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饮片辨认

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酒炖法(黄酒),一种是蒸发;熟地黄饮片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较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容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饮片辨认

经查证,六味地黄丸用的是山药。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片[1]”;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炒山药为将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照麸炒法炒至黄色。

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饮片辨认

经查证,六味地黄丸用的是酒萸肉。 山萸肉为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后的山茱萸,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酒萸肉为取净山萸肉,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或蒸至酒吸尽。

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饮片辨认

泽泻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 泽泻饮片: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淡黄色至淡黄棕色,可见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饮片辨认

茯苓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图中为茯苓饮片: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饮片辨认

牡丹皮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牡丹皮饮片:呈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连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有时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饮片辨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薯蓣   牡丹皮   熟地黄   泽泻   山茱萸   须根   果核   厚片   茯苓   外皮   山药   饮片   干燥   晒干   中药饮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