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武则天颜面尽失被迫退位,大唐重归天下

由于平台规则所限,只有当您与我有很多互动,才会被认定成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加个“关注”,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谢谢!

文|史海撷珍713

编辑|史海撷珍713


圣历元年(698年)以来武则天听取狄仁杰建议,坚定了让儿子继承皇位的决心,并于九月十五日颁诏,改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彻底断绝了武氏族人觊觎皇位的野心。

这一决定让武承嗣含恨而终,武三思也失去了往日嚣张。就在朝臣庆贺李唐即将回归时,武则天身边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却趁女皇年老多病,在内宫把持朝政胡作非为,一场新的危机悄然而至!

【一】张家有男初长成

张易之、张昌宗是同父异母兄弟,其家族“中山张氏”在大唐堪称名门,家中世代为官,叔祖父张行成更是高宗执政初期的宰相。

张氏兄弟生的唇红齿白非常俊俏,又精通音律,往哪儿一站都极为抢眼。张易之以门荫步入仕途,做了分管皇帝衣物的尚乘奉御。

大唐社会风气开放,特别是女皇武则天即位,让女性地位更为崇高。朝中贵妇热衷模仿当时名士,经常组织一些私人性质的聚会交流。而一表人才的张氏兄弟,在贵妇圈中享有很高人望。

张昌宗因此得以结识并受到了太平公主宠爱,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女儿,长相、性格都与母亲相似,与武则天感情深厚。她见母亲日夜操劳国政,在处死情夫冯小宝后,身边一直没个中意的人。出于怜惜,大方的把张昌宗推荐给了母亲,让母亲当个玩物解心宽。

张昌宗又介绍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于是哥俩同时侍奉女皇,成为武则天晚年最为宠爱的面首。两人时常身着华衣,涂脂抹粉,打扮的妖里妖气,在深宫中晃荡。

为了让他们有个身份,不至于给自己丢人,武则天把张昌宗提拔为散骑常侍,张易之为司卫少卿,分别加封他俩的母亲臧氏、韦氏为太夫人,还体贴的让开国功臣李大亮的侄孙、中书舍人李迥秀做了臧氏的情夫。

张氏兄弟如此得宠,群臣都争着与两人交往,昵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即便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宗楚客、宗晋卿这些皇亲国戚,也时常恭候在张氏兄弟门旁,替他们牵马执鞭。

【二】忠臣与奸佞

武则天在丈夫去世后,出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要,半公开找了一些男宠。为了约束这些男宠,不让他们过于扎眼,她在圣历二年(699年)正月别出心裁的组建了一个新机构——控鹤监,交给张易之、张昌宗管理。机构内的人除了男宠,还有一些风流学士。

出于掩人耳目的需要,武则天让宰相吉顼、殿中监田归道、兵部侍郎李迥秀、中书舍人薛稷、正柬大夫员半斤等重臣,在控鹤监兼职。

员半斤耻于与轻浮之徒为伍,上疏奏请武则天解散控鹤监,由此得罪女皇被降了职。

有了众多“后宫嫔妃”服侍,武则天心情大悦,焕发了第二春。在这一年的二月,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她,居然又生出了一对八字眉毛。朝中百官认为是大吉,纷纷祝福称贺。

久视元年(700年)六月,武则天把控鹤监改为奉宸府,让张易之做奉宸令。每次在内殿组织小范围聚会,武则天都会把武家子侄叫上,与张氏兄弟在一起饮酒作乐、赌博玩耍。

武则天热衷诗词歌赋,派张氏兄弟与文学大家李峤牵头,会同四十多位学士,著作编修了大型诗歌选集《三教珠英》。

武三思为讨好张氏兄弟,一本正经的呈递奏疏,称张昌宗是神仙姬晋转世。武则天便让张昌宗模仿姬晋乘鹤飞升的派头,穿羽衣、骑木鹤,捧笙在庭院吹奏。一时间落英缤纷下,公子世无双,站在一旁观赏的文人学士争着作诗赞美!

武则天挑了许多俊秀少年到奉宸府做内供奉,右补阙朱敬则劝谏说:“陛下,您有易之、昌宗两位内宠就够了。臣听说近来有朝廷官员侯祥等人,恬不知耻的公开推荐自己到奉宸府,实在有损我朝形象。臣职责所系,不敢不将这一情形奏报给您。”

武则天勉慰他:“不是你说,我还真不知道会有这种事!”

张易之、张昌宗倚仗帝宠争相豪奢,权可通天。他们的兄弟张昌仪是洛阳令,官虽不大权力很大,想办事只要送钱肯定能成。

一次早朝,有个姓薛的候选官员拦住张昌仪,送了五十两黄金。张昌仪直接把这人简历交给了宰相张锡,张锡却不慎把简历弄丢了,赶忙去问张昌仪。张昌仪责骂他说:“你个不懂事的!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他姓薛。

张锡忐忑难安,索性把六十多位姓薛的侯补官员全找出来,一一授予了职务!

武则天头脑虽然清醒,但毕竟年龄不饶人,在朝政的把控上不如以往那么上心,有些事就交给武三思和张氏兄弟去办。

宰相韦安石为人忠直,看不惯这三人,多次当众驳斥他们。有次宫中组织宴会,张易之带着数名蜀地商人参加,与他们在席间赌博玩耍。

韦安石走到武则天跟前,跪下来大声说:“商贾身份低贱,不宜参加宫廷聚会。”不待武则天回话,便示意卫士将这几人赶了出去。群臣个个大惊失色,武则天不仅没动怒,反而褒奖他敢说敢讲。

除了韦安石,还有宰相魏元忠、姚元崇等人也看不上张氏兄弟做派,暗中团结起来与他们抗衡。

【三】人狂必有祸

长安元年(701年)八月,有个叫苏安恒的学者来到长安,面见武则天呈递了一封奏疏,大体有三层意思一是劝武则天禅位给太子李显;二是去除武氏诸王封号,降为公侯;三是把二十多位皇孙裂土封王。

苏安恒所说都是当时极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不清楚他一个民间学者怎会有如此灵通的消息,有没有什么大人物在暗中指使,其上疏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但武则天并未深究,褒奖了一番就打发他走了。

随着年龄增长,武则天对张氏兄弟愈发疼爱,政事大多委托他们去办,信任和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了近亲。

李显儿子邵王李重润与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延基在一起闲聊,说了几句对张氏兄弟不满的牢骚话,传到了张易之耳中。张易之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竟然下令逼三人自杀。

要知道李重润兄妹是她的孙子和孙女,而武延基则是她侄子武承嗣之子,同样是五服内的近亲。就为了这个男宠,亲戚都可以不要。

李显自然记恨在心,只是母亲的手腕他清楚,只能默默忍耐,等到掌权时再算总账。

这事过后,张氏兄弟愈发强横,权势震动朝野,就连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都不得不曲意奉迎。

长安二年(702年)八月李显、李旦、太平公主联名上表,请求加封张昌宗为王。还好武则天没有允准,只让他做了邺国公。

所谓人狂必有祸,张氏兄弟的骄奢引来朝臣严重不满,这些对立情绪不断累积,终于在长安三年(703年)九月,因宰相魏元忠遭受构陷而集中爆发。

【四】魏元忠引发的宫斗

魏元忠长年担任御史中丞,专司弹劾检举,为人刚正不阿,风格与贞观名臣魏徽有些相类。

他在洛州任长史时,张昌宗的弟弟张昌仪是洛阳令。张昌仪倚仗权势在洛州横行霸道,当地官员拿他无可奈何。魏元忠一到任,就把他训斥了一顿。同时,用刑仗打死了在闹市伤人的张家奴仆。两件事让张氏兄弟与魏元忠势同水火!

魏元忠当了宰相,武则天想把张易之的弟弟、岐州刺史张昌期提拔到雍州任长史。

雍州在唐朝就是京兆,管辖长安及其周边,位置极为重要。

她也知道张昌期资历、才能都不行,话不太好明说,于是故意询问宰相:“你们看有谁适合到雍州任职。”这时,只要有人能揣摩她的意思推荐张昌期,她做个顺水人情也就完了。

可魏元忠偏偏不吃这一套,抢先推荐了政声、口碑都不错的薛季昶。

武则天没办法,只好自己圆场:“季昶是不错,但他久在朝中任职,朕计划另有重用。你们看张昌期怎么样?

一帮谗佞之人赶忙附和:“陛下您选对人了。”

魏元忠却说:“此人不行。”武则天问原因,他说:“张昌期年少无知,不熟民间事务。他在岐州任内,百姓因对他不满逃往外地,以至户口流失几净。雍州位居京畿,政务繁杂,不如季昶老练能干。”武则天默然不语。

魏元忠还曾当众对武则天说:“臣屡受先帝重用,现在充任宰相,却不能尽忠死节,容忍小人在您身帝晃悠,这实在是臣的罪过。”言下之意自然针对张氏兄弟,武则天很不高兴,二张对他更是恨得牙痒痒。

张昌宗担心武则天一旦故去,魏元忠会找茬杀了他们,便构陷魏元忠与司礼卿高戬私下议论:“太后老了,不如跟着太子来得长久。”高戬是太平公主的人,也与张氏兄弟不和。

武则天果然大怒,把魏元忠、高戬二人下狱,让张昌宗与他们当廷对质。

张昌宗秘密找到中书舍人张说,以升官为诱惑让张说做伪证,张说答应了他。

第二天,武则天召集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各位宰相,让魏元忠与张昌宗对质,两人争论了很久也没结果。张昌宗说:“张说听魏元忠讲过那句话,请叫他前来问话。”武则天随即召张说进见。

张说接诏将行,一帮同僚围住了他。

中书舍人宋璟嘱咐说:名声至关重要,神鬼难以欺骗,你可不能依附奸佞陷害忠良,以求进身!即便你因此获罪流放,也比做这腌臜事光荣的多。万一真有不测,我定会在朝堂力争,大不了陪君一同赴死。请好自为之,留名万代,就在今朝!

殿中侍御史张廷珪插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左史刘知几也说:“不要留下污名,让子孙受累。”

张说昂首走入朝堂,魏元忠以为他们一定提前窜通好了,冷笑道:“你是准备与张昌宗来陷害我的吧!”

张说看向魏元忠:“你身为宰相,何必仿效街头小人腔调。”

张昌宗在旁催促张说,让他快点作证。

张说对武则天施礼完毕,不卑不亢的说:“陛下您也看到了,在您面前张昌宗仍如此逼我,何况在外边!臣今天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敢不讲实话。臣确实不曾听魏元忠说过那句话,是张昌宗逼臣作证的!

张易之、张昌宗没料他当众反悔,急赤白脸的对武则天说:“他与魏元忠一同谋反。”看到武则天没说话,张昌宗慌不择言:“他曾称魏元忠是伊尹、周公。伊尹放逐太甲,周公摄行王位,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张说正色道:“易之兄弟是小人,只听过伊尹、周公的传说,却不清楚他们大道所在!”

“当初魏元忠荣升宰相,臣以郎官身份祝贺,元忠对宾客说‘无功而受宠,很惭愧。’臣当时说‘先生您担负伊、周重任,理应得任。’伊尹、周公至公无私,为古今所仰慕。陛下任用宰相,不让他效仿伊尹、周公,那让他学谁呢!而且臣怎会不知道,如果附和张昌宗,立即就会荣升宰相;而替元忠讲话则会抄家灭族!但臣畏惧元忠冤魂,不敢诬陷啊!

武则天总算明白了怎么回事,怒道:“张说反覆无常,一并入狱审讯。”

过了几天再问,张说坚持己见。武则天让心狠手辣的堂侄武懿宗去审,几次大刑,张说依然死不改口。

宰相朱敬则看不下去,上疏申明:“元忠素来忠直,张说无辜坐罪,如果判决他们,会让天下人失望。

曾劝谏武则天禅位的苏安恒再次上疏,认为:“陛下即位之初,是乐于接受谏言的英主;老了以后,却成了喜听奉承的昏君。”

“自从元忠下狱,民情汹汹不可抑制,都认为陛下信任奸佞,逐退忠良。如今赋税繁重,百姓凋敝,加之小人当道,刑赏不公。臣怕人心不安横生灾祸,倘若激起兵变,陛下如何平息。

这封奏疏到了张易之手里,他想处死苏安恒,幸亏有朱敬则、桓彦范、魏知古等人力保,才得以免罪。

武则天也知众怒难犯,几经考虑,把魏元忠贬为高要尉(高要,今广东肇庆,唐时属岭南),高戬、张说流放岭南。

魏元忠向武则天辞行,诚恳的说:“臣年纪大了,这次前往岭南恐怕有去无回,陛下定有思念臣子之时。”说完,指着张氏兄弟说:“这两个小子,一定会为您招来祸端。

魏元忠不仅勤于政务,而且身为宰相,还多次统兵与突厥、吐蕃作战,替武则天处理了大量烦心事。武则天良心发现,向魏元忠挥了挥手,略带沉重的说:“元忠,你走吧!”

魏元忠能得以保全,朝中正义之士功不可没,从中也可看出,女皇对朝政的把控大不如前,宰相权力在几经打压后又重新抬头。

【五】宋璟与杨再思

魏元忠走了,中书舍人宋璟扛起了对抗张氏兄弟的大旗!

宋璟,邢州人(今河北邢台),科举入仕,因刚正得到武则天器重,唐玄宗主政时位居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一次宴会,张易之兄弟座次安排在宋璟前面。张易之一向敬畏宋璟,为讨好宋璟,他空出座位拱手对宋璟施礼:“您现在是天下第一人,怎能坐在我下手,请上座。

宋璟不愿领情:“我宋璟才能低劣,官职卑微,张卿为何称我是天下第一人。

没等张易之答话,吏部侍郎郑杲调侃宋璟:“中丞怎么称五郎为卿?”

宋璟看着一脸舔狗相的郑杲,不无讥讽的说:“按官场规矩,我是应称他为卿。到是你,又不是张家家奴,怎么可以叫郎呢!”话音一落,全场鸦雀无声。

当时的朝中,从武三思以下都对张氏兄弟非常尊重,唯有宋璟不把他俩当回事,经常出言顶撞。张氏兄弟又琢磨构陷宋璟,武则天知道后制止了他们。

宰相杨再思善长奉迎拍马,一次张易之的哥哥司礼少卿张同休请客,酒酣之际取笑杨再思长得像高丽人杨再思立即反披紫袍,剪了个纸帽子戴上,跳起高丽舞,在座的人哄堂大笑,他竟不以为耻。

有人夸张昌宗面似莲花,杨再思故作深沉的说“不是这样。”张昌宗问他原因,他说:“是莲花像六郎。”

【六】张柬之现身

长安四年(704年)七月,张易之、张昌宗的兄弟,司礼少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都因贪污入狱。

武则天诏令御史台审讯,并因张易之、张昌宗作威作福,声名太差,想敲打一下两人,让他们跟着受审。

七月十八日,司刑贾敬言奏报:“张昌宗强买民田,应罚铜二十斤。”武则天痛快批复:“可”。

七月二十二日,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奏报:“张同休兄弟贪污赃款四千余缗(唐时货币计量单位,1缗一千文),张昌宗应予免官处理。”

张昌宗狡称:“臣有功,所犯罪行不至免官。”

武则天看向众位宰相,问:“昌宗有功吗?”

杨再思抢先回答:“昌宗调剂丹药,陛下服用很有疗效,这是天大功劳!

武则天笑了,她本也只想吓吓两个宠物,好让他们乖些,别总给她添乱。有了杨再思的台阶,随即赦免了张昌宗。

左补阙戴令言义愤之下,写了首《两脚狐赋》挖苦杨再思,被杨再思找茬打发到了外地。

至于张同休、张昌期、张昌仪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降几职了事。

没多久,宰相韦安石又检举张易之有罪!诏令韦安石、唐休璟共同审讯。

韦安石与宋璟一样,都是武则天用起来的臣子,为人正直,敢于担当,时人都称他“真宰相”。

至于唐休璟,与娄师德是一个类型人物。出自边将,长期驻守西部边防,多次击败吐蕃、突厥,是武周后期为数不多的名将之一。因功勋卓著,得以出将入相。

两人都看不上张氏兄弟,本想好好审讯一番。谁知因有突发事件,没能成行。

八月初一,韦安石被调往扬州,兼任扬州都督;初七,唐休璟奉命出任幽州、营州都督,兼安东都护。走之前,唐休璟密报太子李显:“张氏兄弟有不臣之心,他日必将作乱。殿下应早做准备。”

九月二十九日宰相姚崇出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武则天让他推荐一位宰相人选,姚崇推荐了张柬之,说他沉稳有谋,能断大事,只是年龄已大,要抓紧起用。

张柬之此人,狄仁杰在世时也曾向女皇推荐过!

十月二十日八十岁的张柬之出任宰相,神龙政变策划者就此现身!

张柬之是初唐著名诗人,六十四岁才做了监察御使,属大器晚成之人。但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实在无法觅到这份历史重任,为何会落到他肩上!

【七】女皇与群臣的较量

眼看朝中反对张氏兄弟的越来越大多,两人也开始着手布局。

十月三十日怀州长史房融出任宰相十一月初五吏部侍郎韦承庆出任宰相。房融、韦承庆都是张氏兄弟一党。

十二月,武则天身患疾病无法上朝,住在深宫休养,宰相们有近一个月没有见到她,身边只有张氏兄弟陪侍。

等到她的病情稍有好转,宰相崔玄暐上奏提醒:“您有太子、相王两个孝顺儿子,足以侍奉您。宫禁重地,请您不要随意让外姓出入。”武则天褒奖了他,却并没采纳。

张易之、张昌宗看到武则天病情加重,便也抓紧勾连党羽,暗做准备。

期间,多次有人匿名举报张氏兄弟谋反,武则天都没追究。

十二月二十日许州人杨元嗣举报:“张昌宗找术士李弘泰算命,李弘泰说他有天子相,如在定州修建佛塔,则会天下归心。

这种事放在古代是谋逆大罪,武则天也不好遮掩,安排宰相韦承庆、司刑卿崔神庆御史中丞宋璟调查。

韦承庆、崔神庆都是张氏兄弟的人,自然想不了了之,一番审讯后奏报武则天:“昌宗婉转交代,他曾向您提过此事。按律法规定,主动交代可从轻发落。至于术士李弘泰,妖言惑众,应收监法办。”

宋璟怎肯放过这个消灭张氏势力的大好机会,便联合大理寺奏称:“张昌宗荣宠无可复加,还要找术士算命,他这是想干什么!李弘泰当时起了一个‘纯乾卦’,这是天子才有的卦象。张昌宗如认为李弘泰妖言惑众,为什么不将他直接押送法官处理!虽说他向您提起,恐怕也是包藏祸心,依法应处以抄家灭族。请将他收捕入狱,彻查到底。”

武则天许久没表态,宋璟又说:“如果不把他法办,恐怕人心不服。”

武则天只得说:“你先暂停审讯,看看还有什么证据再说。”宋璟退下,左拾遗李邕劝谏:“臣听宋璟所说,志在安定社稷,不是为自己,愿陛下批准。”武则天不听。

她当然清楚张氏兄弟一旦落入宋璟手中,会是什么下场,她舍不得这两个宠物送掉性命。没多久,她给宋璟派了好多活儿,先后让他到扬州、幽州查案,又派他跟李峤赴蜀地安抚,想把宋璟打发出去,阻止他继续查案。

可宋璟铁了心就是不走,推脱说:“州、县官员犯罪,依制派侍御史、监察御史去办即可,臣是御史中丞,这不是臣份内事。况且蜀地一向安稳,不知陛下让臣去安抚什么?臣不敢奉命!

司刑少卿桓彦范也来抢火,奏称:“张昌宗本无功受宠,还包藏祸心,现在犯了这样的大罪,是上天要惩处他。陛下不忍杀他,就是违背天意,大不吉祥!况且张昌宗既已向您禀明此事,就不应再与李弘泰往来,托他求福消灾,可见他当初并没有悔改之心。他之所以向您提起,无非是为自己谋反留条后路。这种奸佞伎俩如果都不追究,律法设给谁看!”

“现在罪行都已明朗,陛下搁置不问,只会助长张昌宗气焰,人们会认为他有天命在身,这是在养痈遗患啊!逆臣不除,社稷必亡。请您把他交付三司彻查治罪!”

武则天仍旧不予理睬。

宰相崔玄暐也多次劝谏,武则天不胜其烦,只得让法官拿出个处理意见。

司刑少卿崔昪提议判斩刑,宋璟再次奏请将张昌宗收入狱中。

武则天让这些大臣搞得毫无办法,只能反复强调张昌宗向她坦白过。宋璟见她始终抓着“主动交代可免刑”这点不放,便拿出律法指出:“谋反大罪,不能因主动交代予以赦免。张昌宗不判死刑,还要国法何用!

武则天没了说辞,只得把语气缓和下来讲情。宋璟态度强硬的说:“张昌宗受陛下宠爱,臣知道祸从口出,然而公理在心,虽死不恨。”

朝堂之上落针可闻,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杨再思喝令宋璟出去,宋璟冷冷的说:“有圣上在此,不劳宰相擅传旨意。

武则天只得准奏,召张昌宗赴御史台受审。宋璟站在庭上历声审讯,没多久武则天派使者赦免张昌宗。宋璟长叹着说:“真后悔没把这小子脑袋先打碎。”武则天让张昌宗去找宋璟道歉,宋璟闭门不见。

剪除张氏兄弟,因武则天的强力回护再次无果,但在一波波的角逐中,代表正义的一方逐渐掌握了主动。

【八】政变,谁是受益者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情再次转重。张易之、张昌宗愈发惶恐,朝臣们也心怀忐忑。人心一旦起了猜忌,往往会把事情向最坏方向考虑。

女皇一旦病故,张氏兄弟会不会借机掌权,阻止太子李显登基!照此形势,曾得罪过他们的人势必无法善终。

没人会把宝押在张氏兄弟大发善心上,他们只能通过非正常手段除掉二人,这样不仅可以披上恢复大唐的忠臣花环,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自家宗族繁衍生息!

当集体目标与个人动机完美契合,政变也就成了最好选择!

宰相张柬之、崔玄暐居中调度,御史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各方协调,一支由五人组成的“小班子”高效运转起来。

组织政变,首要的是得到担负宫廷警卫的右羽林卫支持。没有他们配合,方案再完善也只能沦为闹剧。

张柬之找到时任右羽林卫大将军的名将李多祚,李多祚原为靺鞨族酋长,后来归顺大唐,赐李姓。先后参与平定多次叛乱,掌管禁军二十多年,是个绕不开的关键人物。

张柬之开门见山对李多祚说:“将军今天的富贵,是谁给你的。”

李多祚感激涕零的答:“是先帝。”

张柬之说:“现在先帝两个儿子被张家兄弟所胁,将军难道不想回报先帝恩德吗!”

李多祚答:“如果利于国家,我听相公安排,不敢考虑自家安危。”

两人随即指天起誓,并商定了具体计划。

张柬之轻松搞定了李多祚,又在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的支持默许下,把恒彦范、敬晖,以及荆府长史杨元琰、散骑侍郎李湛安插到左、右羽林卫任职,让他们分掌禁军。

同时为避免张易之等人起疑,张柬之还引荐张氏兄弟同党武攸宜做了右羽林大将军。

这时姚崇从灵武返回朝廷,张柬之、桓彦范对望着说:“大事可成了。”当晚两人找到姚崇,把政变一事告诉了他。姚崇曾长期在兵部任职,精通韬略,三人又重新对计划做了完善修改。

而后由桓彦范、敬晖出面,向太子李显汇报。张氏兄弟曾害死李显的儿子、女儿和女婿,而且政变的最终受益者是他,自然不会反对。

正月二十二日政变如期发起!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带领,率五百禁军前往玄武门逼宫另一路则由李多祚、李湛,以及李显的女婿王同皎带领,赴东宫迎接李显。

事到临头李显犹豫起来,死活不愿出来与母亲当面对抗。王同皎劝他岳父:“先帝当初把帝位传承给您,您却无故被废,且被幽禁二十三年。今天趁北门、南牙同心协力,共同诛除凶顽,恢复李氏江山,愿陛下移步玄武门。

李显答:“张家二贼自然该杀,但圣上身体欠安,不可惊吓到她。我们缓缓再说,另商对策。

李显的态度让大家很失望,箭已在弦,还能缓吗!李湛着急的说:“各位将领不顾身家安危为国尽忠,您这样做不是置他们于死地吗!如果非要制止,请您自己前去。

李显这才走出东宫,王同皎一把把岳父抱上马,赶赴玄武门。

此时张柬之已率禁军冲入宫中,在走廊杀死了张易之和张昌宗,来到武则天休息的长生殿环绕侍卫。

武则天在睡梦中惊醒,问道:“是谁在作乱?

张柬之答:“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已奉太子命令把他们杀了。因怕消息泄露,没敢提前奏报。带兵进入宫禁,臣等罪该万死!

这时李显也来了,武则天看着李显说:“是你呀!这两个小子既已伏法,你回去吧!

李显不敢与母亲对视,低头嗫嚅不语。

桓彦范进前一步说:“太子怎能回去!当年先帝把爱子托付陛下,现在他年岁已高,天意人心都期待李氏重归。群臣不敢忘记太宗、高宗恩德,所以才拥护太子剪除贼臣。愿陛下传位给太子,以顺人心!

武则天强撑病体,缓缓扫视前来逼宫的大臣,他们大部分都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

她看到了站在一旁的李湛,其父李义府正是因为她才当上的宰相。她不无讥讽的说:“你也是诛杀易之的将军?我对你父子不薄啊!”李湛羞愧不语。

她又望向崔玄暐,略带伤感的说:“别人都是由人推荐做的官,只有你,是朕亲自选用的!连你也要逼朕?

崔玄暐答:“臣是在用大德回报陛下。

武则天冷冷一笑,不再说话,听凭他们安排。

于是,张柬之等人逮捕并斩杀了张同期、张同休、张昌仪,与张易之、张昌宗的首级同时悬挂天津桥示众

当天,袁恕己跟随相王李旦,出动王府卫士以备不测,又收捕了张氏兄弟的同党韦承庆、房融、崔神庆。

正月二十五日李显第二次即位为帝!

加封相王李旦为安国相王,太尉,知掌宰相事务加封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皇族中以前被抄家灭籍的,子孙恢复宗籍,并酌情授予官爵。

二月初一,李显带百官前往上阳宫问候武则天起居,此后每十天拜谒一次。

武则天迁往上阳宫时,姚崇念起她往日恩德,不禁痛哭失声。桓彦范、张柬之对他说:“这种场合你怎么能哭!恐怕祸事就要临头了。”

姚崇答:“我侍奉则天皇帝很久,乍一离别悲痛难忍。我前天跟随诸位铲除奸佞,是尽人臣本份。今天挥泪告别旧日君主,是人臣应有道义。即便获罪,也心甘情愿。”当天,姚崇外调为亳州刺史。

十一月二十六日一代女皇武则天驾崩于上阳宫,结束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八十二岁!

武则天与李显、李旦两个儿子

她14岁入宫,31岁扳倒王皇后、萧淑妃做了皇后40岁与丈夫李治同时理政,60岁架空儿子乾纲独断,66岁建立武周成为女皇前后掌权41年在大唐21位帝王中仅次于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全国人口数量从高宗时的380万户、约2280万人,增长至615万户、3714万人

死前,她颁下遗诏:“去除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赦免王皇后、萧淑妃家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

十二月武则天葬于乾陵,与丈夫李治在地下团聚,留下无字碑供后人评说!

李显即位,大唐会沿着什么走势发展!张柬之等人命运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相关作品:

神探狄仁杰两度称相,女皇武则天知人善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大唐   先帝   神龙   太平   长安   御史   宰相   颜面   陛下   女皇   太子   兄弟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