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吃荔枝的好时候。白嫩鲜美的荔枝肉加上甜出天际的果汁,别提吃着有多惬意了。妃子笑、荔枝王、白糖罂、白蜡......真是挑都挑不过来。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荔枝虽然吃着很爽,但近来总有一些“闹心”的新闻: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对荔枝的执念是真的很深了

搞错了,搞错了~是下面这些新闻:

荔枝吃多了容易得了“荔枝病”

孩子过多食用荔枝可能会致死

空腹不能吃荔枝,否则后果很严重

......


这些关于荔枝的消息到底是谣言还是事实?荔枝的“杀伤力”真有那么大吗?夏天吃水果又有哪些禁忌呢?别急,【走进水果的真相】栏目马上为你放送。

一、空腹吃荔枝,真的会要人命?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此前有新闻报道,印度哈比邦16天内有103名儿童死于脑炎,疑与荔枝有关。哈比邦位于印度北部,该邦盛产荔枝。当地卫生部门官员称自1995年起,每年高温夏天均会爆发脑炎疫情。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其实不光在印度,在我国也发生过很多这种情况:

近日,武昌的吴女士和女儿然然上午在家休息。因没吃早饭,然然吵着说饿,吴女士便让女儿吃点荔枝“压饿”,自己则到厨房做饭。没想到,做好饭后,吴女士发现女儿已吃了一斤半荔枝,然然才扒一口饭,结果就突然晕倒了。事后,吴女士赶紧将然然送到市第三医院,这才脱离了危险。

无独有偶,广东韶关一名年仅10岁的男孩,因为空腹吃了大量荔枝,突然出现抽搐、呕吐以及神志不清等症状,被送往医院抢救。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冰冰凉凉又鲜甜的荔枝,本是夏日美食,为什么会成为“夺命杀手”呢?

二、要命的不是甜荔枝,而是低血糖

其实从上面几起案例就能知道,荔枝不是无缘无故成为“夺命杀手”的,它得存在这几种条件:儿童+空腹+大量吃荔枝,才能触发,而这个触发导致的结果——低血糖,才是罪魁祸首。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1、荔枝这么甜,为什么会引发低血糖?

荔枝果肉中除80%的水分外,主要含有果糖、葡萄糖、蛋白质等,含糖量高达16%,是西瓜的3倍。由于荔枝中含有大量果糖,而果糖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所以它会先在肝脏中经一系列酶的催化,转化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原贮存,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

大量果糖转化为葡萄糖后会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使肝脏调低血糖浓度,导致血液内葡萄糖供应不足,引发低血糖反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荔枝病”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再一个,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氨基酸次甘氨酸A,这两种物质有降低血糖作用。且多食荔枝影响食欲,减少了其他食物摄入量,导致人体内贮糖减少,而脂肪及蛋白质又未能及时分解补充,所以使血糖骤降而发病。

2、低血糖的杀伤力很强吗?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症状较轻的时候会出现出汗、心慌、无力、颤抖、面色苍白等情况。这时候只需要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及时补充糖水很关键

但不要像它一样心不在焉


但是对于重度低血糖就得小心了!葡萄糖是脑组织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人体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供给大脑的能量就会减少,从而影响脑代谢,出现全身性机能和物质代谢紊乱,出现脑水肿、缺氧、昏迷、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问题。

若低血糖昏迷5小时以上,脑细胞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伤害。而且年龄越小,对脑功能损伤更明显 , 死亡率越高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3、荔枝能引发低血糖,那能用来降糖吗?

既然多吃荔枝能引起低血糖,那糖尿病人是不是可以多吃荔枝用来降血糖呢?

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瞎想什么呢?

前面已经解释荔枝引起低血糖的原因,这就说明它本身并不具备降糖作用。大量进食荔枝引起的是暂时低血糖,而且如果少量进食荔枝,人体还是能及时把它转化为葡萄糖的,这样必然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所以糖尿病人切记不要贪吃。

4、荔枝应该怎么吃才能更健康?

荔枝致死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我们吃荔枝的时候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2岁以上健康人群建议每日食用300克水果。所以,正常成年人一次最多吃荔枝10-15颗,幼儿、体弱食量小者和糖尿病人每次3-5颗

大家千万不要学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小编严重怀疑当年的苏轼听不懂粤语,把“三把火”听成了“三百颗”,不然按照他这个吃法,肯定是没法活着写出这首诗的。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不要空腹、久饿和早餐前吃荔枝,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

荔枝属于高糖食物,吃多了会引发痘痘,加重痤疮。另外,还会让口腔处于高渗状,让人感觉口干舌燥。

荔枝含糖量高,在封闭的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人吃完荔枝后,口腔内会遗留酒精,有可能被测出酒驾。不过荔枝产生的酒精很少,在人体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也很短,几分钟后就测不出来。但以防万一,还是可以用水漱口。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三、除荔枝病外,还有这些水果病

生活中,除了荔枝病外,还有其他的“水果病”。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水果的属性和吃法而盲目进食,最后导致身体产生不良反应。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1、芒果病

芒果中含有果酸、氨基酸、蛋白质、漆酚、卡杜酚,未成熟的芒果中含有醛酸,这些都是潜在的过敏原。一些人食用或接触芒果后,会对皮肤黏膜产生刺激,有些人会出现口唇红肿发麻、喉咙发痒、皮肤起疹并伴轻微水肿,一些人还会有腹痛、腹泻等,这就是芒果病。

建议:过敏体质或者免疫力普遍低下的人要慎吃芒果。如果宝宝是第一次吃,可以先吃一小块,家长观察两三天后,再确定是否继续给宝宝吃。

当然,如果你对芒果百无禁忌的话,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了。记住,吃的时候一定要挑那种有“灵魂”的芒果。像下面这种芒果,就没有灵魂了。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2、菠萝过敏症

有些人在吃菠萝后,会出现皮肤瘙痒、潮红等过敏症状。这是因为菠萝中含有一种生物甙和菠萝蛋白酶。

生物甙是一种对人的皮肤和口腔黏膜有刺激性的有机物,会导致口腔发痒;而菠萝蛋白酶则是一种异性蛋白,少数人对此过敏,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严重的有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和休克现象。

此外,菠萝中还有羟色胺,它是一种能够使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的含氮有机物,过量食用菠萝可能会引发头痛。

建议:把削皮后的菠萝放入盐水中浸泡一会儿,盐水能够破坏菠萝蛋白酶的致敏结构,使其降低或丧失对人的致敏作用。此外,还可以把菠萝煮熟后食用,因为90%的菠萝蛋白酶在 100 摄氏度的高温下会被破坏掉,也就基本去除了致敏原。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3、胃柿石症

柿子中含有鞣酸、胶酚、矢布醇、红鞣质等,这些物质与在胃消化酶的作用下,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凝块,胃内滞留时间越长,凝块越结实,这就是柿石症。

少量食用柿子形成柿石较小,一般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但大量连续进食柿子或柿饼,就会形成较大的柿石,堵塞幽门口或堵在小肠引起肠梗阻,出现饱胀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建议:柿子最多一天吃1-2个,不要吃未成熟和没去皮的柿子,尤其不要空腹食用。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永琪不让小燕子偷柿子是对的

因为这柿子压根就没熟!

4、橘黄症

柑橘类富含胡萝卜素,一次吃太多会导致胡萝卜素无法及时转为维生素A贮存。这样就造成了胡萝卜素聚积在皮下脂肪组织里来不及代谢,色素沉积,从而表现出皮肤发黄的症状。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食用过量的橘子就一定会变成“小黄人”,这与个体内分解胡萝卜素的特定酶有关。体内缺少这种酶的人,吃多了橘子才会导致皮肤变黄。

建议:若患上了橘黄症不用太担心,只要停止吃橘子,多喝水,过几天就会恢复了。

总之,水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该吃就吃,只不过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体质与所食用水果是否“友好”再适量进食。

不过,现眼下水果这么贵,估计大家也不能想吃就吃了。在这,小编教大家一个吃水果的省钱妙招:












不甜不要钱?

老板,来个不甜的

警告!荔枝这样吃,数小时就可能致命!90%的人会犯这个错

记得动动手指,把文章转发给家人和朋友哟


本期互动:荔枝你是喜欢放盐水浸泡、蘸酱油,还是蘸青梅粉、辣椒粉呢?咱们评论区聊聊你吃过的水果另类吃法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荔枝   蛋白酶   低血糖   果糖   可能会   胡萝卜素   柿子   葡萄糖   血糖   芒果   菠萝   口腔   水果   皮肤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