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马岛真正的主人是谁?马岛主权真的属于阿根廷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冕智

编辑|t


近期,阿根廷新任总统哈维尔·米莱正式上台执政。

这位由右翼联盟推出的无政府主义者,继大规模裁减政府部门、去除阿根廷央行、允许器官买卖等惊人言论后,再度语出惊人。

这次,米莱公开对英国政府提议,希望英国能以“1997年归还香港的方式,将马岛还给阿根廷”。

此言一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英阿两国的对话上,而英国政府自然认为米莱的主张出奇的荒诞。

马岛主权究竟归谁所有?英阿马岛问题又从何而起?


哈维尔·米莱


历史由来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南部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由2座大岛和300多个小岛礁组成,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比非洲许多小国的面积还要大。

马岛距阿根廷500公里,与英国本土则相距13000公里,受马岛战争影响,目前岛上3000多固定居民中,97%均为英国国籍,他们主要居住在马岛首府斯坦利港,而阿根廷政府则将此地称为阿根廷港。

有关马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

根据英国人的说法,1592年,英国渴望号船长戴维斯率先看到这片群岛,但在往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各国殖民者虽然有驾驶船只沿岸航行的经历,但从没有真正登上群岛。

直到1690年,英国“幸福号”船长约翰·斯特朗首次穿越马岛两座大岛之间的海峡时,才正式以当时英国海军司令福克兰子爵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福克兰群岛。


马岛

18世纪初,继英国人之后,法国航海家也发现了这片群岛,并将其命名为“马洛内斯群岛”,用西语来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在几百年后,为了宣示各自对这片群岛的主权,英国政府在所有文书上一律将其称作“福克兰群岛”,而阿根廷政府则沿用“马尔维纳斯群岛”,双方为此争论不休,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随后,在1764年和1765年,法国和英国殖民者分别在东西马岛建立殖民地,但此举招致西班牙的不满。

因为早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初,当时两个航海大国,即西班牙和葡萄牙为新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产生纠纷。

为了解决争议,两国一路闹到梵蒂冈,请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于是教皇大手一挥,画出一条切分地球的“教皇子午线”,规定线东归葡萄牙,线西归西班牙,这便是著名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教皇子午线

在此后一百多年里,葡萄牙与西班牙都在认真履行这一条约,而教皇的无上威望也使得欧洲各国默认了这份条约的有效性。

英法殖民者对马岛的殖民触犯了南美殖民宗主国西班牙的权力,很显然是坏了规矩,而西班牙发现后也立刻对英法提出谴责和抗议,要求他们立刻撤出马岛。

当然,西班牙也懂得软硬兼施的道理,对于陆上邻国法国,西班牙花费约2.4万英镑让法国殖民者自觉离场,而对于英国,西班牙则强令其离开。

1774年,在西班牙多次催促后,英军撤出马岛,西班牙军队全面接管马岛。

而真正令英国对马岛再度产生觊觎之心,其转折点为1810年爆发的五月革命。

今天我们熟知的南美国家,比如巴西、阿根廷或者乌拉圭,它们的官方语言均为西班牙语,因为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南美始终作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存在。


大航海时代

但随着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的崛起,法国军队横扫欧洲大陆,先后完成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封锁英国经济等一系列壮举。

而在拿破仑取得的诸多成就中,入侵西班牙并废黜斐迪南七世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班牙帝国轰然倒塌产生的蝴蝶效应,迅速波及大洋彼岸的南美。

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听闻国王垮台,赶忙挑起反旗,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要求脱离宗主国控制。

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联合省正式成立,而它也是如今阿根廷的前身。

在成立之初,拉普拉塔联合省就向全世界宣告,它将继承西班牙在南大西洋的一切权利,自然也包括马岛的归属权,对此,英国或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表示反对。

而联合省则在接下来几年中,先后在驻扎军队并设立行政长官,直至1833年以前,联合省或者说阿根廷都是马岛的实质掌控者。


马岛

1833年,时隔六十年,英军重返马岛,并将其武装占领。

彼时的英国已经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面对如此强大的英国,阿根廷政府自然不可能为马岛主权诉诸武力,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因此,在此后的149年时间里,阿根廷一直向国际社会发出抗议,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夺回马岛主权。

但“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再次在马岛问题上应验,截止至1982年马岛战争以前,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的一切努力都相当于无用功。


马岛主权

历史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阿根廷再次迎来军人政府,600%的通胀率令全国出现大规模罢工潮,为了平息民愤,军政府采取惯用伎俩,准备以一场民粹主义式的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而他们选定的目标,正是500公里外的马岛。

军政府领袖加尔铁里

而军政府之所以敢对马岛下手,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已经不复昔日荣光,而且英国国防部对马岛也呈现出消极防御的态度,这无疑给予军政府一战定乾坤的信心。

但阿根廷军政府终究还是挑错了对手,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为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国运、振奋国民,同样也在寻求转机,而阿根廷恰好成为了这个倒霉蛋。

战争的过程便不再赘述,事实证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再如何衰颓,终究还是具有老牌强国的底蕴,绝不是孱弱的阿根廷能够碰瓷的。

马岛战争最终以英国的全面胜利结束,战争的失利令军政府轰然垮台,阿根廷声索马岛的行动再次失败。


马岛战争

或许许多人会疑惑,既然从过往历史来看,马岛显然是阿根廷的合法领土,为何国际社会对非法占领他国领土的英国放任不管呢?

实际上,在马岛问题上,英阿双方各执一词,皆有其合理依据。

按照传统国际法,马岛的主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首先是最早发现者。

根据英国方面的说法,马岛是由英国船长戴维斯最早发现,而阿根廷则声称早在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水手便航行至此。

倘若阿根廷能拿出确凿证据,那么“最先发现”上,阿根廷便能拔得头筹。

但事实上,西方学术界在研究于南大西洋早期航海记录后发现,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极其模糊,无论是阿根廷还是英国,都无法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说法准确。


马岛战争示意图

其次,领土主权需要考察“先占”因素。

1765年,英国在西马岛建立殖民地,而英国政府也以此为依据,认为是英国人率先占领马岛。

在西班牙提出抗议后,英国人尽管不太情愿,但也在1774年完成撤军。

也就是说,从1774年至1810年,西班牙就是马岛的唯一管辖者,而英国也没有对此提出抗议,相当于默认了西班牙对马岛合法统治。

而在拉美独立后,阿根廷继承了西班牙对马岛的先占权利,并继续对马岛实行有效统治,直至1833年英军卷土重来。

传统国际法中规定,通过占领拥有主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领土必须是无主地或占领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其二,占领必须有效。


殖民时代

显然,阿根廷满足这两个条件,而英国则完全相反。

因为法国殖民者可是比英国人还早一年抵达马岛东部,这就证明英国并非最早占领马岛的国家,在这方面法国人比英国人更有话语权,既然法国对马岛的归属都没意见,英国就更不应该声索马岛。

另外,在1833年英国武装夺取马岛后,阿根廷也始终坚持抗议,所以英国无法对马岛构成有效占领。

最后则是“时效”因素,尽管英国从1833年至今都是马岛的实际掌控者,可英国取得马岛却并非通过和平方式,而是具有武力征服的非法性特征。

正因如此,哪怕英国控制马岛近200年,但其时效依据却站不住脚。


殖民时代

反观阿根廷,在其统治马岛期间,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其他国家,都没有提出反对或质疑,。所以阿根廷占领马岛的时效依据是能够得到肯定的。

综上所述,以历史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阿根廷才应该是马岛真正的主人。


国运之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转眼间,英国对马岛的占领已经来到第190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国际社会也并非对马岛问题视而不见,比如联合国就曾作出决议,敦促英阿双方在马岛问题上和平解决。

1960年,联合国大会确立了民族自决权,即处于外国殖民统治下的民族,人民有权决定本民族的将来,同时也意味着不顾被殖民地人民的意愿强制殖民的行为是非法的。

英国政府见状赶忙借坡下驴,直截了当地表示:不如让马岛人民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自由决定去留好了。

但阿根廷政府就不乐意了,原因显而易见,如今马岛岛民多为英国后裔,全民公投无疑是英国更占优势。


联合国大会

另外,英国与阿根廷的社会发展水平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对于岛民来说,英国户口本肯定比阿根廷户口本更具吸引力。

这也是为什么阿根廷政府坚持要通过政府对话来解决马岛争端,实在是无奈之举。

而阿根廷与英国之所以对马岛如此执着,不仅仅是因为马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更在于经过时间的沉淀,马岛已经与英阿两国的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表面上,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大获全胜,捍卫了老牌强国的尊严,撒切尔夫人也通过此战赢得民众支持,成功连任。

可实际上,就如同一战前的布尔战争一样,对付一个动荡不断的阿根廷,英军不仅大动干戈,每年还需要花费大笔国防开支来维持马岛军事基地。

用英国《卫报》曾有一篇文章形容,英国对马岛的主权就如同帝国的宿醉,是时候该清醒了。

而对英国的仇恨和对马岛的执着,也被刻进了阿根廷人民的DNA中。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上,球王马拉多纳用两粒史诗般的进球成功淘汰英格兰队,马拉多纳由此成为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马拉多纳

时至今日,马岛已经成为英阿两国争夺国运的擂台,在这片擂台上,相对弱小的阿根廷反而占据优势,毕竟阿根廷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

可对于英国来说,这场战争阿根廷可以输无数次,但英国却输不起一次,因为一旦失去马岛,意味着大英帝国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撕去,国家的破败展露无遗。

当然,从世界和平的角度来看,还是希望英阿能以和平方式解决马岛争端,让战地钟声远离。

参考文献:

1.《阿英马岛争端由来》

2.《从阿根廷的角度看马岛战争的原因》

3.《对阿根廷与英国关于马岛主权争议的几点思考》

4.《马岛战争与撒切尔夫人外交》

5.《马岛争端现状及其解决前景》

6.《马岛争端中英国主权主张依据探析》

7.《西方学术界关于英阿马岛战争研究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阿根廷   主权   英国政府   南美   军政府   西班牙   法国   英国   群岛   主人   战争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