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在知乎刷到一个帖子,是关于“为什么中国很多孩子不会去考虑父母的感受”。帖子里女孩记录了从小到大关于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斗智斗勇”。言语之间能感受到女孩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并且她在更新记录的过程,也在积极治疗自己的抑郁症。而抑郁症的源头来源于母亲,女孩聪明,学习成绩好,但即便如此,从小母亲带给她的永远是打击式的教育。

帖子开头讲述女孩在二年级的时候,考了98分,最高是99分,母亲没有因此表扬女孩,而是对她说:“你连一分都拿不了,你是垃圾吧,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废物”。女孩试图跟妈妈讲道理,希望她可以顾及自己的自尊,而妈妈的回复是:“你?你凭什么跟我谈自尊”?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花了很长的时间看完女孩从2019年10月年到2021年3月所更新的内容,看起来像记录一些日常零碎的内容,但能感受到,她在找一个地方让自己喘口气。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帖子的题目是【为什么中国很多孩子都不会去考虑家长的感受】,以第一人称提出的问题,却在点点滴滴的记录中以孩子的角度去回答了这个问题。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这3点会给所有父母一个明确答案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责怪孩子,为什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不懂事不能考虑父母的感受?反过来想一想,问一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会不懂得考虑父母的感受?是他们真的不懂事,不孝顺,还是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出了偏差?

1、父母的口无遮拦

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所以会对孩子格外用心。但是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时,就会冲他们发脾气,以此来“激励”他们变得更好。只是那些口无遮拦说出来的话,往往是最扎心、伤害孩子的话。

很多育儿专家呼吁:管好孩子之前,家长应该先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的未来毁在父母的暴脾气上。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当你脾气上头,脑袋空白说出那些口无遮拦伤害孩子话的时候,也许在表面上孩子确实在努力做得更好,但实际上你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当孩子的心与你不亲近,又怎么能要求他能够体会你的感受?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2、父母对孩子情感忽视

这组帖子下面有很多人控诉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忽视,这种忽视也是中国家庭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情感忽视主要是指:父母没有提供给孩子自己本应该给予的情感支持。中国人自古在情感的表达上比较含蓄,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

大部分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感情都是给予与被动接受。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本能的付出他们认为应该给予孩子的养育、教育,但面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父母表现出的是不回应,不可及或者遗漏。这种无法做到双向呼应的情感,出现孩子不考虑父母的感受很正常。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3、习惯父母的付出

经常听到身边老一辈的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中长大的,没有吃过苦,生活很幸福。这些都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好的东西先给孩子,家务从不让孩子插手等。久而久之,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天经地义。

享受着父母的宠爱,逐渐滋生出自私的念头,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会理会身边的人。最终,父母“自食恶果”,没有得到“养儿防老”,却换来了孩子的不理解。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母慈子孝”前提是互爱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童年变得“鸡飞狗跳”,却希望在自己老年的时候能获得“母慈子孝”。但忘了母慈子孝的前提是互相关爱,互相尊重。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中国大部分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嘴上说着尊重孩子,行动上却在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并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这样的做法家长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孩子,但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孩子的感受如何。

列夫托尔斯泰说:“我们平等的相爱,是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当孩子出生于世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可以去引导,但不能过分的插手孩子的生活,决定。爱孩子,应该真心的考虑他的感受,这样才能养育出心怀感恩的孩子。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哲学家洛克曾经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张白纸,而后,他的生存环境开始给他上色,周围环境是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人。

我们养育孩子都希望他未来是一个有爱,善良的优秀个体。但如果父母自己无法以身作则去关爱自己的父母,那么孩子就会对我们冷漠。父母所作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所以,想要孩子懂得考虑父母的感受,我们也要真心去关爱自己的父母,给他作出榜样,否则一味的要求孩子,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你让孩子的童年“鸡飞狗跳”,却希望他在你的老年“母慈子孝”?

情感上的交流非常关键,当孩子心情不好想要得到父母的一个拥抱、一些安慰时,你只是给他做好饭,要求他吃完赶紧写作业,那么孩子的内心会感到很失望。你以为他每一次听你的话,乖乖地去学习,去满足你的要求,其实他已经对你竖起了心墙,情感交流越来越少,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我们要多与孩子交流,听听他的心情,也讲讲我们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感同身受的共情到我们的内心。

凌晨妈妈来叨叨:

一味的责怪孩子不懂事,不懂你,其实很多时候,或许是你的做法逼孩子离你越来越远。试着向内看,多看看自身的原因,或许,你的亲子关系,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一:“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家长两方面抓,从小学就开始了

相关链接二:“他是坏孩子,离他远点”,“标签”会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相关链接三: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学习的“料”,看眼神就知道,从小就能看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托尔斯泰   洛克   孩子   都会   鸡飞狗跳   中国   老年   前提   童年   脾气   家长   父母   母亲   妈妈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