困难。此话一出,更是引起了人们的讨论,为什么不把这些钱捐到贫困山区呢?有能力上哈佛大学的人,即使再贫穷也比绝大多数人富有,而且有了哈佛大学名校的光环,何愁找不到工作来养活自己?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3、中国面临缺芯

当国家发展遇到问题时,就能看出哪些是商人,哪些是企业家?中美贸易战打响,美国直接增加了25%的关税,这让中国商品向外出口变得困难重重,同时美国也开始对中国的芯片进行限制。

此做法一出,中国的很多企业都陷入了危机之中。面临严重的缺芯问题,中国似乎措手不及,难道这么多年中国投入科研经费真的不够吗?实则中国在2013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就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国,一年光是科研投入,中国就达到了2万亿。花如此多的钱来发展科学技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这还是网友的那句话,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太少,潘石屹那样的企业家太多。的确,华为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在中美贸易战之中,不可避免地要被美国卡脖子进行限制,现在华为也面临着严重的芯片缺乏问题,华为的手机销量瞬间下滑。但是华为是怎么做的呢?他顶住压力,不与美国妥协,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来研发芯片和系统。

实际上,在多年之前,华为就开始对系统和芯片进行研发了,芯片被称为麒麟芯片,系统自然就是现在上线的鸿蒙系统。虽然这两个都研究出来了,但由于国内的制造技术跟不上,麒麟芯片只能夭折。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但是鸿蒙系统却成功了,自6月2号,华为手机开始分批次的安装鸿蒙系统,很多玩家也都迫不及待,一些已经安装上鸿蒙系统的用户则表示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从这方面来说,任正非和他的华为的确是优秀的,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困难,他们加大科研力度来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技术。

现在反观另一个企业家。其实这些钱都是他们自己赚的,他们捐赠给谁网友我们都没有立场进行评判。但是身为一名企业家,他需要注重的不仅是经济利益,也包括社会效益。我们并不要求在高科技方面,每一个企业都能如同任正非一样,但是我们也希望这些企业家能够在自己出色的领域做的有声有色,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可是部分企业家,他们宁愿将钱真的,国外的名校中也不愿意看一看中国的贫穷地区。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中国投入上万亿的科研经费,但最终依然面临着卡脖子的问题,这是令人多么的心痛,2019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事业发展的经费达到了22143.6亿,增加了12.5%,数字很是傲人可是我国真正的科研成果却惨不忍睹。

4、科研经费究竟去了哪里?

2020年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专利申请已经达到了6.9万件,已经成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专利大国。

说到这儿,骄傲没有多少,反倒有点讽刺。中国的科研脚步走得很是艰难,2019年高校专利授权的数量达到了184934项,专利出售6115项,合同转让数11209件,这意味着中国的科研转化率只有9%,而这时候的美国是多少呢?达到了50%。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理论和实践出现了严重的脱节,专利空有名头,但是在现实使用中却没有多大用处。很多人为了专利,为了名誉而去申请,他可是对社会有用的又能达到几项呢?2019年麻省理工的专利数量只有2117项,然而人家的利用率又有多高?那么那些专利又是怎么出来的呢?其实专利的申请并不在于造福社会,对于部分高校教师来说,他只是能为自己的评职称锦上添花。看到了没?这就是中国现在的学术氛围,不可否认,我国仍有一大部分科学家他们沉迷于科学研究中,但正是这些将专利作为评职称的手段的搅屎棍,破坏了整个科研的氛围,进而现在,专家这个词都成了贬义。

对于一些985、211的学校来说,国家每年会下发大量的科研经费。然而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中,这些经费并没有花到该花的地方,甚至有人计算过中国上万亿的科研经费,真正被利用的不超过10%,而这也就是说,将近90%的钱都打了水漂。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5、科技的研发

其实现在人对科学家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科学家就必须要过着那种清贫的生活。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当一个人在某领域有了突出贡献后,虽然他不注重这些外在的东西,但该有的奖励却不能少,因为不能让科学家寒心。

此前袁隆平院士摸了一下豪车就直接被骂上热搜,钟南山的儿子用了一条爱马仕腰带就被无数人喷得体无完肤。不知道当时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看到这些科学家们做出的贡献,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能够静下心来做实验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没有袁隆平,现在的社会或许还处在饿肚子的状态,如果没有钟南山,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就没有保护者。这个社会不但要重视科研的研发,同时也要重视科研人才,只有他们的地位提升了,才会激励更多的人投入科研事业中。

万亿科研投入难解中国卡脖子之危,只因任正非太少,潘石屹太多?

对于高校来说,需要转变部分教师的心态,不要把科研的研发当成名誉的门槛;对于普通人而言,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并且为自己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更关注社会利益,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参与到科研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日益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处于不败地位。还是拿华为举例,为什么美国要对华为进行限制?因为他的技术发展的太快了,他领先美国研发出了5G技术,他打破了苹果和安卓系统的绝对垄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中国   哈佛大学   华为   科研   鸿蒙   高科技   难解   美国   经费   企业家   芯片   专利   社会   国家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