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刚到东北,蒋介石就连做两件事,杜聿明无奈长叹:东北必丢

解放战争时期,对于蒋介石来言,用人方面,一直是让他头疼异常的事。对此笔者之前的文章也多次谈过。比如薛岳、卫立煌、刘峙、蒋鼎文,哪怕陈诚、顾祝同等人,都属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过气人物,已经是难当大任了。

而一直保持常青状态的白崇禧和傅作义,虽能独当一面,可挑大梁,却又属于地方实力派人物,不是在跟蒋介石明争暗斗,就是让蒋介石很不放心。

至于新生代——主要是指黄埔生,虽貌似涌现出了不少,比如杜聿明、关麟征、宋希濂、王耀武、胡琏等都堪称可用之人,奈何却又受制于派系之争——王耀武就是典型的派系之争的牺牲品。


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在抗战期间威风八面的王耀武,其实不是败给粟裕的,而是败在陈诚的瞎捣鼓之上。

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就在于王耀武属于何应钦派系大将。陈诚在手握大权的那段时期,何应钦系的大将,如王耀武、杜聿明等就纷纷落马。而胡琏等土木系战将则火箭蹿升。经过这么一内耗,新生代战将就等于全站在了,过气人物的巨大阴影之中了。

于是随着陈诚下台,王耀武被俘,胡琏资历过浅等诸多乱七八糟因素,就只剩下杜聿明老哥一人了——这其实就是为啥,蒋介石那么重用杜聿明的原因。不是说杜聿明最能打,而是各方妥协后的产物。


其一:杜聿明是黄埔生的代表,又是远征军系统的一面大旗。

其二:在陈诚下台,土木系被压制,何应钦回归上台后,他能得到何应钦的支持,不至于被扯后腿。

其三:跟桂系关系融洽,起码比土木系战将,跟桂系的关系要强太多(白崇禧跟胡琏、黄维的关系都很僵)。即,桂系也认可和接受杜聿明。

其四:有嫡系部队(第五军)支撑,这比宋希濂强多了。

其五:虽在东北遭陈诚排挤,但情商很高,能维持住关系——起码是表面关系。也就是说杜聿明跟土木系关系也尚可,起码比关麟征强太多了。


须知关麟征的才干,其实不比杜聿明差,甚至还在其上。之所以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被蒋介石弃用,就在于关麟征跟陈诚搞得势同水火。

这五点原因一摆,就能清楚看出,新生代中为何只有杜聿明能挑大梁了。所以蒋介石选择杜聿明当救火队长,东北、淮海两头跑,就是无人可用的结果。

说句题外话,蒋介石最臭的一招,就是让王耀武去主政山东。即,他应让王耀武继续统兵。只要有王耀武在,张灵甫就飘不起了,会被王耀武节制,整编74师自然也不会葬送在孟良崮。而对于蒋介石来言,则在用人上,也就等于多了一个人选。


明白了杜聿明为何能独挑大梁,下面要谈的问题,其实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在杜聿明被蒋介石重新摇回东北,试图挽救东北战局时,杜聿明却一眼看出,东北必丢。

据杜聿明撰写的《辽沈战役概述》记载,他是懵了吧唧状态下被蒋介石,喊上飞机的,如下。

1948年10月15日清晨,我在徐州正准备上火车到商丘指挥徐州“剿总”所属的三个兵团,向山东人民解放军发动所谓主动的攻击时,蒋介石忽然从南京来电话要我不要执行原定计划,到飞机场等他,同到东北去。我当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蒋介石之所以,突然重新启用杜聿明救火东北,是因他的“东西并进”战略受挫。东进兵团,愣是攻不破塔山,西进的廖耀湘兵团,也磨磨唧唧不肯援锦,同时还有一个刺头卫立煌,躲在沈阳跳着脚骂他。

其实,在摇杜聿明来东北之前,蒋介石曾一度考虑,让傅作义主持东北大局。而傅作义在当时也的确流露出了,他想东北、华北一把抓的倾向。但哪料傅作义这么一偷偷表态,却吓到蒋介石了。

前面说过,傅作义是地方实力派,蒋介石一直信不过,因此蒋介石这才决定,让俞济时通知傅作义:不见你了,有更重要的事,这就是“要去上海接夫人”。结果搞得傅作义后来,直接对杜聿明表示:蒋介石要美人,不要江山。


实则哪里是蒋介石不要江山,而是不想让傅作义染指东北。若傅作义真扭转了东北战局,那么东北、华北就都成了傅作义的天下了,蒋介石非破防了不可。而若傅作义不能扭转东北战局,那么也必会“交易东北,壮大华北”,同样让蒋介石无法接受。

就这样杜聿明懵了吧唧的来到东北,住在卫立煌的公馆,先通过卫立煌了解到了东北战局。

随后蒋介石就在励志社接见了他,第一句就是:“今天已给锦州范汉杰空投一封信,要他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守锦西。”又说:“同时给郑洞国也空投了一封信,要他赶快突围,否则沈阳也不等他了。”


蒋介石这两句话,或说这两件事,立马让杜聿明恼火非常,用杜聿明的话说就是:锦州、长春的弃守,关系到整个东北作战计划,蒋投信前不同卫立煌和各将领商议,已形成东北蒋军“有正无奇,有奇无正”的局面……

心中非常恼火,但慑于蒋介石淫威,又鉴于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也未向蒋介石说什么。

意思很清楚,在杜聿明看来,蒋介石做出这两件事后,就相当于宣布东北丢了。那么为何要如此说?杜聿明后面也给了解释。


大致意思就是:锦州之战的成败,首要在于范汉杰能否坚守锦州半个月,拖住东野的攻击,给国军行动和救援争取时间,如此“南北夹击,可收胜算”。

可蒋介石却私自下手谕,命郑洞国在长春突围,还告知范汉杰,在锦州“能守则守”,这纯属自相矛盾,跟自己的“东西并进”唱反调,必然引发锦州方面士气受挫,长春那里无法有效牵制共军——因此杜聿明这才绝望得出,东北必丢这个结论!

不得不说“这很蒋介石”,所谓:一天八变(多疑猜忌),既菜又爱玩(独断专行),这其实就是他“微操大师”的本质,搞得杜聿明比谁都累。因为杜聿明所谓的独挑大梁,实则就是替蒋介石擦屁股,收拾烂摊子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解放战争   蒋介石   锦州   华北   挑大梁   长春   战将   派系   战局   无奈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