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万哮喘患者,都要用激素吗?医生:那效果,是真的好啊

只要你看过电视剧,你肯定听过哮喘的大名。

但是,你真的觉得,哮喘离你很遥远吗?

气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气喘患者约3亿人。

而在我国,目前患者约3千万。

3千万哮喘患者,都要用激素吗?医生:那效果,是真的好啊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

发作的时候,通常是由宿主和环境两个因素造成的。

特别是接触过敏原后,比如冷空气,理化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锻炼等。

其临床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反复发作

通过长时间的规范治疗和管理,80%以上的哮喘患者能够达到临床控制。

在不同时期,哮喘症状的严重性和发作时间均呈多变性。

3千万哮喘患者,都要用激素吗?医生:那效果,是真的好啊

夜间和凌晨发作和加重,通常是哮喘的一个特征。

这些症状可以在几分钟内发作,经过几小时到几天。

服用支气管舒张剂后或自行缓解,也有少部分没有缓解而呈持续性。

但是,哮喘该怎么处理呢?是不是只能用激素了?@康复Therapy

一、哮喘是怎么处理的?

其实,哮喘是不是必须用激素,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首先说一个问题,哮喘能治愈吗?

实事求是,不能。

不过,哮喘也不是不能治疗。

在诸多治疗措施中,不得否认,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气道炎症治疗药物。

而哮喘的治疗目的,是达到和维持对哮喘的控制。

3千万哮喘患者,都要用激素吗?医生:那效果,是真的好啊

治疗过程中,长期治疗计划分为5个级别。

对患者的哮喘控制程度进行定期随访,评估和监测,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能不用药,就不着急用药。

但是在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避免过敏原及引发因素,加强对病人的教育。

可是,不用激素,能用抗生素吗?

没那么简单,抗生素只能用于有感染迹象的情况,不能乱用。

而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如果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病情仍然没有改善,甚至持续恶化,应及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

总之,哮喘的治疗可要视具体情况决定,不能一竿子而言。

3千万哮喘患者,都要用激素吗?医生:那效果,是真的好啊

但是,啥时候用激素呢?

二、什么时候用激素?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而且,严重的哮喘发作可以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方法包括吸入,口服,静脉注射。

吸入给药是治疗非急性发作的首选途径。

大多数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可通过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得到良好控制。

对于中、重度持续哮喘,可选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

在控制和维持哮喘至少3个月后,逐渐减少剂量,直到达到最小有效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

当控制效果不理想时,应及时进行评估,可提高治疗剂量和级别。

3千万哮喘患者,都要用激素吗?医生:那效果,是真的好啊

急性轻度发作,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在症状减轻后再逐渐停药。

重度急性哮喘发作时,静脉及时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无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倾向者在短期内停药。

有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倾向者在控制哮喘症状后,可适当延长给药时间,逐渐减少剂量。

顽固性哮喘急性加重并不可控时,可先给予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然后逐渐降低剂量,维持在最低剂量。

另外,应同时给予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以减少维持口服剂量。

3千万哮喘患者,都要用激素吗?医生:那效果,是真的好啊

口咽局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念珠菌感染。

所以,建议患者服用后,应及时用清水含漱咽部。

但是,长时间服用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也可出现医源性库欣综合征的症状,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糖皮质激素并不是一定要用,但也不是绝对不用。

作为效果最好的治疗药物,很多时候都是首选用药。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视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方案。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科学真相##哮喘#

3千万哮喘患者,都要用激素吗?医生:那效果,是真的好啊

近6亿人31个省的研究报告,医生总结3个重点,与生活息息相关

春节嗑瓜子,要多嚼一会儿。医生:肝病患者尤为注意,真的会吐血

肝脏里有个血管瘤,会破会癌变吗?到底用不用手术切除?

没想到,「心碎」的时候不会有声音,但真的会痛到无法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哮喘   激素   激动剂   患者   医生   过敏原   依赖性   持续性   剂量   抗生素   炎症   病情   症状   药物   首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