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常用中药

李佃贵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形成主要与浊毒、气滞、痰阻、血瘀、虚衰有关,其中浊毒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亦根据浊毒之浅深、病之新久、在气、在血,是否夹痰夹虚以及有无入络成积等情况辨证用药。

名中医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常用中药

(一)清热燥湿,祛浊毒

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舌苔黄厚腻,治疗时常选用黄连、半枝莲等。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胃肠之湿热;半枝莲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以上二味相伍,清热燥湿以祛毒,可有效改善症状。

名中医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常用中药

(二)悦脾醒脾,除浊毒

临床上,本病患者常表现为腹胀、嗳气、呃逆等,皆与脾之功能失常有关。

在治疗上,不用纯滋补之品,如党参、人参之属,恐其滋腻碍脾,困阻中焦,反助病势。常用健脾运脾之品,多以白术苍术藿香佩兰等合用。

藿香辛温,归脾、胃、肺经,化湿醒脾、快气宽中。佩兰辛平,归脾、胃经,开胃醒脾、芳香化湿。

临床上,二药相须为用,悦脾醒脾,芳而化浊,宣畅气机,治疗湿浊留滞脾胃之症。

名中医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常用中药

(三)通利二便,泄浊毒

部分患者或伴随二便不利,此当伍冬葵子、火麻仁等。

冬葵子味甘性寒,归小肠、大肠、膀胱经,通淋利水。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

对异型增生且年龄大者,若出现二便不利,可用性味和缓之品,以上二药皆味甘性缓,可改善二便情况,久服延年轻身。

名中医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常用中药

(四)行气活血,散浊毒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皆生于气。”

中焦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中焦气机不畅,升降失司,气郁血结,浊毒中生,胃络失养,久之成病,所以治疗时离不开行气药及活血药,常选用广木香及川芎等。

广木香性温味辛,归脾、胃、三焦经,行气止痛;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行气活血;川芎为血中气药,功达上下,散体内郁结。

二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之功。

名中医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常用中药

(五)以毒攻毒,消浊毒

临床上部分患者表现为胃脘刺痛拒按,位置固定,入夜尤甚,在外表现为面色晦暗、口唇出现瘀点、舌下络脉怒张等。

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应用入络攻坚化积、以毒攻毒散结之品,如水蛭、蜈蚣等。

水蛭,性平味咸苦,归肝经,逐瘀消癥、破血通经;蜈蚣,性温味辛,归肝经,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二者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且教授经多年临床验证亦发现,二药相须为用,对消化系统肿瘤及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层上皮因遭受反复损害而导致固有腺体减少,伴或不伴有纤维化、肠腺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异型增生,是指细胞再生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增生和分化缺失,增生的上皮细胞拥挤、有分层现象,核增大失去极性,有丝分裂象增多,腺体结构紊乱。

现在普遍认为,从胃炎演变为胃癌的一般过程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胃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佩兰   化生   冬葵子   火麻仁   中焦   燥湿   水蛭   川芎   腺体   藿香   木香   以毒攻毒   苦寒   脾胃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