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逃台湾,因飞机超重,卸下10吨大石,现如今已成镇国之宝

1948年底,国共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国民党节节败退。面对共产党的步步紧逼,蒋介石决定放弃大陆,退守台湾。在仓促撤退的过程中,蒋介石下令将故宫的国宝文物装上飞机一同运往台湾。然而,在起飞前,飞行员发现飞机超重严重,无法起飞。情急之下,蒋介石下令将十块巨石卸下。这十块巨石,每块重达一吨,浑身布满灰尘,与其他金玉珠宝相比,显得十分不起眼。谁曾想,这十块被蒋介石抛弃的巨石,日后竟成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十块巨石有何来头,又为何会被蒋介石带上飞机?而更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这看似普通的石头,最终会成为国宝呢?

一、陈仓石鼓的发现

公元627年,唐朝贞观年间,陕西凤翔县(今宝鸡市)的一位老牧民在陈仓山(今石鼓山)放羊时,无意中发现了十块形状奇特的巨石。这些石头外形酷似鼓状,通体由花岗岩雕琢而成,表面布满了灰尘,难以辨认其上的文字。

牧羊老人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石头,更不用说石面上那些神秘莫测的古篆文字了。在他的眼中,这分明就是从天而降的神物。消息很快在附近的村镇里传开,不少百姓纷纷赶来,对着石鼓顶礼膜拜,祈求神灵庇佑。

随着香火越来越旺,石鼓的名声也越传越远。一些文人学士也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批神秘巨石的真容。然而,当他们凑近细看时,却发现石鼓上的铭文无人能识。原来,这些文字属于先秦时期的古篆体,与唐代通行的隶书差异甚大,即便是饱读诗书的学者,也难以破解其中奥秘。

尽管如此,文人们并未就此放弃。有人不远千里,从长安请来能工巧匠,精心拓印石鼓上的铭文,又悬赏四方,征集能够破解之人。消息传到京城,连唐玄宗李隆基也有所耳闻。只是当时天下太平,李隆基并未对这件事太过上心。

直到唐肃宗李亨继位,局势才发生了变化。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王朝陷入了空前的危机。李亨被迫西逃,途经雍城(今陕西富平)时,忽然想起了那十块神秘的巨石。他断定这必是上天给自己的启示,便下令将石鼓从陈仓山迁至雍城。

谁知好景不长,叛军很快兵临城下,慌乱之中,李亨只得再次出逃,石鼓也被匆忙掩埋。直到两年后,安史之乱平定,石鼓才重见天日。此时的石鼓已经历经风吹日晒,表面斑驳,铭文也有些模糊不清了。

当时正值韩愈出仕朝廷,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石鼓绝非寻常之物,很可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于是,他上书朝廷,建议成立专门机构,对石鼓进行系统研究,破解其中的奥秘。

然而,韩愈的提议并未得到重视。他的奏折在朝中积压了八年之久,石鼓也继续暴露在野外。直到公元814年,时任国子祭酒的郑余庆偶然发现了这份奏折,才再次上奏,恳请朝廷将石鼓妥善保管,以待后人研究。


多亏了郑余庆的及时上奏,九块幸存的石鼓才被送到了凤翔县的孔庙中,在孔子的庇佑下得以安身。虽然孔庙算不上什么专业的文物保护机构,但至少能为石鼓提供一个避风挡雨的去处。僧人们也会定期将其擦拭保养,暂时免于风吹日晒之苦。

就这样,陈仓石鼓在孔庙中安然度过了近百年。谁曾想,命运无常,唐王朝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凤翔孔庙也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九鼓流落民间,下落不明,自此销声匿迹,再度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

二、石鼓的辗转流落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五代十国的乱世拉开序幕。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石鼓在孔庙中虽得庇护,却也难逃厄运。凤翔县城数次易主,孔庙终究难逃一劫,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九鼓流落民间,下落不明。

直到宋仁宗嘉佑七年,也就是公元1062年,失踪百年的石鼓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身为石鼓故乡的凤翔知府司马池,接到宋仁宗的圣旨,要求全力寻找散落的石鼓。司马池不敢怠慢,发动州县官员和百姓,在民间展开地毯式搜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司马池终于在一户农家的院落里,发现了其中九鼓。农夫祖辈在孔庙火灾时抢救出石鼓,却不晓其中奥秘,只当作寻常石料使用。司马池见状大喜,当即将九鼓收归官府。

然而,按照记载石鼓共有十座,眼下仍有一座"作原鼓"下落不明。司马池心知这般交差难以服众,又担心触怒龙颜,一时间进退两难。权衡再三,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工匠仿制一座冒充。

就这样,十鼓重新聚首,被司马池捧上京城,呈献给宋仁宗。宋仁宗龙心大悦,当即下旨重赏司马池,并召集朝中文人学士,对石鼓展开研究。谁知道,这一研究竟揭穿了司马池的谎言。

原来,真品石鼓虽历经沧桑,但铭文古朴遒劲,气韵生动。而司马池伪造的那一座,虽工艺精湛,铭文却略显生涩,与其他九鼓格格不入。宋仁宗勃然大怒,以欺君之罪将司马池革职查办。

司马池伪造石鼓一事,在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不少好事者纷纷前往凤翔,想要寻得真品"作原鼓"。几经辗转,一位名叫向传师的金石收藏家,终于在一户屠夫家中找到了它。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由于屠夫不识其中价值,竟将"作原鼓"当做磨刀石日夜使用,致使其上铭文尽数磨平。更有甚者,还在鼓面凿出一个小坑,用作舂米之臼。这件国之瑰宝,已是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尽管如此,十鼓总算重新聚首。时值宋徽宗即位,他下令工匠细心修复石鼓,并在铭文上镶嵌金丝,妥善保管。自此,石鼓作为国宝,供奉在汴梁皇宫之中。

然而,石鼓的坎坷命运还未结束。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梁,俘虏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金兵将石鼓视为战利品,连同其他宫中珍宝一并劫掠北上。

路途遥远,石鼓沉重难运,金兵嫌其碍事,竟将镶嵌的金丝统统撬去,而后弃之荒野。从此,石鼓又一次销声匿迹,不知所终。

又过了百年,南宋与蒙古结盟,联手进攻金国都城燕京。南宋御史中丞王檝,在燕京城外的废墟中,意外发现了荒弃多时的石鼓。

王檝是凤翔人氏,自幼听闻石鼓的传奇故事,一见到这十座国宝,顿时热泪盈眶。可惜石鼓体积庞大,难以携带,王檝只得将其安置在燕京孔庙之中,聊表敬意。

谁曾想,这一安置,竟是石鼓命运的转折点。此后数百年间,石鼓再未遭遇流离失所之苦。元明清三代,历朝皇帝都十分重视这批国宝,多次下旨妥善保管,使其得以流传至今。

民国肇建,石鼓被视为国之瑰宝,迁入北平故宫博物院。然而,抗日战争爆发,日寇铁蹄南下,石鼓再度面临劫难。

为确保石鼓安全,文物专家决定将其迁往大后方重庆。考虑到石鼓历经风霜,铭文已有剥落,专家们先用棉纸浸透捣碎,做成浆糊,小心填补每一处字痕,再用数十条厚棉被裹好,置于特制木箱之中。

即便如此谨慎,运送途中还是遭遇两次侧翻。所幸有惊无险,石鼓最终平安抵达重庆。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才重新迎回北平。

谁曾想,国共内战又起,石鼓的命运再添变数。蒋介石败走台湾前,曾打算将这批稀世之宝一并运走,却因飞机超载而作罢。至此,历尽千年沧桑的石鼓,终于重归故土,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命运。

三、石鼓的历史价值

陈仓石鼓虽然外表朴素无华,但其历史价值却不容小觑。它不仅为后世研究汉字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更是证实了《诗经》等古籍真实性的关键物证。

石鼓上的铭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实物。这些文字属于西周晚期至秦朝统一前广泛使用的大篆体,笔画粗犷有力,字形古朴遒劲,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历代书家无不视石鼓为临习范本,潜心研究其中精髓。

更为重要的是,石鼓铭文的内容,与《诗经》中记载的许多典故不谋而合。以"田车鼓"为例,其上描绘了秦国君王出游打猎的盛况,与《诗经·秦风·驷驖》中的诗句如出一辙。这不仅证明了《诗经》所记并非子虚乌有,更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酃雨鼓"则描述了秦公渡河祭祀的场景,与《左传》所载秦穆公祭祀河神的记述相吻合。由此可见,石鼓铭文与古代文献相互印证,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实物佐证。

除了文字价值,石鼓的艺术价值同样不容忽视。每只石鼓都选用上等花岗岩雕琢而成,造型古朴大方,表面磨制光滑,体现了先秦匠人的精湛技艺。铭文分布均匀,排列整齐,字里行间笔力遒劲,无不彰显着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准。

然而,石鼓的历史意义,远不止于文字和艺术层面。它的命运,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从唐代的意外发现,到宋代的流落民间,再到明清的多方征集,石鼓的每一次辗转,都伴随着王朝的兴衰更迭。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曾将石鼓视为护国神物,连夜迁往雍城。靖康之变后,金兵将其劫掠北上,视为战利品。元明清三代,历朝皇帝都下令妥善保管,将其奉为国之瑰宝。由此可见,石鼓早已超越了器物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象征。

对于现代人而言,陈仓石鼓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结晶,是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我们虽无缘目睹千年前秦公游猎的壮观场景,却能透过石鼓铭文,一窥先秦贵族生活的风貌。

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石鼓的收集和保护呕心沥血,正是出于对民族文化的敬畏和传承。韩愈上书请求设立专门机构,郑樵不惜私铸石鼓以求完璧,王檝在战乱中冒死搜寻,无一不体现了文人学士的文化担当。

如今,陈仓石鼓作为国宝级文物,被妥善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张闪亮名片。每年,无数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只为一睹这批国之瑰宝的风采。

然而,石鼓的研究并未停止。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现代学者,将石鼓铭文的破译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他们以严谨的考证和科学的方法,揭开了石鼓的神秘面纱,让这批古老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从石鼓的千年传奇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它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所在,唯有珍惜和传承,才能走得更远。石鼓的故事,早已超越了文物本身,成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值得世人永远铭记。

四、石鼓的近代遭遇

1948年底,国共内战进入白热化,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眼看大势已去,决定放弃大陆,退守台湾。在仓促撤退之际,他下令将故宫的国宝文物装箱,准备空运至台湾。

陈仓石鼓作为镇馆之宝,自然也在运送之列。然而,当工人们费尽千辛万苦,将十座石鼓搬上飞机时,却遭到了意外阻拦。原来,这批石鼓体积庞大,每座重达一吨,十座加起来足有十吨之巨。飞机的载重量有限,再加上其他文物,已经超出了负荷。

飞行员连连摇头,表示若执意装载,飞机恐难承受,极有可能在半空解体。眼看解放军的炮火已经打到了机场附近,时间宝贵,容不得耽搁。蒋介石焦急万分,抬头望向石鼓,只见它们灰扑扑的,与满箱的金银珠宝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权衡再三,蒋介石咬了咬牙,下令将石鼓卸下,以便飞机尽快起飞。至于这批价值连城的国宝,只能忍痛割爱,留在原地了。谁曾想,就是这个决定,让陈仓石鼓免于颠沛流离,重归故土。

解放军攻入北平后,在机场发现了遗落的石鼓。起初,战士们还以为这只是几块普通的石头,正准备扔掉,幸亏有位文物专家及时制止,并惊呼道:"这可是国宝啊,千万不可大意!"

原来,这位专家一眼就认出,眼前的正是失踪已久的陈仓石鼓。他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建议尽快将石鼓运往文物主管部门,妥善保管。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是著名学者郭沫若,得知消息后十分振奋,当即拍板,将石鼓迎回北京。

对于陈仓石鼓的来历和价值,郭沫若可谓了如指掌。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曾撰文考证石鼓的年代,认为它们出自战国时期的秦国。如今,时隔十余年,竟有幸目睹真迹,实在令人激动不已。

郭沫若当即召集了一批考古和文物专家,对石鼓展开了全面的清理和研究工作。经过数月的努力,专家们终于破解了石鼓上的古篆文字,并据此复原了十首长诗的内容。这些诗篇,有的描绘秦公游猎的盛况,有的记述祭祀的场景,有的吟咏山水风光,可谓包罗万象,为研究先秦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随着研究的深入,石鼓的历史地位也变得越发清晰。原来,这批石刻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实物,更是先秦时期贵族生活和文化风貌的真实写照。它们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了那个遥远时代的点点滴滴,弥足珍贵。

更令人惊叹的是,石鼓上的铭文,竟与《诗经》中的许多篇什不谋而合。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诗经》的真实性,也再次印证了石鼓的历史价值。郭沫若欣喜地说道:"有了石鼓为证,谁还敢说《诗经》是后人伪托之作?这批石刻,堪称古籍的'活化石'啊!"

除了文字价值,石鼓的艺术成就同样令人赞叹。每只石鼓都选用上等花岗岩雕琢而成,通体莹润,线条流畅。铭文分布均匀,字里行间笔力遒劲,无不彰显着先秦石刻艺术的巅峰水准。郭沫若慨叹道:"秦人的文字功力,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达到了如此高度,实在是不可思议。"

如今,陈仓石鼓重归故里,安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批国宝,博物院特意为它们修建了恒温恒湿的专门展厅,配备了先进的监测和防护设施。每天,无数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只为一睹它们的风采。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陈仓石鼓经历的坎坷,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从唐代的意外出土,到宋元的流落民间,再到明清的多方征集,每一次转折都伴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几经劫难,屡遭挫折,却仍能传承至今,正是无数仁人志士呕心沥血的结果。

从韩愈力主保护,到郑樵伪造补全,再到近代学者的考证研究,守护石鼓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了下来。正是有了他们的执着坚守,这批国之瑰宝才没有湮没在历史尘埃中,而是重新焕发了光彩。

今天,我们回望陈仓石鼓的千年传奇,更能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它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要落实到文物保护的实际行动中。唯有用心守护,才能延续文明,传递火炬。

陈仓石鼓的故事还远未结束。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将不断深入。而经历了千年风霜的石鼓,也将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述说那些久远的传奇,启迪更多后人。这,就是文物的魅力,亦是历史的馈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凤翔   蒋介石   郭沫若   司马   铭文   石鼓   孔庙   现如今   台湾   国宝   文物   飞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