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让阳光照进“EYE”

「会议回顾」让阳光照进“EYE”

目前,针对糖尿病患者在降糖同时能给眼部带来额外获益的高等级循证依据药物还没有进展,对糖网患者的管理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随着糖网患者增多,眼科医生对糖网患者全病程的管理也有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国家也号召内分泌医生加入到糖网的早期筛防中。为了更好的联合眼科医生管理好糖网病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专门搭建了【跨界聚力 共话糖网】的学术平台,加强内分泌与眼科之间的对话。

2021年3月11日,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云论坛的收官之作,对糖网的早期神经损伤及诊治等进行交流展望。本次会议邀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组长匡洪宇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苏冠方教授共同担任主持。首先,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庆淮教授做《秋毫之末 见微知著》主题分享,辨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血管及神经病变。

视频加载中...

江苏省人民医院 刘庆淮《秋毫之末 见微知著》

刘庆淮教授表示在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处于疾病的中晚期,任何疾病都是早治疗早获益,所以找到早期有针对性干预是糖网治疗的方向。早期预测、诊断糖网是早期干预治疗的第一步,需要通过研究糖网的早期病变病理过程和特征标志进一步阐释糖网早期病变的发病机制,帮助糖网患者早期诊断。基于以上的背景,刘教授带领的研究学组对糖网的早期血管及神经病变做了动物水平和临床水平的相关研究,包括DR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DR患者血浆microRNAs表达变化、DM患者瞳孔异常的研究、DR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四个方向,得到了1)TNF-α参与PDR过程,作为监测DR病情和作为治疗新靶点的可能;2)miR-21、miR-181c 、miR-1179三者联合可能是潜在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标志物;3)糖尿病患者在未发生明显视网膜病变时即有眼部神经损害的表现;4)没有发生明显DR的 II型DM 患者中部分已出现早期的视网膜神经性病变,表现为HRT和ERG的异常这四个研究结果。刘教授团队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推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神经性病变可能是比血管性病变更早期的病理改变,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同时,刘教授建议在糖网早期通过使用甲钴胺、硫辛酸等药物进行神经营养和保护,也呼吁更多同仁加入研究,提供更多研究思路。

视频加载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万光明《再谈DR的治疗》

万光明教授表示糖网是临床常谈话题,不仅是非眼科与非内分泌专业医生对DR认知低,眼科及内分泌科医院对DR的认知也是参差不齐的,过去一直认为DR是不可逆转的,其实,DR早期治疗及干预能对患者视力有明显的提高。DR治疗的根本是解决视网膜缺血缺氧,通过“开源、节流、堵漏”的手段对DR进行干预,并建议DR各期都需要预防、保健、维护。万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对各期DR及黄斑水肿临床表现及主要治疗方法都做了详细介绍,涵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层面,贴近临床实际,能为眼科及内分泌医生在DR的临床诊治中提供思路。万教授还对DR治疗的新靶点做了介绍,包括视杆细胞的氧化应激是DR主要致病因素,及时阻断氧化应激能够延缓DR进程这一相关研究等。

视频加载中...

讨论环节

在讨论环节,四位专家就今天的会议主题及分享内容做了热烈讨论,包括早期进一步推动DR疾病加剧的主要因素;对DR临床研究取样的选择;是否有更好的指标及检测手段能帮助早期神经损伤的诊断;早期神经损伤金标准的可能;临床各类型DR患者的治疗;干细胞移植在DR治疗中的未来展望等内容。

最后,两位主席对今天的学术活动做了总结,苏冠方教授表示在眼科,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不仅在眼部,全身疾病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分泌医生与眼科医生紧密配合,对糖尿病患者的救治会带来非常大的好处,才能保证应该有的临床效果,让患者做到最大的获益。

匡洪宇教授表示本项目的平台搭建对内分泌与眼科医生的沟通有着重要意义,在四场会议中收获多多,对该项目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希望通过两个学科间的携手在研究、论坛、指南、共识等层面合作,给糖网患者带来更多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秋毫之末   见微知著   糖尿   目的   视网膜   眼科   眼部   内分泌   分会   糖尿病患者   患者   神经   教授   疾病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