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湿热难耐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怎么办?中医有办法

中医把对人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的高温高湿称为“热邪”“温邪”,把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活动称为正气,热邪和湿邪都能侵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邪气”盛于正气时,人就会患病。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小满。从此开始,南北方将陆续进入高温、雨多、湿气重的日子。

入夏湿热难耐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怎么办?中医有办法

而在这种高温高湿、湿热交加的环境中,人体会感觉湿热难耐,却又无法通过水分蒸发来保持热量的平衡。这种体温调节上的障碍,会导致机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未病先防”一直都是中医学践行的基本原则,而扶正祛邪正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果提高了身体的免疫能力,那么病毒和细菌就很难侵犯人体。所以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小满过后,养生有三大原则要注意:


入夏湿热难耐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怎么办?中医有办法

原则一: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中医认为,过湿对脾不利。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

原则二: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芹菜、桃、葡萄等。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应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入夏湿热难耐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怎么办?中医有办法

原则三: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

小满节气多艾灸 祛湿不用愁

对于本身湿气比较重的人来说,小满之后会有加重的趋势,而艾灸的开郁、补阳气的作用,可以快速运化湿气。

对于患有慢性肠胃炎的朋友,以及脾胃虚弱的人一定要把握好这个节气,艾灸承山、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

入夏湿热难耐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怎么办?中医有办法


对于脸上有色斑女性朋友。建议艾灸太冲、合谷、血海这三个穴位,可以活血散瘀,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物排出,从而调理色斑,雀斑。同时可以抑制黑色素的沉淀,提亮肤色。

总之,小满时节的湿气很重,人体应注意蓄积一些精气和体力,要尽量避免身体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这样才能不受湿邪的侵袭,保证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湿热   艾灸   中医   津液   生津止渴   小满   精神不振   湿气   脾胃   节气   穴位   胸闷   正气   难耐   夏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