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m以下高危肺结节,肺段切除足够了,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

导语:肺结节是一种病因不明且可累及多系统的肉芽肿性疾病,其主要侵犯部位为肺部及淋巴系统,眼部、皮肤屈居其后。由于部分肺结节患者可以自发痊愈,故无确切的患病率统计数据,但据现存资料可发现该病多在中青年时期发生,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别。其有良恶性之分,故治疗方法亦不同。对于2cm以下的高危肺结节,不少人可能认为需要将整叶肺切除方可,实际上仅是肺段切除就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肺功能也得以最大程度上的保护。接下来会对此病作更细致的阐述。


2cm以下高危肺结节,肺段切除足够了,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

肺结节的形成与一些因素有者较明确的相关性,可适当对其有所了解。

1. 遗传因素。 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及患病的种族差异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家族和病例对照研究证实与结节病易感和表型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的MHC区域,其他如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受体因子等因不可重复,故功能的有效性无确切研究证据支持。

2. 免疫机制。 结节病以受累脏器,特别是肺部的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为病理特点,病变组织聚集大量激活的Th1CD4+T细胞与巨噬细胞也属于特异性表现。

3. 环境作用。 尽管伯氏疏螺旋体、痤疮丙酸杆菌等感染性因素尚未被证实为可能原因,但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性;有研究发现吸烟可促进肺结节生成。

肺结节可根据密度分为:

(1)实性肺结节

(2)亚实性肺结节:


2cm以下高危肺结节,肺段切除足够了,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


·单纯磨玻璃样型 磨玻璃样指肺内某一区域呈局灶性密度增高,但可隐约看见血管与支气管影,观感上模糊。单纯型表现为均一半透明密度,而混合型则是半透明中混杂条状、片状密度影。大多数是炎症导致,少数与肺癌相关,可视为一种癌前病变。混合型磨玻璃样肺结节相比此型癌变几率更大。

·混杂型 即部分是实性肺结节

从结节直径大小角度进行分类:

小于0.5cm—微小型

处于0.5-1cm之间—小结节

小于3cm—肺结节


2cm以下高危肺结节,肺段切除足够了,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


结节病的临床症状与具体的病情急缓及肉芽肿的活动程度有关,可分为两类叙述:

(一)急性结节病

典型症状为双肺门淋巴结增大,结节性红斑,关节炎,可伴发发热、肌肉痛等不适表现。绝大部分的患者病情可在一年之中自然缓解。

(二)慢性结节病

约50%患者无明显症状,需要借助专业检查发现。

①非特异性表现:发热、乏力、盗汗及体重减轻等

②起病隐匿,可有部分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胸痛,可伴喘鸣音、气道高反应性。

③淋巴结肿大,无痛不融合,不形成溃烂,活动度尚好,颈部、腋窝及肱骨内上髁好发;皮肤结节性红斑,皮下结节等;少部分患者可有眼部症状,如葡萄膜炎;少数患者内分泌紊乱,患有高钙血症;其他器官组织被累及的相应表现。


2cm以下高危肺结节,肺段切除足够了,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

由于肺结节患者可不出现显著临床表现,故进行相关检查是有效筛查该病的良好选择影像学可帮助鉴别良恶性,活检可判断结节具体病理性质,不适合活检的可采用其他方法辅助诊断。

体格检查

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故对淋巴区域进行触诊、叩诊是无害快捷的初查方式。

影像学检查

对肺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良性结节常呈边界清晰,光滑,形状规则及或有钙化等征象,而恶性则多相反,边界锐利模糊,有毛刺、分叶状,形状各异,需要丰富的血供支持肿瘤细胞增殖。

CT可视为检查该病敏感度、检出率最佳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显示结节形状,与周围组织关系,血管生长情况等,但往往无法直接确诊,因存在其他疾病出现类似影像的疾病可能性。

67Ga核素显像是利用肉芽肿活性巨噬细胞会增加对67Ga的摄取,但是此检查也欠缺特异性。

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看到气管具体状况及粘膜结节,还可帮助知道切除病体进行活检,但是对直径偏小的结节实用性不强,需要更精细的方法辅助。若是无创性活检不能顺利获取病变结节,则有必要采取有创性手段,如胸腔镜手术活检。


2cm以下高危肺结节,肺段切除足够了,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


肺结节的治疗需依据疾病恶性程度和实质病因采取适当诊治措施,即个体化治疗。

一般治疗

及时改正不良习惯,如尽早戒烟,以及劝告身边吸烟人群,学会对二手烟说不。

药物治疗

病情轻者、肺功正常或轻微异常者,可不用治疗,但若出现了明显的肺内或肺外症状,累及重要器官如心脏和脑部时,应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多用泼尼松1.5mg/(kg·d),持续一月左右,观察到病情好转或稳定后,减少剂量到维持量5-10mg,坚持6-24个月。因激素作用强烈,故需随之注意监测患者反应,如过敏症状等不良反应严重,可考虑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药物。

对于是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结节,则应采取针对性的抗菌治疗。

手术治疗


2cm以下高危肺结节,肺段切除足够了,最大程度保护肺功能

如今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像胸腔镜微创手术就具有创口小、痛感可接受、愈合快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医学人士的认可与采用。上述疗法不见效、不适用以及病情严重者,建议积极采用手术切除肺结节。为防止切除不干净留下病灶,在切除时需留有一定的边缘距离,肺叶切除虽然可以保证完全的切除与足够的边缘距离,但由于肺组织的不可再生性,如此丧失较多的肺功能,而肺段切除将有病变的肺段清理掉,保留正常肺叶,实现了两种优点兼并的操作,既有安全的切缘距离又更大程度上保存了肺部原有功能。

结语:高危肺结节固然可怕,但是直径<2cm者通过肺段切除可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江贤亮,徐美清,徐世斌,柯立.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亚厘米肺结节[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06):494-49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多相   肺叶   功能   肉芽肿   特异性   红斑   肺部   直径   病情   密度   症状   形状   患者   影像   程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