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阿司匹林7年,突发胃出血!不怪药物!这4步,怎能幸免?

说起阿司匹林,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它是百年神药,也是三大经典药物之一,有着太多的作用,而被人所熟知。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是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的必备药物。

58岁的王叔,是一名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作为药物就会有副作用,阿司匹林也不例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严重时可引起呕血、黑便等。

吃阿司匹林7年,突发胃出血!不怪药物!这4步,怎能幸免?

王叔吃药7年了,一直称赞这款药物是好药,并不是因为没有副作用,而是因为他坚持了合适的服药模式。同样是吃阿司匹林,而李叔也是吃了7年,却突发胃出血,这是什么回事呢?

王叔正确吃药两步走!

一、选对剂型

阿司匹林有多种剂型,包括普通片、分散片、肠溶片和泡腾片等。普通片最经济实惠,但容易引起胃黏膜刺激,严重时可致胃出血。肠溶片是最经常使用的剂型,不要掰开服用,适合餐前服用。顾名思义,肠溶片是要在小肠内吸收,它是经肠溶衣包裹后的片剂,从而能避免在胃内溶解,减轻了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刺激。之所以鼓励在餐前服用,是为了减小肠溶片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可以迅速进入肠道内。

吃阿司匹林7年,突发胃出血!不怪药物!这4步,怎能幸免?

二、选对剂量

目前,阿司匹林的剂量使用有大剂量和小剂量之分。大剂量是300mg-500mg,,作为解热镇痛药使用,用于退热和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等。小剂量是50-100mg,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王叔应当服用的是小剂量,用于冠心病的预防。

由于阿司匹林剂量过小,可能达不到治疗和预防作用,所以在临床上,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是75-100mg。

李叔吃药四步错!

一、实惠第一,剂型选错

李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患者,是传统老百姓的思想。既然要长期吃,一定得选个经济实惠的剂型,于是李叔很坚决地选择了普通片剂。这个剂型本身就比其他剂型更容易引起出血的风险。

吃阿司匹林7年,突发胃出血!不怪药物!这4步,怎能幸免?

二、剂量偏大,不知改进

虽然李叔追求经济实惠,但是他也追求药物的药效,所以他坚持服用100mg的剂量,从未想过要改变。这也给后期出现胃出血问题埋下了伏笔。

三、糖尿病体质

李叔本身还是糖尿病患者,这就增加了胃出血的发生风险。牛津大学曾经针对糖尿病患者做过一项大型数据研究,时间跨度超过7年。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使得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2%,但也使得大出血的风险增加了 29%。通过这个研究表明,李叔的糖尿病也是出血问题的一大元凶。

吃阿司匹林7年,突发胃出血!不怪药物!这4步,怎能幸免?

四、出现症状,不知所措

其实,在医生开药的时候,都会警告患者要注意出血问题,尤其是有溃疡出血的患者。对于溃疡出血的患者,一般也不建议用氯吡格雷或其他药物代替阿司匹林。临床上,一般会选择联合应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或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为首选药物,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可减少90%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所以只有当患者有质子泵抑制剂的禁忌症的时候,会考虑H2受体拮抗剂。

有研究报告显示,年龄小于65的患者,其出血风险都要小于年龄大于65的患者。而在年龄超过85岁的患者中,出血风险超过5%。所以对于高年龄人群,要更加注意胃出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阿司匹林   药物   拮抗剂   质子   抑制剂   片剂   受体   剂型   剂量   冠心病   实惠   心血管疾病   患者   年龄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