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病,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做检查?3个原因暴露真相

“医生没了仪器,就不会看病了吗?”

“一进医院,病都没看,医生就要先看一大堆检查!”

“换了一家医院,又要重新检查一遍,太折腾人了!”

刘先生上周因为咳嗽在医院里查出了肺癌,他不太相信,于是另外找了一家大医院,看看是不是误诊了,结果刚和医生说上几句话,医生就让他去做CT和其他检查。刘先生等了三小时,才轮到他,结果在诊室里屁股都没坐热板凳,就要被“赶走”,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无论是癌症患者还是普通人,在去医院看病时,医生总是会先开出一堆检查让患者去做,这难免会让我们疑惑。

去医院看病,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做检查?3个原因暴露真相

一、为什么医生总是动不动就要做检查?

别说是癌症了,即使是常见的发烧感冒,医生也会给患者开检查,这主要是因为以下3个原因:

1、诊断疾病的需要

在古代,大夫治病经常使用“望闻问切”的方法,但是,如果单看患者的表面症状就做出诊断结果,这是不靠谱的行为,毕竟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现出相似的症状。以发热为例:普通感冒、流感、肺炎、胃肠炎、关节炎、肿瘤等疾病都可能会发热。

症状是疾病诊断的线索和提示,但不能根据某个症状就断定病人患有某种疾病。检查有助于确定症状的来源。以前的大夫虽然没有仪器设备,但也会使用银针作为辅助检查,减少误诊率。现代医疗技术进步,设备精密,完善检查,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

2、辅助检查,让治疗更加精准

很多时候做辅助检查,是为了全面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对于发热患者,需进行生命体征测量,若发现末梢氧饱和度偏低,则判断患者需要留院观察,同时完善血气分析。末梢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都是用来评估氧够不够用的指标,后者的评估结果更加准确。经过血气分析后,如果血压偏低,还需要密切检测血压、尿量,同时完善心脏、肾脏等脏器功能的检查。

辅助检查直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因,从而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因此,检查对于病情的准确评估和精准治疗至关重要。

3、评估疾病的预后

对于严重的疾病,辅助检查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如缓解率、复发率、生存率等等。例如:对于ICU里严重感染的患者,需要通过评分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而评分的项目就是由多项辅助检查指标组成的。如果缺少这些指标,仅仅靠医生的经验去判断,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会变得不客观,不科学。换句话说,病情结果的可信度降低了,这既不利于医患关系,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去医院看病,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做检查?3个原因暴露真相

患者做每一项检查都是有根有据的,如果有疑问,可以多和医生沟通,积极配合治疗。

二、为什么换了一家医院,又要重新检查?

一些患者会有这样的经历:在一家医院看病做了检查之后,换一家医院,需要重新检查。对此,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俞顺表示,重新检查的原因有3个:

1、更换医院的时间里,病情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有些疾病由于病情发展快,变化较大,需要反复检查。如果患者做完检查后,再去另一家医院就诊,在这段时间里,患者的病情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检查有助于确定疾病的具体情况,帮助医生更好地对症下药。

2、不同医院的设备不同,结果可能有差异。

不同的医院,检查设备会有所不同,检查方法、参数设置也不一样,导致检查结果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型医院的临床医师对诊疗要求更加高,尤其是外科、肿瘤化疗科,医生对于影像检查的结果会十分谨慎,通常要求掌握更多细节,例如:肿瘤浸润到哪一层、淋巴结转移情况、影像学TNM分期情况等。当现有的检查结果无法满足这类诊治要求的时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去医院看病,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做检查?3个原因暴露真相

3、医生的阅片能力不同

每一位医生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这是具有差异性的。医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经验,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

CT、MRI等大型设备不但要求具有高质量的检查图像,而且要求诊断医师具有较高的阅片能力。规范的检查能满足不同医师的阅片需求。例如:目前,B超检查设备未能存储检查的全过程资料,只能采集几张典型图像,这就需要医生来判断病灶。

另外,不同影像科医生对病灶的严重程度、范围等描述可能存在差异。如果现有的检查诊断不够详细,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复查。

三、做一次CT伤害有多大?

在癌症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CT检查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有些患者担心这检查产生的辐射会影响身体健康。实际上,生活中的辐射无所不在,只要剂量和频率在安全范围内,辐射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实质危害。

去医院看病,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做检查?3个原因暴露真相

根据我国放射防护标准的规定,在医院工作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的人每年的辐射剂量上限是50毫西弗,而5年平均值不得超过20毫西弗。我们可以以这个标准来判断,一般来说,胸部正位片辐射大概为0.02毫西弗,CT平扫是0.6-8毫西弗,而做一次CTA扫描辐射是4-15毫西弗,只要接受总的辐射剂量没有超标,一般问题都不大。

“医者父母心”,医生让患者做检查,也是对患者负责任的表现。每一项检查都是有意义的,而每一项检查结果都在帮助患者说明身体的不适,让医生能更好地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向医生提出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耽误了治疗时机。医生也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清楚,照顾患者的情绪。

参考资料

[1]《看病5分钟,医生给我开了N个检查》.果壳.2020年月2日

[2]《为什么换家医院看病,就要你重新做检查?医生曝光了真相》.福建卫生报.2021年5月18日

[3]《肿瘤患者,拍CT不要纠结》.生命时报.2020年4月23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医院   血气   剂量   病情   癌症   肿瘤   医师   症状   患者   真相   影像   程度   准确   疾病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