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会在啥时候发作?医生总结:5个原因最常见,有效预防很重要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气候、生态环境的变化,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我国,大规模儿童哮喘流行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哮喘患病率每年都在上升。

哮喘会在啥时候发作?医生总结:5个原因最常见,有效预防很重要

当哮喘发作或加重时,常见的诱因很多,甚至许多病人在活动锻炼时也会有哮喘发作。

可是,哮喘会在什么时候发作呢?

实际上,主要有以下5种情况,在生活中要谨慎防范。@康复Therapy

一、刺激性气体,冷空气。

在我国,暴露于刺激性气体、冷空气和气候变化,是哮喘患者发病或加重的最常见诱因。

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重塑,使得患者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如刺激性气体、气候等异常敏感。

外部条件稍有改变,哮喘马上就发作了。

许多人不明白,气压的变化也可以引起哮喘发作。

哮喘会在啥时候发作?医生总结:5个原因最常见,有效预防很重要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呼吸刺激性气体或冷空气,会刺激气道神经及内分泌系统,进一步加重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哮喘发作。

二、感冒。

引起感冒的原因很多,绝对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

同样地,相关的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也经常引起哮喘发作。

发病机理是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直接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并通过毒素介导多种炎症介质释放。

于是,引起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其结果是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反应性增强。

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

哮喘会在啥时候发作?医生总结:5个原因最常见,有效预防很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当外界刺激或支气管存在炎症时,可诱发哮喘。

但是,上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发病的关系较为复杂,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运动。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都能看到,运动之后的哮喘患者,会突然发作哮喘。

实际上,这一点不是太夸张,确有此事。

活动性支气管收缩,在哮喘患者中较为常见。

特别是运动员中发病率较高,并与运动项目有关。

比如,冰球、滑雪、越野滑冰等运动项目较多

而高尔夫、举重、游泳等运动较少。

哮喘会在啥时候发作?医生总结:5个原因最常见,有效预防很重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运动过程中,由于呼吸加深加快,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空气交换。

尤其是张口呼吸时,鼻腔缺乏温润过滤作用,大量水分流失。

气道内温度骤降,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造成气道痉挛。

而且运动过程中,气道黏膜温度下降。

运动结束后,机体可通过扩张气道黏膜下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气道温度恢复。

这一过程还可引起气道粘膜炎症细胞聚集炎症介质释放增加。

这种炎症介质作用于效应平滑肌细胞,最终引起气道收缩。

四、心理因素

情绪紧张或激动,也是导致哮喘发作的一个危险因素。

已有研究发现,抑郁,焦虑和恐惧可能是导致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状态欠佳的人近期出现哮喘的几率更高。

并且在哮喘发作和精神状态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

五、药品和饮食

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哮喘发作。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均能诱发或加重哮喘的发作。

阿司匹林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阿司匹林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支气管收缩物质,如白三烯和其他脂氧酶代谢产物。

这个过程可消耗气道中的谷胱甘肽,使气道中的抗氧化物质下降,进一步加重气道的炎症反应和痉挛,诱发哮喘的发生。

另外,哮喘在食物过敏者中的发病率较高。

食物过敏原多达数十种,其诊断主要依赖于食物刺激试验。

另外,食物记录也可以帮助找到过敏性食物的种类。

哮喘会在啥时候发作?医生总结:5个原因最常见,有效预防很重要

总结

总而言之,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因有很多,而不仅仅是以上几种。

另外,吸烟、酗酒等均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哮喘发病的诱因。

让病人尽可能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减少哮喘发作或加重的次数,更好地控制疾病,以减轻由于哮喘发作而引起的疾病负担。

@头条健康#科学真相##哆咔医生超能团##哮喘#

哮喘会在啥时候发作?医生总结:5个原因最常见,有效预防很重要

参考文献

[1]冯晓凯. 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90%腰椎间盘突出不用手术?常用3类药,但生活方式更重要

心脏功能和纽约有什么关系?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司机师傅更容易腰疼,怎么坐着更好?注意细节,医生给您4个建议

直到胆囊切除了,才意识到没把握机会。医生:注意4个关键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哮喘   支气管哮喘   阿司匹林   黏膜   诱因   刺激性   发病率   支气管   冷空气   炎症   气体   患者   呼吸   食物   因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