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年,从魏国流失掉的人才

人才辈出,国运昌隆;人才凋零,国运陨落。这是一条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的铁律。一个国家的兴旺衰微,往往就看她是否能够精心培养并善加利用人才。战国时期的魏国就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反面教材。

魏国,虽然地处中原腹地,自古就是一个人杰辈出的热土。但就是这么一个盛产人才的国度,却因为无法珍惜和重用自己的栋梁之才,从强盛的七雄之首一步步走向了没落。当年曾横扫中原的魏武卒,在一批批人才的离去后,也终于失去了当年的锐气。

魏国衰落的导火索,其实就是吴起的离开。吴起,将兵和治国两全其美,乃魏国当世第一军事家。他率领魏武卒攻下五城之地,并为魏国设立了西河郡。西河郡在吴起的治理下,成为了魏国的国中之国。而吴起的那支魏武卒更是横扫四方,七十六战七十四胜,几乎无往而不利。

如果魏国能继续重用吴起,让他主持西河郡的军事和政务,相信当年的河西之地绝不会轻易失手。甚至有可能一统天下的机会。然而,当年魏武侯一时糊涂,竟然听信了谗言,遽然罢黜了吴起。吴起泪洒河西,预言魏国必将日衰。

果不其然,吴起转投楚国后,楚国在他的主导下强大了起来,一时间声威大震,甚至远胜过了昔日的魏国。放虎归山,魏国何其愚蠢!后人不禁要问,当年魏武侯怎么就听不进吴起的劝告,铁了心要将这位人才从军事前线撤离?

吴起的离去只是魏国人才外流的开端。紧接着,魏国又相继流失了商鞅、孙膑、范雎等一批人杰。这些都是当世无双的名家,可谓人才济济。他们虽然也曾在魏国效力过一段时日,但无一例外都是碍于魏国官僚体制的陈规陋习而未能尽展才华。

商鞅更是被魏惠王当成疯子,置之不理。而孙膑一度被魏国残暴对待,折磨至残疾。范雎虽然贤能过人,却因为没有"活动经费"而见不到魏王,甚至一度被误解成通敌而遭到严厉的毒打。

这些人物后来都逃往了秦国,并为秦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商鞅大刀阔斧推行了变法,为秦国积累了雄厚的国力;孙膑以精湛的兵法谋略,助秦军一举夺取了桂陵和马陵;而范雎被任命为丞相后,更是制定了"远交近攻"的对外政策,将魏国这个老东家置于亡国的境地。

作为一个在战国时期称霸中原的强国,魏国却在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看着一个个曾经效力过的名臣贤豪逐一离去,却又对当时的人才等级评定和选拔机制这类问题熟视无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珍被外人挖走,自己却毫无作为。说到底,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魏国当朝执政集团的固步自封和与时俱进能力的缺失。

有人曾说过,人才的重要性就好比春天里的甘雨,能让一棵树重现生机。可是魏国不但没有重视这"甘雨",反而亲手将它们赶出了家门,结果可想而知,不久后魏国就步入了衰落的隧道。

秦国的兴盛也正是与魏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秦穆公聘用了百里奚、蹇叔等能臣名将;秦孝公更是实行了商鞅的大变法;秦惠文王采纳了张仪的纵横计;秦昭王则亲自任命了范雎出任丞相,全方位执行他的对外战略。每一位名臣能人都为秦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国之所以能最终一统天下,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能够"广纳贤士"的开放胸怀。她不但乐于发掘和重用本土人才,更是欣然接纳了一批批效力于他国的移民人士。正是借助于这些拔尖人物的智慧和才华,秦国在战国时期绚烂绽放,最终一统华夏。

世间之事,往往总是命运多舛。近代中国历史中,也曾上演过这样一幕令人扼腕的景象。那就是晚清时期,中国流失了大批人才,于是教会大学和民间留学生群体应运而生。曾被排斥在传统体制之外的这些精英分子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西方先进文明,并终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全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武器。

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和民族危机,清王朝不得不被迫采取了一系列"洋务运动"等维新变革措施。但正是由于缺乏开放、包容的心态,加之自身已日渐僵化,才酝酿了那样一个人才大批外流、国运日益衰落的局面。这一切,是否和战国时期魏国的遭遇有某种相通之处?

回到今天的时代,这样的历史教训对我们来说同样是发人深省。无论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如同春风般给一个国家带来勃勃生机。一个国家要想根深叶茂,就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充分吸纳各路英才,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否则,那些优秀的人才就会像历史上那样,转而寻求到别的温室,并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而本该沐浴阳光雨露的国家却遭遇春华秋实,时移世易,难复昔日的繁荣景象。只要还有血脉相连的精神生命力在,一个曾经强盛的国家或许还可以重拾当年的辉煌。但前提是,必须要洞悉其间"失之人才"的深层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魏国   秦国   楚国   河西   甘雨   人才   中原   国运   战国时期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