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影响了中东政局的“阿拉伯之春”,到底是什么来头?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10年12月17日,一位名叫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突尼斯青年,因受迫于生计,加之对政府心生不满而点火自焚,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起初,很多人都只当这是一件小事,很快就被人们遗忘。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一股“妖风”的吹拂之下,布瓦吉吉自焚的火苗竟然会越烧越旺,直至点燃了整个阿拉伯世界。

为了纪念这起事件,当时沉浸在“自由”喜悦中的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十分诗情画意的名字,叫做:“阿拉伯之春”。

然而,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所有人才恍然大悟,这“春天”的背后,实际上是刺骨的“冬寒”!

在“春天”到来之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美苏两国取代英法成为新世界的领袖,曾经作为“霸权”象征的殖民主义,不可避免地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全世界都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其中,阿拉伯世界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因此,且不论美国私心与否,在促使许多国家摆脱“殖民主义”这件事情上,美国确实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这也使得美国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受过自己“恩惠”的国家,必然会与自己站在一起,成为自己的“簇拥”。

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911”事件发生。

回顾整起事件的发生,恐怖分子的行为固然“可恶”,但美国在中东战略上的失误也绝对难辞其咎。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不是美国对以色列的无底线纵容,恐怖主义压根就不可能有生长的土壤。

但,美国是不可能承认自己错误的。

于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重新让民众找回对政府的信心,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掀起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反恐战争”。

然而,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国惊讶的发现,似乎并不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听从自己的号令,其中甚至有些国家还会公然跟自己唱“反调”。

毫无疑问,这对于霸道惯了的美国来说,不亚于恐怖分子给自己带来的威胁。

因此,在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美国逐渐开始蓄谋另一场更大的“战争”,以此来彻底消灭阿拉伯世界所有反对自己的声音。

终于,在2011年,美国等来了这个机会。

“阿拉伯之春”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动荡,加之后来的欧债危机爆发,使得除了可以通过无底线“印钱”来转移矛盾的美国之外,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幸免于难。

最终,这场灾难反应在普通人身上,最直观的表现便是一场场的“失业潮”。

例如布瓦吉吉,就是这场灾难之下,一个最为鲜活的例子。

阿拉伯世界需要变革吗?

答案是肯定的。

伴随着长时间的发展,许多阿拉伯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权力腐败、政治僵化、家族世袭等诸多问题。

可以说,就算没有经济危机发生,这些问题“爆雷”也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变革是必须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实中阿拉伯国家的变革,却是一场人为主导的“闹剧”。

2010年,西方媒体率先开足马力,不断曝光阿拉伯世界的“人权问题”,以此给阿拉伯民众营造出一个强烈的印象,即:阿拉伯民众正在为实现“人权”反对压迫者。

毫无疑问,在西方强大的国际话语权面前,阿拉伯国家的精英阶层逐渐败下阵来,以至于到后来甚至全部站在了道义和法理的“被告席”上。

最终,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之下,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阿拉伯国家人民眼中,解决当前国家危机的“救命稻草”。

2011年,在布瓦吉吉自焚事件发生以后,西方媒体抢先将正在发生的剧变命名为“阿拉伯之春”。

在西方媒体的鼓动下,加之美西方政府的支持,各个阿拉伯国家都先后陷入进了“阿拉伯之春”的美梦中,认为在经历短暂的苦痛之后,“自由”的新世界必然更加美好。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011年1月14日,执政了突尼斯政坛23年的本·阿里出逃,随后的5年时间里,突尼斯轮换了五届所谓的“民选政府”,经历了两次政治暗杀事件,以及数不胜数的社会暴乱。

同年10月20日,统治了利比亚42年之久的卡扎菲被反政府武装打死,这场付出了2万多利比亚人性命的战争结束后,利比亚并没有迎来“自由民主”的曙光,反而全国上下5000多个大小武装纷纷“占地称王”,两个政府并行之下,政局混乱不堪。

2011年11月,长期执政也门的萨利赫在民众的反对声中,交出了自己的权力,随即引爆了国内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而后者代表的胡塞武装,至今仍然是也门局势动荡不断的症结所在。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阿拉伯之春”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进行总结:当一把刀很锋利的时候,这应该是它的优点而非缺点,所以要为这把刀找一个“好人”来把握,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但现实呢?

在西方的鼓动下,阿拉伯人民做出的选择是“将刀磨钝”。

由此看来,“阿拉伯之春”为什么会走向这样的结果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资料:

“和解潮”推动中东摆脱“阿拉伯之春”遗产_丁隆

衰朽与动荡:“阿拉伯之春”十周年反思_田文林

从所谓“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_王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阿拉伯   也门   利比亚   突尼斯   中东   阿拉伯国家   来头   政局   美国   深刻   发生   事件   政府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